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攻略 (完)看見影響力,發現新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次世代教育」並不完全是對這個世代教育的「反動」,基本上是一種「系統轉型」的倡議;而學校的轉型,其實有很明確、簡易的起點,就是開始看見影響力。
用系統三要素來說:當學校的「功能目標」從短期「績效」轉為深遠「影響力」時,組織的「連結關係」也會改變:人與人、班與班,甚至校與校之間的傳統競爭關係,就開始有互動共好的可能;而持續以往的話,最終也會成就更好的「組成元件」:師生、班級、學校,都會有更大成就與影響力。
所以我們說:「影響啟動循環、循環生成系統、系統放大影響」。
但是,看見影響力,並不是不要績效;而是要再往上一層,看看這個績效產生什麼影響。因為我們習慣「以成敗論英雄」,以致常常忽略許多人的努力,以及許多事累積的影響。
例如,升學率要怎麼看?桃子腳是九貫時代「柑園團隊」演化的,大家都知道「快樂學習」會「安樂死」,加上新學校沒有升學率,所以剛開始,連自己小學部的「資優生」也紛紛出走。
不過也因為如此,桃子腳從創校就開始用「影響力邏輯」看「榜單」:我們從不看「建北錄取人數」(因為一開始也沒有,哈哈哈),比較多時候,是看「公立學校錄取率」,但是這也傷害就讀私校的同學。後來就慢慢調整為:「學生三年前自訂目標的達成率」;再進化到「三年後比三年前的進步率」等等。
以上雖然還是一堆「數字績效」,但就不是那麼「一翻兩瞪眼」的「絕對數字」。「看見影響力」讓師生、班際之間,沒有那麼緊張與競爭;老師想做一些創新與翻轉,也比較有寬緩的空間,學校就逐漸走出自己的樣子!
所以「功能目標」改變,「連結關係」就跟著變,後來「組成元件」也變了:老師「樂在教學」,學生「樂在學習」,於是「升學率」也大幅提升。但因為校風已成,就不會再特別去標榜「建北」與「前三」的數字,因此這學校15年從沒貼過紅榜,掛過紅布條,因為已經是不同的「系統」了!
當然,還是有人不認同,「升學率不好」的譏諷謾罵也從沒斷過。但是系統有在轉型、師生一直在向上、家長一直在投入,未來就有可期!
學校不是執行上級政策的「教育派出所」,而是要與當地社會深度連結的「影響力智造所」!鼓勵大家開始用「影響力邏輯」來解讀親師生的努力,您會發現學校從沒被看到的另一面。
看見影響力,發現新教育!
avatar-img
78會員
9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惠銘A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哪來的「行人地獄」?所以臺灣是「行車天堂」?其實大家都在地獄底層,而且還會再往下,如果施政者一直沒有「系統思考」的話! 基層人員一向是最可憐的,新聞報一報,警察馬上密佈街頭抓違規;中捷出了事,站務人員就增加好多維安作業。都是把大家搞得更忙,讓系統更分裂。
也不知是誰發明的,很多縣市的「校本課程發展」都用了所謂的「系統觀」,把課程分成「大系統」、「中系統」、「小系統」。其實因為這些組成元件彼此只是層屬的連結,之間並沒有循環互動的關係,所以其實只是「架構」圖或表,還不能稱為「系統」。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上中下層架構」,或者叫「表中裡層結構」。 有回到原點才
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
因應工業革命而生的現代學校教育,必須要「系統變革」,以系統三要素精準來說:「功能目標」必須由績效轉為影響力;「連結關係」要由競爭變合作;「組成元件」則要以異質多元取代規格量化。 簡而言之,朝向「次世代教育」的起點,就是先把學校的經營目標從「數字績效」轉為開始關注「影響力」。
最近有些學校開始課程評鑑,但要老師們根據評鑑結果去歸納原因、找出對策,很容易都是憑直覺與經驗。而錯誤的歸因就會導向錯誤的行動,以致不改還好,可能越改越糟。 所以先不要把目標定在「改進」,太沉重了! 7-11導入「單品管理」常用「店長賣便當」的案例,因為連著幾天賣不好,店長直覺就是梅雨季開始的問題。
「次世代教育」對下世代教育的倡議,主要是學校治理思維的迭代:「目標從績效提升為影響力;策略從競爭變合作;產出從標準規格到異質多元」。 簡單說,就是讓學校從現行「生產導向」的「教育工廠」,轉型為注重永續循環、系統影響力的「社會企業」。
哪來的「行人地獄」?所以臺灣是「行車天堂」?其實大家都在地獄底層,而且還會再往下,如果施政者一直沒有「系統思考」的話! 基層人員一向是最可憐的,新聞報一報,警察馬上密佈街頭抓違規;中捷出了事,站務人員就增加好多維安作業。都是把大家搞得更忙,讓系統更分裂。
也不知是誰發明的,很多縣市的「校本課程發展」都用了所謂的「系統觀」,把課程分成「大系統」、「中系統」、「小系統」。其實因為這些組成元件彼此只是層屬的連結,之間並沒有循環互動的關係,所以其實只是「架構」圖或表,還不能稱為「系統」。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上中下層架構」,或者叫「表中裡層結構」。 有回到原點才
當學校治理重點從「績效」轉為「影響力」,就會啟動「持續改善」的學習循環。 績效是具體、可達的,比較容易讓人在達標的同時,也感覺「完成了」,「做到了」!例如得到教卓金質獎、磐石獎,我們就會覺得到頂了(其實只是最符合規則),於是大家就下山,準備攀登另一座高峰。 影響力則是無形、抽象的,不會有「到頂」、「
因應工業革命而生的現代學校教育,必須要「系統變革」,以系統三要素精準來說:「功能目標」必須由績效轉為影響力;「連結關係」要由競爭變合作;「組成元件」則要以異質多元取代規格量化。 簡而言之,朝向「次世代教育」的起點,就是先把學校的經營目標從「數字績效」轉為開始關注「影響力」。
最近有些學校開始課程評鑑,但要老師們根據評鑑結果去歸納原因、找出對策,很容易都是憑直覺與經驗。而錯誤的歸因就會導向錯誤的行動,以致不改還好,可能越改越糟。 所以先不要把目標定在「改進」,太沉重了! 7-11導入「單品管理」常用「店長賣便當」的案例,因為連著幾天賣不好,店長直覺就是梅雨季開始的問題。
「次世代教育」對下世代教育的倡議,主要是學校治理思維的迭代:「目標從績效提升為影響力;策略從競爭變合作;產出從標準規格到異質多元」。 簡單說,就是讓學校從現行「生產導向」的「教育工廠」,轉型為注重永續循環、系統影響力的「社會企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其實這個標題跳了好幾步。 應該說,當全球化趨勢使得教育商品化,為了提供選擇依據,標準化測驗應運而旺,如國際的PISA、國內三至八年級的學力檢測。 然而,標準化測驗有何意義呢? 自1960S幾乎所有研究都顯示,教育成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家庭環境。城鄉差距是難以/不可跨越的鴻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其實這個標題跳了好幾步。 應該說,當全球化趨勢使得教育商品化,為了提供選擇依據,標準化測驗應運而旺,如國際的PISA、國內三至八年級的學力檢測。 然而,標準化測驗有何意義呢? 自1960S幾乎所有研究都顯示,教育成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家庭環境。城鄉差距是難以/不可跨越的鴻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聽到老師或家長只要孩子好好讀書考高分,不要「浪費」時間在「課外」活動上,我覺得非常可惜,因為那些「課外」,才是孩子真正該學習的課程啊!
教育制度在各地的都會引起爭議,不少人都希望對其乎以改革以適應現今社會。在這裏我就教育制度改革發表一下我的淺見,以供各為參考: 中學教育採用學分制 降低考試測驗對分數的比重。同時避免重複式的作業。 課程大綱以學習進度為單位 以照顧每班不同的學習進度,不需要趕頭趕命趕考試內容。 中英文科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