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
含有「民粹主義」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人與AI的情緒練習曲
2025/08/08
臺灣社會撕裂:罷免、民粹與理性對話的缺席
臺灣民主的困境:罷免制度的兩面刃與社會撕裂,探討臺灣社會高度政治對立的現象,以及人民在這種氛圍下的無力感與厭惡感。
含 AI 應用內容
#
政治立場
#
罷免
#
臺灣
1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7
《男性廢退》與被操弄的男性焦慮(二):真實的男性焦慮與捏造出來的「被忽視」
左派倡議與社會福利向來將這些群體視為核心關注對象,從未如作者所指地「刻意忽視」。人們一直在試圖面對種族議題、貧富差距議題,希望能夠系統性地處理非白人、經濟資源不足者面臨的糟糕處境。這些左派人士對這些高需求對象的關注,往往比右派與民粹主義份子來得更多,只是他們不使用「弱勢男性」這個名目而已。
#
前圖紙
#
男性廢退
#
男性焦慮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7/16
《男性廢退》與被操弄的男性焦慮(一):女孩成績更好?那就為男孩打造新特權
必須強調的事情是,「受教育」是一種基本權利,但「學業表現好」並不是。如果教育制度有問題,那當然值得批判與調整。但作者李維要求的,是政府需要主動給出系統性的政策,幫男性改善「男孩成績不好的問題」,這就和要求政府幫男性解決找不到伴侶的問題一樣荒謬。完全是在追求特權,而非平權。
#
前圖紙
#
男性廢退
#
民粹主義
3
留言
劉燕婷的沙龍
2025/07/02
David Lake談特朗普・三|民主黨在2028上台又能改變什麼?
2025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職後,一系列國際政治事件震驚全球
#
香港01
#
美國
#
川普
3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3/24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八):演算法鼓勵我們憤怒,民粹惡棍因此受益
既然知道了人類有這項「弱點」,社群網站的演算法當然不會輕易放過。演算法意識到,當用戶看到令他們感到平靜、愉悅的貼文時,他們比較有辦法看完就關掉設備;而會引發憤怒、焦慮、難過等負面情緒的貼文,則更容易讓人們留在網站上。
#
前圖紙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
閱讀筆記
9
1
鋼哥
2025/03/25
1
這一本超讚!那時候原文剛出來就覺得可能會翻成中文,海利過去的書都是走遍世界各地,真的有記者的風範
1
張登及的沙龍
2024/12/12
川普大總統 忠誠合眾國
2024/11/21 川普贏得雷根以來共和黨參加總統選舉的最高票,按照團隊風格,恐怕不是以傑克遜主義為範本,而將開創第五種總統路線類型。自由主義思想福山對此表示樂觀,但是他說是在「事情必須變得更糟之後」。全球所有利害相關者,都應該仔細品味他這個判斷。
#
川普
#
張登及
#
Trump
2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9/28
虛假菁英的民粹煽動:查理柯克的校園鬧劇
只要我們拉開一點距離去想,當一個人用他自己個人經驗去駁斥一個針對全人類做出的統計結果時,我們會覺得有說服力嗎?如果不會的話,一個職涯順遂的保守派非裔人士的生活顯然也不能拿來推翻世界上存在著的種族不平等。
#
前圖紙
#
民粹主義
#
川普
25
3
我也贊成您的見解
2025/03/14
喜歡
虛假菁英??? 可是他說的內容沒問題、邏輯條理清晰........反而是高唱左派的學生沒有一個能說出說服人論證,只把無知當智慧 在這前提下,你認為那些連基本辯論都不懂的人才是聰明人 我認為這篇文章的作者有嚴重的認知問題...... 只用情緒詞語、污辱性詞彙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不就證明你沒有內涵、沒有文化思想??? 只好降低他人評價、來抬高自己
喜歡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4/19
對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化:民粹主義政客的無知與邪惡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
前圖紙
#
汙名化
#
精神科
1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4/09
關於我最近在Threads上看人吵架的一點心得
用了一段時間Threads,一方面覺得那裡的確是一個更能夠討論議題的社群平台,但另一方面,卻也因此在上面看到更多會激起情緒的內容。這個狀態令我有些擔心。一方面我看見這些我認同的理念被許多人說出來,真心感覺自己不是孤單的;但另一方面,看到永遠有相反立場的人接連冒出來,又覺得好像現狀永遠不會被改變。
#
前圖紙
#
Threads
#
議題
8
1
麋鹿林
2024/04/09
喜歡
德不孤,必有鄰!就只能努力分辨哪些人是可以交流觀念思惟,哪些人就一笑置之!
喜歡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4/07
政治錯誤戰士
川普(以及一段時間中世界範圍內的各式模仿者)之所以能夠當選,有很大因素在於社會大眾對「文化精英」的厭倦與反感。然而,即便是一部原創作品,只要主角不是白人或不是異性戀,政治錯誤戰士就會群情激憤地上前攻擊。由於過往的英雄都在那個典型裡面,所以只要角色不是白人男性,他們就感到被冒犯了。
#
前圖紙
#
川普
#
民粹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