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

含有「次世代教育」共 2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次世代教育」並不完全是對這個世代教育的「反動」,基本上是一種「系統轉型」的倡議;而學校的轉型,其實有很明確、簡易的起點,就是開始看見影響力。 用系統三要素來說:當學校的「功能目標」從短期「績效」轉為深遠「影響力」時,組織的「連結關係」也會改變:人與人、班與班,甚至校與校之間的傳統競爭關係,就開始有
avatar-avatar
Joannie.H
影響力三個字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因為它充滿想像,充滿解讀的可能性,並且很難一言以蔽之的量化!當學校從「影響力」破框從數字去思考,每個人眼中都會開始看見無限可能。 謝謝校長分享這個觀點,看完也會有另一雙眼在評斷「好」學校~
哪來的「行人地獄」?所以臺灣是「行車天堂」?其實大家都在地獄底層,而且還會再往下,如果施政者一直沒有「系統思考」的話! 基層人員一向是最可憐的,新聞報一報,警察馬上密佈街頭抓違規;中捷出了事,站務人員就增加好多維安作業。都是把大家搞得更忙,讓系統更分裂。
也不知是誰發明的,很多縣市的「校本課程發展」都用了所謂的「系統觀」,把課程分成「大系統」、「中系統」、「小系統」。其實因為這些組成元件彼此只是層屬的連結,之間並沒有循環互動的關係,所以其實只是「架構」圖或表,還不能稱為「系統」。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上中下層架構」,或者叫「表中裡層結構」。 有回到原點才
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
因應工業革命而生的現代學校教育,必須要「系統變革」,以系統三要素精準來說:「功能目標」必須由績效轉為影響力;「連結關係」要由競爭變合作;「組成元件」則要以異質多元取代規格量化。 簡而言之,朝向「次世代教育」的起點,就是先把學校的經營目標從「數字績效」轉為開始關注「影響力」。
「次世代教育」對下世代教育的倡議,主要是學校治理思維的迭代:「目標從績效提升為影響力;策略從競爭變合作;產出從標準規格到異質多元」。 簡單說,就是讓學校從現行「生產導向」的「教育工廠」,轉型為注重永續循環、系統影響力的「社會企業」。
「次世代教育」就是回到元初、恢復本質與價值的教育,所以學校也就如「元宇宙」一般,除了上一篇的「擴增實境」,還要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以創造學生學習的高度互動性與真實感。 1982年,石滋宜博士應聘返臺,推動「產業自動化」,導入機械負責大部分的製造工作,讓人重新回復活性與自主,進而創造臺灣經濟奇蹟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今年的徵集主題是:「向真實世界學習」,準備要募集100個「把知識用出來」的教育創新提案。其實學校不用「向真實世界學習」,而是要讓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真實世界;「把知識用出來」的教案也不用特別募集,因為每個都是。 然而,「真實社會」並不一定是「完美世界」;所以應再以杜威博士的理
108課綱最想解決的就是「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學校教育都是著眼於「未來」的「學」,忽略「現在」的「用」。上學是為了將來要考好試、進好學校、找好工作;而讓學生對「現在」的切身問題無解且無感,好像世界是靜止的。事實上,「未來」早已是他們的真實生活:很多小學生用聊天機器人做功課,不少國中生晚上都在挖礦,
最近各國中都開始辦理「體驗活動」,但基本上都是單向展示既定的「校園生活」,小學生只能被動地認識、瞭解與接受。如果我們是讓孩子自己描繪未來,而老師是跟著學呢? 「去中心化」落實到學習,首先就是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簡單說,學習應該起於「孩子想學什麼?」,而不是「老師想教什麼!」。當然,這不可能一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