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攻略 四、循環生成系統

2023/05/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也不知是誰發明的,很多縣市的「校本課程發展」都用了所謂的「系統觀」,把課程分成「大系統」、「中系統」、「小系統」。其實因為這些組成元件彼此只是層屬的連結,之間並沒有循環互動的關係,所以其實只是「架構」圖或表,還不能稱為「系統」。正確的名稱應該是「上中下層架構」,或者叫「表中裡層結構」。
有回到原點才能叫「系統」,所以有「循環」才有「系統」。
當學校治理進入「持續改善」的循環,組織就會逐漸「系統化」,繼而促成「系統變革」,生成更巨大的「系統影響力」。
如果每個政策、計畫、行動都是「做完就好」,同儕關係都是「上對下」的單向關係;這個組織的內部結構就都是一些「線段」,比較難有系統性的連結互動,有時也會很快「解構」。
反之,如果每件事都是一個「回到原點」的循環、每個處室都是「上下交融」的夥伴關係;這個組織就是由許多「小系統」組成,內部結構比較緊密,也比較容易演化成一個「大系統」。
從「績效」到「影響」,代表系統的「功能目標」改變,而「連結關係」也一定會跟著變。在注重「數字目標」的團隊中,人與人之間通常存在著競爭;而一個比較關注「影響力」的團體,同儕則會有較多的互動共好。
於是「影響啟動循環、循環生成系統」,「系統變革」就指日可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8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