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厭惡

含有「損失厭惡」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美股V型反轉中投資人常見的行為偏差,例如過度自信、損失厭惡和心理帳戶偏差,並根據CFA教材提供避免偏差的建議,例如建立紀律化投資計畫、定期檢視與反思以及尋求外部意見。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CFA#Bias#美股
Peter Lin-avatar-img
2025/05/18
謝謝分享, 好奇在這樣的思維下, 在波動時是不是幾乎等通於沒有動作呢 ( 因為要遵守之前建立的紀律 ) ?
金融財務試煉之路-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8
Peter Lin 謝謝前輩的提問,其實要不要變動自己的艙位,完全取決於當初每個人自己的劇本規劃,跟對於新事件產生時的該如何應處的主客觀判斷! 1. 以我這種長線指數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任何恐慌下跌都是長線買點,所以我就增持了一點倉位。(因為我的劇本是有大幅下跌且長線格局未變就加倉) 2. 但對於依賴高度槓桿來操作的人來說,當下必須砍倉減碼。(因為他們的劇本沒有快速下跌超過20%的準備) 3. 甚至有些人的劇本就是利用波動賺錢,那他們肯定要快速建倉,然後等波動下降時離場。
社群媒體時代,人們是否常感到焦慮,深怕錯過朋友的精彩動態?這種「錯失恐懼症」(FOMO)其實深深植根於人類對歸屬感的需求。探索其背後的心理機制,包含社會比較、損失厭惡,以及不確定性如何推波助瀾。社群媒體的特性,如精心策劃的形象、即時更新與演算法,更讓 FOMO 如影隨形。
Thumbnail
現代人容易分心,手機等科技產品是元凶之一。史丹福大學研究顯示,即使手機不在使用中,單純放在視線範圍內也會消耗意志力,降低專注力。探討透過Time Boxing技巧、預先承諾策略(Precommitment),包含努力協定、代價協定等方法,提升專注力,並推薦「專屬書本獵人」APP協助個人精進時間管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決策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損失厭惡」心理特質,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了這種心理傾向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並提出了克服這種偏見的方法。文章強調了在商業決策中保持客觀理性的重要性。
Thumbnail
紐西蘭報稅經驗談:慶幸不是以損失厭惡的心態收場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經濟學面前,人真的是理性的嗎?
Thumbnail
雪球滾滾-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20
若喜歡這篇文章請用力點讚,讓愛和財富流向你。想了解更多大陸即時資訊請追蹤FB粉專: 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https://www.facebook.com/roundroundsnowball
付費限定
在金融市場操作中,停損是必然會經歷的過程,本文探討了金融市場波動就像在看一場沒人能預知內容的戲,並提供瞭如何面對虧損的建議。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金融市場#進場#交易
付費限定
今天在臉書發表的新短文,提到「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特別會影響女性選擇伴侶的決策。如同往例,我會公開寫些類似tips的短訊。一些不是那麼政治正確、但對人生選擇可能大有幫助的警語,就留給《方格子》這邊的付費讀者先睹為快。 看到這裡,這篇文章要提醒讀者什麼,應該就不難懂了。
Thumbnail
Chang Yui-avatar-img
2022/04/20
不過也有女性盡和風險高且不成熟的對象在一起,這又是另一種心態了?且視人不清的結果確實承受不起
最近在臉書、IG和Youtube的社群,發了一檔股票的超狂走勢... 遠離熱門股、轉機股、題材股、新上市股,你就不會失敗。 這檔股票,其實就是1月時發佈的影片「消失15年的熟女美髮師」裡,曾經提及但未指名的股票。很多時候,如果你想不失敗,那...最好避開這類的股票。 這則貼文也引發一位網友好奇,1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