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丙成

含有「葉丙成」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苗博雅自我宣傳,葉丙成笑而不語,林俊言步步高升,綠委撤後抗議。
Thumbnail
作者從雙胞胎孩子學習新技能的過程中,反思在AI時代的自我成長。透過閱讀、學習與寫作,培養好奇心與自學能力,記錄養樂多之旅的共同成長。
Thumbnail
Alfreda-avatar-img
2025/04/13
看你今天的分享,讓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東西叫:寶寶手語 除了生理、心理面,我覺得溝通也很重要 寶寶有很多時候是因為無法表達清楚,所以只好哭(據說這是哭的其中一個原因) 所以我們當時學了寶寶手語,看到那麼小的寶寶也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感覺超級有趣的 但我不能因此確定我家2個是不是因此才那麼穩定,而且很愛表達
樂樂多多的爸爸-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4
Alfreda 謝謝你的分享!很實用,我會來研究並試試,希望之後有機會也跟你分享樂樂多多的成果。
2022年底OpenAI推出ChatGPT,使人們終於意識到人工智慧這項科技,會產生如此令人震撼的破壞性創新威力,甚至改變原本生活步調與工作習慣,全世界對AI發展以及不斷預測其未來對世人的影響,影響著政策的鋪陳與牽動,也是時下你我必須關注的話題。11/29於《2024臺灣當代人物論壇》上,由教育部次
Thumbnail
葉丙成老師在文章中探討AI時代下教育的重要性,強調教育應聚焦於創造力、同理心和批判性思考,而非單純追求考試成績。他認為AI擅長解決問題,但無法定義問題,真正能夠洞察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的還是人類。因此,在AI逐漸取代重複性工作的情況下,教育應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主學習能力。
Thumbnail
4/5AI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人是向死的存活 前言  聽葉丙成訪問小冬瓜的音頻。聲音放不大,兩人講話的速度都快……主要內容是聽眾針對小冬瓜所提的問題,以及小冬瓜的答覆。容我根據此音頻以及小冬瓜為紀念父親過世十週年所出版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稍事描述印象較深者。 冬瓜 冬瓜父子都從事殯葬業。冬瓜(郭東修)出生於
兒子把我叫進去房間,要我看他桌上的四包盲盒,分別寫著ACBD、BDAC、DCAB、CBAD...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