兒童發展
含有「兒童發展」共 7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心火相傳・Hearitage
2025/08/05
坐月子的心理學秘密——心理學家 Winnicott 發現這是寶寶「心理誕生」的關鍵時刻
心理學家 Winnicott 發現,坐月子期間媽媽的「廢寢忘食」其實是「原初母性專注」,幫助寶寶心理自我誕生。媽媽像整理樂高積木般協助寶寶分辨情緒,這段關係奠定一生的安全感基礎。
含 AI 應用內容
#
寶寶
#
心理
#
媽媽
1
留言
小芝女看天下
2025/07/23
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二課:我是誰?從「自我」到人際關係
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二課!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我」的概念呢?其實,自我概念要到18個月大才會出現!本篇將介紹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論」,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八個階段,一步步建立自我認同。每個階段的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這不只是了解「我是誰」的起點,更是一場勇敢面對人生課題的冒險。
#
心理健康
#
給孩子的心理學
#
親子教育
24
24
Sylvia
2025/07/23
2
突然好奇起小芝要是有孩子的時候會怎麼相處~~~
2
小芝女看天下
發文者
2025/08/01
1
Sylvia 說的也是呢!希望可以遇到~😳
1
厝邊太太小筆記
2025/05/12
孩子講話慢需要語言治療嗎?語言治療師-楊志翔|🎙️厝內話EP021|台大魯蛇同學會1-2
語言治療師楊志翔分享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與3C產品使用建議,並呼籲家長重視兒童語言發展,及早評估避免影響未來學習。節目內容包含兒童語言發展黃金期、3C產品使用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語言治療師的工作內容與社會貢獻等。
#
語言
#
治療
#
大雞晚啼
3
留言
靠近重建的路上
2025/04/27
他不看我、不理我,但我放下了期待|育兒療癒日記02
當我叫他的名字,他卻望向窗外,像風一樣從我身邊溜走。 即使一再練習互動,他依然淡淡地、不太回應。 檢核的結果、內心的焦慮、責怪自己的聲音一度淹沒了我。 但在漫長等待與學習中,我漸漸明白 孩子不是不理我,他只是需要更對的方式與陪伴。 那天,他第一次與我對視、笑了。 那個眼神,就是我們之間最溫柔的希望。
含 AI 應用內容
#
方格新手
#
方格人氣王
#
育兒
9
留言
Dr. Livia's Memos 嘉琪醫師隨手記
2025/04/22
念書筆記:我的孩子說話卡卡的?認識兒童口吃與應對方法
聽到家裡的寶貝開始學說話,是多麼開心的事!但如果發現孩子說話時好像「卡卡的」、重複某些字或音,甚至拉長聲音,許多家長可能會開始擔心:「我的孩子是不是口吃?」別擔心,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流暢的狀況其實很常見,我們家的寶貝也有這個時期。這次的念書筆記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什麼是口吃!
#
口吃
#
兒童
#
兒童發展
1
留言
一粒麥子語言治療所附設兒童早期口腔功能發展促進中心
2025/01/27
嬰幼兒餵食吞嚥困難徵兆
本文探討兒童餵食困難的常見徵兆,包含呼吸、進食時間、體重、口腔動作技巧、營養、消化道問題及用餐壓力等面向,並提供相關參考資源,協助家長及醫療專業人員早期發現及介入。
#
孩子挑食
#
偏挑食
#
兒童發展
1
留言
一粒麥子語言治療所附設兒童早期口腔功能發展促進中心
2025/01/27
幼兒進食的口腔動作發展里程碑
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里程碑,從副食品到自主進食,家長須知。本文探討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階段,包含6個月至4歲的進食能力變化,以及良好口腔動作發展對咀嚼、吞嚥、發音、消化和顱顏發育的重要性。
#
小孩挑食
#
偏挑食
#
孩子挑食
1
留言
一粒麥子語言治療所附設兒童早期口腔功能發展促進中心
2025/01/27
什麼時候開始吃副食品?4-6個月可以開始
這篇文章討論副食品的相關知識,包含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添加副食品的時機,以及免疫系統、味覺和動作發展的考量。文章中引用了WHO的定義和多篇研究,說明在嬰兒4到6個月大時添加副食品的益處和重要性,並強調及早讓寶寶接觸多元口味和質地的食物的重要性。
#
副食品
#
嬰兒
#
母乳
喜歡
留言
妞藥師的醫藥與心理日常
2025/01/03
一年級孩子寫功課就哭鬧?別急!從瞭解ADD注意力不集中開始,找回親子關係與學習動力
孩子一年級後寫功課就哭鬧、裝睡?分享藥師媽媽,如何應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從積極引導到尋求專業協助,以及如何釐清孩子ADD症狀的心路歷程,並分享專業醫師的診斷與建議。
#
大腦
#
心理
#
作業
5
留言
幼教老師心裡話
2024/12/24
「別說不要!」——鬧翻天的兩歲兒,家長如何笑著活下去?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裡的天使突然變身成小霸王,三句不離「不要」,一言不合直接「炸裂」,恭喜你,歡迎來到「Terrible Two」的榮耀領域!別擔心,這不是你養育出了什麼問題孩子,而是孩子長大的一個「標配階段」。接下來,我們用一點幽默、一點智慧,幫你找到和小霸王和睦相處的打怪攻略,保住理智和親子關係!
#
老師
#
孩子
#
情緒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