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親

含有「喪親」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父親與母親都離開人世之後.... 1.先度過一段人生的黑暗期 他們是在同一場意外中一起過世的,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震驚得無法相信。從那天起,到如今能平靜地打下這段文字,整整走了近十年的時間。那段時間的黑暗,是一種找不到自己為何存在於這世界上的痛,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生命真的會結束。
Thumbnail
《還魂/滿血復活》的顏色及影像處理均比處女作成熟,圓圈、雨水和迷霧的意象運用得宜,塑造了淒美的氣氛;但相比處女作以招魂遊戲隱喻青少年吸毒問題的創意,今次的劇本卻相對「傳統」得多(下收)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蘭蒂爾深吸一口氣,說:「我第一次見到您就覺得很親切,因為您跟我大弟埃雷德同年,都小我兩歲。不過呢,埃雷德現在小我五歲了。」 咦?什麼意思?耶德維爾還沒表達疑惑,蘭蒂爾又繼續說下去。 「那年我十五歲,埃雷德十三歲,某天家裡的水井堵住了,我只好拉著他陪我去河邊洗衣服,因為衣服很多,浸濕以後很重,需要
Thumbnail
失去摯愛是人生必經的哀傷,如何幫助經歷喪親之痛的朋友走出嚴重情緒困擾?本文提供「三個陪伴、兩個鼓勵」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溫柔陪伴、支持鼓勵正在經歷失落痛苦的家人朋友,包含傾聽、接納情緒、尊重步調,以及鼓勵建立復原力儀式和尋求專業協助。
Thumbnail
如意,盼這如意真能予人如意…
阿掌-avatar-img
2024/11/10
洛枚邦吸了口氣,笑道:   「阿凝,真是許久未見著你了,不如,到本殿宮裡坐坐,敘敘舊?」 —來自雲兮玥發佈於磨墨調朱落宣紙 https://vocus.cc/article/67027dfbfd897800017c7486 路過好奇,這個「本殿宮裡」是否打反了@@?看起來應該是洛枚邦自稱「本宮」邀請對方來殿裡坐坐比較合理些。 另外偷偷提醒正式的刪節號是六個點,輸入方式可以查一下不是直接點六點,有餘力的話往後可以稍微注意一下,有些人會挺在意的。
在影視化改編趨勢下,許多作品的真人版與原著有著明顯的差異,導致粉絲的分歧與討論。本文以新垣結衣主演的電影《異國日記》為例,探討「原作粉」的批評與普通觀眾的好評之間的矛盾。究竟影視化改編能否平衡兩者的需求?以及在沒有看過原著的情況下,一般觀眾的喜好是否被合理質疑?
Thumbnail
4/5異國日記
菜有蟲-avatar-img
2024/09/10
我也滿喜歡這部電影 不過沒看過原作 也沒去看原作粉的批評 純粹是為了看新垣 我看的那場發現大多觀眾都是中壯年男人 然後有一家人莫名其妙跑進來野餐 在電影院吃吃喝喝 沒啥認真看 大概是來躲雨 剛好看電影前突然下起大雨
大福同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0
菜有蟲 這部的確算是輕鬆的爆米花片…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Thumbnail
在生命中,我們總會遇見無比難受的事情,也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那麼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協助我們去面對這樣的難受呢?這篇筆記分享了覺察自己並回到當下、韌性或韌力、在悲痛中的三個應對策略,目的是幫助讀者從逆境中站起來,思考方式和行動方式,幫助自己度過難關。
Thumbnail
在人生中的低谷時刻,失戀、喪親等相關失去的體驗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的。然而,這些挫折也是我們成長的機會,成為我們生命體驗的一部分。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從失戀中成長與轉變的心得與體悟,並提供了建議與希望。有關失戀、關係溝通和自我認同的內容,可以幫助讀者找到支持和鼓勵。
Thumbnail
當人年紀增長後,對於曾經觀看過的電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尤其是《再生號》透過重新觀賞,年長的觀眾們會理解劇中人物的「討價還價」與「沮喪」背後的「執著」,對於混亂的結構也能有不同的解讀。這篇文章分享了對於這部電影重看後的感觸和心得。
Thumbnail
5/5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