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
含有「去中國化」共 2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薇亦柔止的沙龍
2025/09/05
琅琅原創參賽感言
雖然很不捨古人的世界與中國古典文學,也曾經説出不再寫現代的狂言,要全力經營宮廷權謀。但這次參賽受到的刺激太過深刻,不得不轉向,親蒞會場更是讓我得到巨大的震撼,台灣方方面面都急著去中國化,即便本人對鄉土文學興趣缺缺,也必須即時醒悟,時局如此,意識型態如此,人的想法局限於此,我不該過於執著與强求。
#
台灣
#
三立電視
#
去中國化
17
30
天敏的天空
1 天前
3
目前的資源(錢)都在主政方,傾倒過於明顯,確實失去多元的面向,只想要一言堂.若是投資方的意圖明顯,除非往其它地區投稿,否則被選擇的機會不大.
3
薇亦柔止
發文者
1 天前
1
天敏的天空 我也在納悶,本土打著多元的名號,大殺四方,吃盡所有的紅利,哪裏多元了?
1
聰聰 is 廣電所の研究生
2025/09/03
《零日攻擊》金紙:兩岸戰爭、台灣信仰與後殖民錯亂
公共電視《零日攻擊》以影劇形式探討臺灣在戰爭陰影下的文化分裂,最終集「金紙」更聚焦民間信仰與去中國化政策間的矛盾,引發觀眾對國家認同和文化政策的深層反思。劇中呈現的信仰困境與文化錯亂,值得探討臺灣社會在國家認同與文化保存之間的拉扯。
3/5
零日攻擊
#
影視理論
#
劇本分析
#
公視
6
1
邱銘
14 小時前
喜歡
如果是使用ai 產製內容,請避免未查證就發文 原文: 二、第十集『金紙』台灣戰爭神話 vs. 民間神祇的來源 1️⃣單元簡介 背景:南投山邊小村落,看似遠離戰爭,村民只求溫飽。 錯誤: 1.金紙是第六集 2.南投要燒王船,應該只能在日月潭,影片背景應該是高雄或屏東
喜歡
臺大政治系學生會媒體部的沙龍
2025/07/24
【協尋:本土語言】黨國統治下的本土文化(下)
本文試圖回溯歷史,回應以下問題:本土文化如何受黨國統治影響而逐漸衰微?又如何反映常民生活在鉅觀政治、社會結構下幽微的轉變呢?
#
外省人
#
臺灣
#
本土語言
3
留言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2025/07/17
台灣應關注的不是被課多少稅,而是剩下多少競爭力
本文探討臺灣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應有的態度,指出重點不在被課多少稅,而在於臺灣在整體供應鏈中的相對競爭力。文章分析關稅成本分攤機制,強調臺灣應強化自身優勢,而非停留在受害者心態。同時,預告下一篇文章將討論國際貿易體系變動下的應對策略。
#
中華民國
#
臺灣
#
競爭力
1
留言
justpassby的沙龍
2025/07/03
游庭皓的財經皓角【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年7月3日 美越協議與全球貿易局勢分析 (重點整理)
本期節目深度解析了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的影響,以及該協議對全球貿易格局、特別是亞洲國家(台灣、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的潛在影響。主持人強調,儘管關稅稅率看似仍高,但市場因不確定性消除而將其視為利多,美股因此創下歷史新高。此外,節目也深入探討了晶片產業政策、日本米荒及汽車關稅問題,並從投資心理學角度
含 AI 應用內容
#
市場
#
汽車關稅
#
美國
喜歡
留言
Fornik Tsai 的沙龍
2025/06/29
風格光譜
本文探討臺灣高房價與低薪資的困境,以及全球經濟、政治局勢對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闡述年輕世代在高房價壓力下難以實現購屋夢想,並分析薪資漲幅追不上物價上漲、投資風險高等問題。此外,文章也觸及國際政治、環境議題,並點出貧富差距、社會不平等等現象。
#
房子
#
切割
#
薪資
3
留言
琉州藩
2025/01/30
福船:閩台琉的海上絲綢之路先鋒
本文深入探討福建船的歷史、文化意義及在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並以臺灣成功號的復刻與拆除事件為鑑,嚴聲譴責臺灣當局歷史文化保存的作法。
#
閩台琉
#
福船
#
去中國化
5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12/08
對「去中國化」的擔憂:一段來自天朝時代的激昂演說
在她的演說中,中華文化是全世界最好、甚至是唯一好的文化。一方面,她宣稱「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有這麼多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經典」,並以「韓國人拼了老命在爭孔子是韓國人」這個早已被闢謠的虛構說法,來說明中國文化有多麼搶手。對她而言,減少文言文會讓孩子降低競爭力、缺乏民族尊嚴與文化自信,甚至變得道德敗壞。
#
前圖紙
#
去中國化
#
文言文
27
4
墨涓
2024/12/08
1
台灣人大多數的平地人是混了平埔族的漢人,若要去中國化請將平埔族歷史正史化!台語、客語、國語都是中國語言。 即便是美國、澳洲、紐西蘭都曾是英國的附屬國,但他們從未「去英化」。 老師的話是可笑,但因自己的意識形態卻要去中國化的政客更可笑,也請他們別用閩南語唸文言詩,這也是緣於中國的。
1
前圖紙
發文者
2024/12/10
1
墨涓 你的舉例可能跟你想要得到的結論有比較明顯的偏差,台灣的學生學了大量的中國歷史、中國地理,而不夠認識自己實際生活的地方。在你舉例的那些國家,尤其是美國,他們不是把英國史當成本國史,而是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思考英國對他們歷史的影響。這是台灣社會科教育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這篇談論到的國文科情況,就只是減少推薦古文的篇數,讓課程更著重於現代的、日常的文字和語言。並沒有這些人批評的「去中國化」問題。也許你可以嘗試觀察一下實際情況再發表言論,對給出有價值的討論會比較有幫助。
1
戰術少女組
2024/11/05
[時事選讀]本週小選讀:劉德華、去中國化、康芮颱風、注音精靈語[2024-1027-1103]
本篇文章為每週定期專欄,提供目前戰術少女組四位編輯的選讀與看法,Yelena為政治時事觀察、Urica負責民防準備與求生知識、Nina專注於軍事觀察、Grace則是主攻本土歷史,未來四位編輯會持續在每週的文章之外跟大家更新近期觀察的相關討論。
#
劉德華
#
莊祖欣
#
去中國化
3
1
旅人小萌
2024/11/05
1
謝謝您的分享❤️
1
天地學堂
2024/11/04
文化斷裂的代價:從劉德華事件看台灣的身份認同危機
叫中華民國太沉重?在劉德華於台北演唱會上演唱《中國人》引發爭議的背後,實際上折射出的是一場深層的身份認同問題。這首於1997年發行的歌曲已在台灣傳唱多年,過去並未引發激烈的反應。然而,隨著近年來民進黨政府推行的教育和文化政策逐步深化,台灣的集體身份認同也隨之發生了顯著變化。民進黨推動的
#
中華民國
#
中華文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
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