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作者程天縱先生繼《經營學》與《管理力》二本暢銷管理實務作品之後,訂於2018年12月4日出版第三本作品《程天縱的專業力》;本文是這本新書的後記,也道出了專業經理人與創業者的差異、以及他們將如何從本書中獲益。
《程天縱的專業力》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不只是寫給企業經營者,也是寫給上班族看的。上班族看了可以學習,然後成長為專業經理人;老闆看了,也可以更瞭解上班族和專業經理人的心態。
大家都知道,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創業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曾經是上班族或專業經理人,但為什麼需要看我的文章,才會更瞭解上班族和專業經理人的心態呢?
因為,「屁股指揮腦袋」這句話是不變的真理。大部分的人,當坐在不同的位置上時,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而對於自己創業當老闆的人而言,我的文章或許也可以起一些提醒的作用。
因此,在這本書結束之際,我把40年職涯中所觀察到「專業經理人」和「創業老闆」的差異做個總結,來和讀者分享。
專業經理人
成功專業經理人的工作動機,通常來自於對「工作成就」的追求。他們藉著企業的大舞台,來滿足「做大事」的成就感;如果能因而達到「賺大錢」的結果,當然就更好了。
為了登上企業金字塔的頂端,擁有更大的舞台來做更大的事,他們必須學習管理理論與領導方法;因此,他們相信「專業」、懂得規劃與計劃、行事風格屬於「謀定而後動」的類型。
在工作方面,他們服從組織指揮體系(Chain of Command),經常扮演救火隊,收拾殘局、不爭功、不諉過。
在性格上,他們抬轎子、守本份,懂得自律、自我約束,避免在衝動之下做決定。
同時,為了避免「功高震主」,必須經常扮演「幕後推手」的角色,一切功勞都歸於老闆。
在領導統御方面,專業經理人身為老闆與團隊之間的橋樑,非常重視對上與對下的溝通;為了避免內部衝突、保持團隊和諧,決策方式通常採取多數決(Majority Vote)或共識決(Consensus Decision)。
也因為如此,專業經理人最大弱點就是容易妥協、對於自己的想法不能堅持到底,因而給人「奴性」重的印象;碰到企業中的「玻璃天花板」,往往束手無策、無力反抗,最後只有選擇離開,另謀生路。
創業老闆
大部分成功的創業家,創業和努力的動機則來自對「利益」的追求;如果在「賺大錢」的同時,還能夠得到「做大事」的結果,就真的是「名利雙收」了。
他們創建了自己的企業金字塔,而且就是自己金字塔的頂端;然而,當他們從頂端往下望的時候,不可避免,註定是孤獨的。
由零到一、從無到有,開疆闢土建立霸業,他們不講理論、不重視專業,他們憑的是自己的直覺,與過去成功的經驗。
他們會不停的「自我學習」,會聽專家學者意見,但是只服膺於比自己更成功的企業家。
他們會積極參與社交圈子,以便建立人脈、發現商機;但碰到困難時,他們不會與屬下商量,也不會聽從屬下的意見。在無助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會選擇相信「風水」、相信「鬼神」,但最終相信的還是「自己」。
台灣早期大部分成功的創業老闆都追求「自我實現」、以自我為中心,所有的員工都要圍著他打轉(當然也有很多不是這樣);因此,在企業內部,老闆大部分沒有「時間管理」的觀念,經常不守時,開會沒有議題、沒有議程。
由於接觸外界的訊息量大又雜,因此主意經常改變,標準的「計劃跟不上變化,變化不如一通電話。」
他們也比較不重視規劃與計劃,大都屬於雷厲風行的行動派;加上身處金字塔頂端,朝令夕改又沒有耐心溝通,屬下往往被操得七葷八素,「忙、盲、茫」之餘,往往不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在領導統御方面,他們極端堅持已見,絕不妥協、打死不退;決策時通常採取「獨裁為公」或「少數決」的方式。也因為如此,往往專業經理人認為不可行、做不到的事情,創業老闆就做到了。
優點和缺點往往是一體的兩面。如果強要把創業老闆的缺點改掉的話,他們的優點可能也就不見了。
我對創業成功的定義,就是「能夠存活下來」的就算成功了。至於能夠存活多久,就看他們隨著科技潮流、產業趨勢變化的能力有多強大了。
不重視專業、不重用專業經理人,或許不會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但必定會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就如同專業經理人會碰到自己的玻璃天花板一樣,企業也會受限於創業老闆的格局,碰到「企業規模的天花板」,而有些就永遠落在中、小、微型企業的規模裡了。
縱使有些企業能夠發展成跨國大企業,卻仍然不重用專業經理人,或是堅持成為「傳子不傳賢」的家族企業,終究會影響到未來企業轉型升級的能力。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最後,我要指出大部分成功創業老闆的一個盲點:他們總希望屬下員工和專業經理人都能抱持「小老闆」的心態,都能夠如同自己一般,為企業的發展而拼搏。
但是他們不瞭解,專業經理人和創業老闆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價值觀的不同。成功的專業經理人認為「工作與生活要平衡」(Work and Life Balance),而創業老闆則認為「工作就是生活」(Work is Life)。
我在惠普及德州儀器服務的30年中,一直與歐美的專業經理人頻繁接觸與共事;我深深感受到,他們對於工作與生活的態度,和華人企業的員工有很大的不同。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在海峽兩岸客戶發生問題時,他們會立刻回應、即時趕到客戶端去解決技術或產品問題;但碰到一些出乎意料、難以解決的問題,結果拖到感恩節、聖誕節等節慶的時候,他們就一定放下手邊的工作回家渡假。
華人企業的員工碰到這種情況時,一般都會加班加點、犧牲假期;但歐美企業的員工則認為「工作與生活平衡」比什麼都重要。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普及,即使是華人社會的企業老闆,也要瞭解員工和老闆在心態上、價值觀上的不同。做老闆的人,要調整自己對員工和專業經理人的期望,勞資雙方才能夠和諧共存、合作共榮。
再偉大的企業,如果光憑老闆一個人,能做出什麼偉大的成就?偉大企業的背後,必須要有無數的快樂員工和專業經理人共同合作,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如果員工和專業經理人都能夠像老闆一樣的拼命,把工作當做生活,那麼這些人留在企業內的時間也不會太久,早晚都會出去自己創業。
所以,企業老闆不應該對專業經理人存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希望他們個個都能像老闆自己一樣拼命。
即使是創業的老闆,也必須要調整心態,工作和生活必須要平衡;因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台灣的經濟要發展、產業要茁壯、企業要走出去,就必須培養大批的專業經理人,而創業家的心態也必須隨著改變。
希望這本書能為讀者們帶來一些新的觀念,和成為專業經理人所需要、而且真正能用於職場上充實自我的理論與實務方法。
參考閱讀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
授權說明、或來信
[email protected]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