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教育攻略 一、教育要先「勿忘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次世代教育」對下世代教育的倡議,主要是學校治理思維的迭代:「目標從績效提升為影響力;策略從競爭變合作;產出從標準規格到異質多元」。
簡單說,就是讓學校從現行「生產導向」的「教育工廠」,轉型為注重永續循環、系統影響力的「社會企業」。
1760年代興起的工業革命,催生了1913年的福特生產線,造成各行各業都陷進片段、有限的「線性治理」陷阱。200年來,我們幾乎把所有人都教成「有做就好」、「做完就好」的生產機器;每個人都只負責生產線上的某一項目,其他不要管,也不能管。
於是大家都「忘我」了,忘記自己是個活生生的人,也忘了我們服務的是「人」。每個人都把自己那個有思考、有影響力、可以改變世界的「我」隱藏起來,因為生產線的主管不喜歡你破壞程序和體制。
所以你跟店員反應事情,他說這個不歸我管;你跟基層提改進意見,他說這不是他的權限!大家都忘了,我做這件事是為了讓世界更美好,我恨不得有更好的方法來做服務,戴明博士不是說:「人人天生都有樂在工作、樂在學習的本質!」
所以,世界早就被機器人統治,我們的身邊充斥著「謹守指令,不敢逾越」的人,人變得沒有思考、沒有想法、沒有勇氣!
教育要繼續當工業革命的訓練師,還是「重新做人」?
avatar-img
77會員
9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惠銘AM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次世代教育」就是回到元初、恢復本質與價值的教育,所以學校也就如「元宇宙」一般,除了上一篇的「擴增實境」,還要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以創造學生學習的高度互動性與真實感。 1982年,石滋宜博士應聘返臺,推動「產業自動化」,導入機械負責大部分的製造工作,讓人重新回復活性與自主,進而創造臺灣經濟奇蹟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今年的徵集主題是:「向真實世界學習」,準備要募集100個「把知識用出來」的教育創新提案。其實學校不用「向真實世界學習」,而是要讓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真實世界;「把知識用出來」的教案也不用特別募集,因為每個都是。 然而,「真實社會」並不一定是「完美世界」;所以應再以杜威博士的理
108課綱最想解決的就是「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學校教育都是著眼於「未來」的「學」,忽略「現在」的「用」。上學是為了將來要考好試、進好學校、找好工作;而讓學生對「現在」的切身問題無解且無感,好像世界是靜止的。事實上,「未來」早已是他們的真實生活:很多小學生用聊天機器人做功課,不少國中生晚上都在挖礦,
最近各國中都開始辦理「體驗活動」,但基本上都是單向展示既定的「校園生活」,小學生只能被動地認識、瞭解與接受。如果我們是讓孩子自己描繪未來,而老師是跟著學呢? 「去中心化」落實到學習,首先就是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簡單說,學習應該起於「孩子想學什麼?」,而不是「老師想教什麼!」。當然,這不可能一夕
上個世代,我們一直用未來「塑造」教育;現在開始,我們重新讓教育「創造」未來。 這種「還原教育本質、重塑教育臉譜」的「次世代教育」,如何實踐呢?我們先來描繪「學生圖像」
獎牌不一定能打造品牌:有些學校一直得獎,但我們實在說不出它是所什麼學校;但是,品牌一定會帶來獎牌(雖然學校不想要),而且一提到校名,我們通常就知道,它是幹嘛的。
「次世代教育」就是回到元初、恢復本質與價值的教育,所以學校也就如「元宇宙」一般,除了上一篇的「擴增實境」,還要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以創造學生學習的高度互動性與真實感。 1982年,石滋宜博士應聘返臺,推動「產業自動化」,導入機械負責大部分的製造工作,讓人重新回復活性與自主,進而創造臺灣經濟奇蹟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今年的徵集主題是:「向真實世界學習」,準備要募集100個「把知識用出來」的教育創新提案。其實學校不用「向真實世界學習」,而是要讓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真實世界;「把知識用出來」的教案也不用特別募集,因為每個都是。 然而,「真實社會」並不一定是「完美世界」;所以應再以杜威博士的理
108課綱最想解決的就是「學用落差」,長久以來,學校教育都是著眼於「未來」的「學」,忽略「現在」的「用」。上學是為了將來要考好試、進好學校、找好工作;而讓學生對「現在」的切身問題無解且無感,好像世界是靜止的。事實上,「未來」早已是他們的真實生活:很多小學生用聊天機器人做功課,不少國中生晚上都在挖礦,
最近各國中都開始辦理「體驗活動」,但基本上都是單向展示既定的「校園生活」,小學生只能被動地認識、瞭解與接受。如果我們是讓孩子自己描繪未來,而老師是跟著學呢? 「去中心化」落實到學習,首先就是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簡單說,學習應該起於「孩子想學什麼?」,而不是「老師想教什麼!」。當然,這不可能一夕
上個世代,我們一直用未來「塑造」教育;現在開始,我們重新讓教育「創造」未來。 這種「還原教育本質、重塑教育臉譜」的「次世代教育」,如何實踐呢?我們先來描繪「學生圖像」
獎牌不一定能打造品牌:有些學校一直得獎,但我們實在說不出它是所什麼學校;但是,品牌一定會帶來獎牌(雖然學校不想要),而且一提到校名,我們通常就知道,它是幹嘛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當AI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鋪天蓋地全面地襲來,我想不需要特別有智慧或高瞻遠矚的人,都會說,針對年輕世代、甚至學齡前的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必須改弦更張,必須加以調整,以因應這個新的時代。例如,過去數十念以應試測驗方式舉才,以知識的學習和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必須調整改變,將原本的以理性思辯為主、
教育 這幾天大學新生入學,看著小兒成了大學生,心中百感交集,世代在求知的路上,重覆著學院教育的薰習,學習專以就業為導向,對人格與思考的培養,卻付之闕如。 高尚優雅的人格教育,在制式的教學課程中是沒有的,獨立思索的養成,也是希缺的,學生在制式的教育下,只習了一身的匠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就隨波逐流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企業教育訓練進化,從授課式轉向體驗教育活動課程,透過融合玩樂與公司願景,提升員工內部向心力與能力。課程設計前需確認公司狀態、對象、團隊組成,並討論議題如向心力培養、溝通表達等。結合戶外活動可進一步挑戰自我、解決問題,引導員的專業亦不可或缺。繩童提供戶外活動規劃與體驗教育服務,歡迎諮詢、交流、交朋友!
Thumbnail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
當AI人工智慧的各種應用鋪天蓋地全面地襲來,我想不需要特別有智慧或高瞻遠矚的人,都會說,針對年輕世代、甚至學齡前的孩子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必須改弦更張,必須加以調整,以因應這個新的時代。例如,過去數十念以應試測驗方式舉才,以知識的學習和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必須調整改變,將原本的以理性思辯為主、
教育 這幾天大學新生入學,看著小兒成了大學生,心中百感交集,世代在求知的路上,重覆著學院教育的薰習,學習專以就業為導向,對人格與思考的培養,卻付之闕如。 高尚優雅的人格教育,在制式的教學課程中是沒有的,獨立思索的養成,也是希缺的,學生在制式的教育下,只習了一身的匠器,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就隨波逐流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學習各種概念知識和完成無數練習,但這些經驗卻無法完全準備我們應對真實世界的壓力和挑戰。美國作者Matt Beane在他的書《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中
Thumbnail
考試制度 考試制度的目的是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能力,但有時候我們可能過分強調分數和排名,忽視了學生真正的成長和學習。這種制度往往促使學生只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去背誦和應付考試,而忽略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運用。 用處 現行的考試制度有時候更像是一個工廠生產線,將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塑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
Thumbnail
人工智能的年代已經來臨。作為人類的我們應何去何從?與其與機械人比拼競爭,不如與它們合作共存。在市場學上推崇「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意指跨越現有競爭的邊界,拓展未存在的領域,創造新的價值與需求。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企業教育訓練進化,從授課式轉向體驗教育活動課程,透過融合玩樂與公司願景,提升員工內部向心力與能力。課程設計前需確認公司狀態、對象、團隊組成,並討論議題如向心力培養、溝通表達等。結合戶外活動可進一步挑戰自我、解決問題,引導員的專業亦不可或缺。繩童提供戶外活動規劃與體驗教育服務,歡迎諮詢、交流、交朋友!
Thumbnail
怎麼人力困境講到這?  人力困境的本質是不匹配,早年台灣教育水準很差,可說是師資問題,許多歷史因素,造成現場有大量不合現代教育標準的公教人員。後來師專的成立提供小學教師,師大則是中學,幾十年後的今天,教師的產出已經過剩(反對的人麻煩看一下教甄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