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困難

含有「選擇困難」共 2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們常以為選錯是因為不會規劃,其實背後常藏著未被察覺的匱乏與價值排序。 本篇從心理學視角拆解「資源錯置」的深層機制,透過必要/有利條件架構與潛意識劇本的辨識,幫助讀者看清選擇邏輯。 文末提供三步驟實作,從小範圍調整資源配置開始,逐步脫離內在慣性,拿回人生的選擇主導權。
你以為你在選擇,其實是習慣在逃避「不舒服」,或者只是照著「應該」行動。 常覺得卡住、沒勇氣?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情緒在阻擋、信念在拉扯。透過 BRAVES 六個提問角度,釐清情緒、鬆動信念、重新掌握主控權,你會發現,原來你早就可以。
Thumbnail
你以為自己在做選擇,其實早被感覺和「應該」控制了。想選咖哩,卻怕熱量高;想嘗試新選項,又怕被看笑話?選擇困難,其實是情緒先決+規則綁架。別再陷入假選擇,用一點點覺察,找回真正想要的方向!
Thumbnail
src
投票
在面臨選擇時,對我來說...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5/05/28
朋友常說我有選擇障礙,但其實是我全都想要 !
你是不是也常有這樣的時刻?站在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櫃前,明明餓得前胸貼後背,卻還在「打拋豬便當」、「咖哩雞飯」、「椒麻雞義大利麵」之間猶豫不決。腦袋裡小劇場不停演出:「打拋豬看起來很下飯,可是有點辣…咖哩雞感覺安全牌,但會不會太普通?義大利麵?嗯,好像沒那麼飽…」結果猶豫太久,還被後面排隊的人...
生活裡總有好多選擇讓人頭痛,對吧?其實經濟學不只關心國家大事,它的核心道理能幫我們看清利弊、衡量長遠,做出更聰明的判斷。一起來看看怎麼把時間、精力這些寶貴資源,用在對的地方,讓選擇不再靠感覺,而是更有把握,找到更好的方向。
Thumbnail
在選擇的迷霧中掙扎 每天早上,你可能都會在「這件衣服要不要洗熨?」「今天午餐要吃便當還是速食?」的小決定裡猶豫不決;下班後,面對朋友邀約與休息時間,也常常心裡嘀咕: 「我知道我可以拒絕,卻總是因為怕麻煩選擇默默答應。」 「不管我怎麼做,好像結果都差不多,乾脆什麼都別想了……」 這樣的感受並非
Thumbnail
週五晚上,你打開外送 App,想點份晚餐犒賞自己,結果看了 20 分鐘,還是不知道要吃什麼。想看 Netflix 放鬆一下,卻在片單裡滑來滑去,最後什麼都沒看。又或者,在電商平台上選購新手機,對比了各種規格、評價,最後選不出來,乾脆不買了。 前言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無數的選
Thumbnail
dasu-avatar-img
2025/03/19
我也是完美主義,但你只要讓自己時間緊湊就沒有這種選擇障礙了
茶餘飯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0
dasu 真的!完美主義真的很困擾... 有時候想太多會一直內耗和拖延,趕快做決定,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再想一下,確定一下,應該會有更好的選擇吧?」你是不是常常這樣想,結果什麼都沒決定?人生不是考卷,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等太久只會讓機會溜走!如果你總在猶豫,不如試試「80% 法則」,當資訊夠用時,果斷行動。錯了可以調整,但不行動,什麼都沒有。與其讓大腦過載,不如讓人生前進!
Thumbnail
蟬乙-avatar-img
2025/03/17
行動可以減少焦慮~
本文探討選擇的智慧,以飼養柴犬的經驗和哲學故事「布里丹毛驢悖論」為引,說明人們在做決定時常面臨的困境:過度追求完美或不斷比較,反而錯失良機。文章提出三個關鍵步驟,協助讀者在複雜選擇中找到最適解:設定標準、控制參考、果斷決定,並以「37%法則」說明如何有效率地選擇。結論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