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

含有「青春期」共 2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親子衝突到教養智慧:一位母親的育兒省思。文章分享了作者與兒子盛飯之間發生的趣事與摩擦,並探討教養男孩的權威與堅持、界線的拿捏,以及如何引導孩子建立生活秩序感。
Thumbnail
鏡-avatar-img
5 天前
之後女朋友帶回家 發現是老師XDD
月影紗💫-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鏡 阿捏母湯😱
無手臂少女艾玟,暑假結束後,成為高一新生。 開學日,她緊張的要命,出門前拖拖拉拉,差點趕不上校車遲到。 艾玟對最好朋友之一錫安說:我擔心要面對三千位陌生人的異樣眼光, 還有在他們面前用腳趾掀書包拿出抽出燕麥能量棒來吃,光想就不安。 錫安覺得這不是驚天動地的事,別想那麼多。 艾玟還真想太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8/15
我也被踐踏了
舒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7
宇牛 這樣做的人最可恨的是說,開玩笑嘛,他這樣被對待看看。
一位青少年對世界的厭世與叛逆,在離家出走後,透過與不同人的互動,展現他內心的掙扎與善良。最終,妹妹成為了他生命中的「麥田捕手」。
本文討論親子衝突如何影響媽媽們的肌膚與身心健康,並提出「烏鴉定律」的概念,說明以冷靜回應取代爭吵的重要性。文中提供三步驟心靈保養SOP,包含深呼吸、平靜回應和溫柔破冰,幫助媽媽們有效應對親子衝突,維護身心健康與美麗。
Thumbnail
怎樣心理狀態的人,可能會經歷自我認同的混亂議題?或者,怎樣心理狀態的人,可能會經歷中年危機,到了中年之後才開始要來克服青春期未完成的「自我認同」發展議題呢?這一篇文章將要來揭曉...
Thumbnail
5/5他們的春夏秋冬
專欄文章探討青春期孩子犯錯,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理解與承擔責任。文章以第一人稱敘述作者處理女兒犯錯的過程,強調理解、陪伴勝過責備,並鼓勵孩子重新開始。
Thumbnail
Anna Liu-avatar-img
2025/07/17
覺得你是個很棒的媽媽! 「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幫孩子避開所有風暴, 只能當那艘在旁守候的船,照亮他們回家的燈。」 很喜歡你講的這句,有時候人要跌倒才會知道痛,是成長的一部分。我也是獨立後才理解的父母親多麼用盡全力讓我在安全的環境下成長。也許不能避開風暴的地方,就是放手讓他們成長的時候,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帶著傷回來時,永遠有這個家當作避風港。
露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7
Anna Liu 真的,也是一邊走一邊調整
在 1960 年代以前,科學界普遍相信:「光線刺激能促進生長與發育」,這個觀念根植於大量動物實驗中。 依照這個邏輯,人類若失去視覺,理應會發育較晚。 然而,在1964 年,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青春期女兒的人際衝突與媽媽內在情緒轉化的真實紀錄。 當孩子在友情中受傷時,我們該如何拿捏「放手」與「介入」的界線? 身為正在學習正念的媽媽,我學會的不只是深呼吸,而是練習不搶走她的學習機會。這篇寫給每一位想陪孩子長大、也在練習穩定自己的你。
Thumbnail
Dolly-avatar-img
2025/06/21
忍住不衝去的衝動真的不容易,謝謝您的分享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3
Dolly 是啊,當媽以後,最難的修行就是「不立刻出手」。 相信我們都在練這門功課,一起慢慢練習 ❤️,也謝謝您的喜愛。
🌿「Pre-LAB計畫 — 「演員的成年禮」獨 ● 腳 ● 戲 」 來賓介紹👏👏👏 -- 三缺一劇團大家長 aka. 爸爸代表?:魏雋展 -- 獨腳戲演員 aka. 妹妹代表?:蔡茵茵 匯聚具有強大能量的創作者們,一齣齣獨特又私密的獨腳戲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