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照顧者
含有「精神疾病照顧者」共 2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Alex的沙龍
2024/09/23
家屬照顧經驗談:思覺失調症的支持與溝通技巧
在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的家屬照顧經驗談活動中,我分享了照顧思覺失調症家人的心路歷程及重要的溝通技巧。我將分享此次活動中使用的投影片,並提供錄影連結,希望能支持更多的家屬。
#
思覺失調症
#
精神疾病
#
精神疾病照顧者
15
留言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4/08/20
《思覺失調症完全手冊》家屬讀書會後,一位工作人員的觀察筆記
今年5到6月,我們舉辦了家屬讀書會,大家在四個星期六早上相聚,一起讀了《思覺失調症完全手冊》這本書,讀書會的進行流程大致如下:先由幾位成員導讀認領的章節,並分享自己的感覺、收穫或提問,接著就成員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本篇文章分為「成員回饋」、「章節重點」、「討論題目與結論」及「體會與反思」四部分書寫
#
精神疾病
#
讀書會
#
思覺失調
17
留言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4/06/26
「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II:我們所經驗的那些言語暴力」活動側記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
週六分享會
#
非暴力溝通
#
活動側記
5
留言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4/06/04
〈照顧者Q&A〉如何增加生病手足的人際互動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自110年起開始舉辦精神疾病手足聚會,每梯次的聚會我們會邀請每個成員輪流分享自己與生病手足的故事,或是請他們提出想在聚會討論的議題,在聚會結束前會安排幾次的主題討論,以成員想談的主題為主。 今年的成員最關切的題目是:如何增加生病手足的人際互動。
#
精神疾病
#
精神疾病手足
#
精神疾病照顧者
7
1
福貝貝的沙龍
2024/04/19
什麼時候,世界不再荒謬...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
立法委員
#
精神疾病
#
精神疾病照顧者
3
留言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3/03/16
112/02/19精神疾病子女圖文書《我與我的兩個媽媽》發表會側記:小陳故事多─精神病人家屬之聲
這一天,活泉之家舉辦了《我與我的兩個媽媽》圖文書分享會。與會者除了關心精神障礙議題的民眾,現場有不少是精神疾病照顧者、家屬等。
#
精神疾病
#
家屬
#
精神疾病照顧者
5
留言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3/02/20
【當我成為照顧者】─手足樣貌圖像II
在上一篇手足樣貌圖像中,我們看見了「誰是精神疾病手足(此處超連結)」,其中,因著各式各樣的原因,手足會「上位」成為照顧者;從父母失能、離世,到親子關係衝突,因此手足越位照顧,都是手足照顧者的樣態。但究竟這群特別的照顧者,擁有甚麼樣的處境,有甚麼樣的所思所想,與我們所認識的「一般」照顧者有甚麼不同?
#
精神疾病
#
精神疾病手足
#
觀點
4
留言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2/10/31
【誰是精神疾病手足】─手足樣貌圖像I
手足選擇的位置會因原生家庭的狀態、人生的階段、關係的親疏遠近等,影響他們的介入程度與方式。而儘管我們粗略的想要透過讓讀者有更多瞭解而歸類手足,但一來,歷程是會轉變的;另外我們也並不是想要將手足這個群體分類,而是試圖透過不同狀態的手足處境,打開我們對於手足的多元視野,有機會看見更多樣態的家屬與照顧者。
#
精神疾病
#
精神疾病手足
#
觀點
9
留言
悄悄說出心裡話的沙龍
2022/09/26
有自己的時間是奢侈
今天大伯和我陪我爸看精神科醫生 精神科醫生說我爸的情況有可能開重大傷病卡 至於身心障礙證明要看診半年才可以 至少有一點消息就會讓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看診完畢後大伯和我陪著我爸一起領藥 大伯說希望家中智能障礙的弟弟能夠安排住進機構 這樣你才能夠有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自己的人生要過 聽完之
#
身心障礙
#
人生
#
時間
7
2
悄悄說出心裡話
喜歡
是的!照顧自己才有餘力照顧他人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2022/07/27
〈照顧者Q&A〉主動就醫困難:給精神疾病照顧者6張社會處方箋
精神疾病是內傷,經歷疾病是不容易的事,亦會勾動過去人際相處的經驗,那些引發出來愧疚、悲傷、或者憤怒的感受,如何包紮「內傷」,至今我們都在學習及練習。面對外傷,找出原因,將阻礙移除、做出治療決定。面對內傷,更接近是使得孤立、絕望感的聲音得以調音調頻的過程。
#
精神疾病
#
觀點
#
心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