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車站:走進縱貫線的歷史現場

2023/07/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過年的時候位於臺中后里的泰安櫻花林因為賞花車潮上了新聞。但比起賞花的喧囂,我更熟悉的是汽笛聲已遠去許久的舊泰安車站。前些日子在結束拍火車的行程之後,我騎著Youbike來到了泰安車站,彷彿掉入1990年代的歲月,沉浸在平日上午的寧靜中。

夏日上午,在泰安車站享受片刻的寧靜

夏日上午,在泰安車站享受片刻的寧靜

縱貫線的難關所在

大安溪南北側都是險峻的丘陵地,過去曾是南北往來的難關之一

大安溪南北側都是險峻的丘陵地,過去曾是南北往來的難關之一

位於大安溪河谷中的泰安舊火車站是目前已廢止的臺鐵舊山線上的車站,縱貫線通車後的1910年以「大安」之名設立信號場,隨後再升格為辦理客貨運輸的車站。大安溪北側是三義的丘陵地帶,南側則是高聳的后里台地,過了后里之後還得經過大甲溪才能到豐原,地形起伏十分複雜。從三義到豐原這最後短短24公里的縱貫線鐵道工程讓當時鐵道部傷透腦筋,前後耗費了五年的時間才終於通車,讓南北的陸上交通可以一車直達,大幅縮短旅行時間。

在泰安舊火車站北方不遠處的舊大安溪鐵橋便是縱貫線最後完成的兩座大橋之一,全長637.39公尺的鐵橋是由10孔的桁架組成。日本政府剛統治臺灣的時候還不清楚臺灣河川的水文特性,不少大橋都採用桁架橋來擴大橋墩之間的跨距,優美的桁架線條與陽光在桁架間形成的光影變化,在坊間因此獲得「花樑鋼橋」這樣的俗稱。

初代鋼桁架採用美國製品,戰後大安溪橋則配合臺鐵政策在1960年代抽換鋼梁,現今的鋼桁架已非縱貫線通車時原物。

初代鋼桁架採用美國製品,戰後大安溪橋則配合臺鐵政策在1960年代抽換鋼梁,現今的鋼桁架已非縱貫線通車時原物。

大安溪橋往泰安車站的路線已成為一片森林

大安溪橋往泰安車站的路線已成為一片森林

2010年臺鐵復駛舊山線時便將這座橋修復到可以行駛火車,但在2014年後苗栗縣長換人、不再包租列車行駛舊山線後,鐵橋為了安全而被以鐵絲網封閉。雖然不能走上鐵橋,但五年前為了蒐集資料來這座橋一趟時還能從泰安舊火車站一路沿著鐵軌走過來。如今,軌道兩旁卻長滿樹欉,已經難以沿著軌道步行。

新竹臺中大震災後的復興

我捨棄了軌道改沿著平行的公路來到泰安舊火車站。這座車站的歷史雖然可以追溯到1910年代,但鋼筋混凝土造的站房卻是完成於1930年代的昭和時期。1935年4月21日凌晨,今日的三義山區發生了芮氏規模7.1的強烈地震,首當其衝的新竹州與臺中州受災最為嚴重,共造成3279人死亡、11976人受傷。泰安車站當時的木造站房傾倒不用說,隧道龜裂坍塌、橋梁位移受損,鐵道柔腸寸斷。尤其是鄰近震央的三義到豐原路段不但受災嚴重,復原難度也相當高。

震後傾斜的泰安車站站房(取自《昭和拾年 臺灣鐵道震災誌》)

震後傾斜的泰安車站站房(取自《昭和拾年 臺灣鐵道震災誌》)

震災後鐵道部曾一度考慮放棄受災嚴重的路段,將臺中線(山線)鐵道自豐原改經由內埔,到苑裡接上縱貫線。雖然新路線對於列車運轉安全與效率都能有效提升,但在軍事與財政考量折衝下,最後仍是朝向原線復舊進行。重建期間遭逢蘆溝橋事變與豪雨造成工期延宕,耗費310萬圓、歷經三年重建,臺中線鐵道終於在1938年7月15日恢復全線通車。

震災重建完成後,鐵道部在車站後方設置臺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見證這段歷史

震災重建完成後,鐵道部在車站後方設置臺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見證這段歷史

重建完成的鋼筋混凝土造泰安車站採用昭和初期流行的水平線條設計,整體並沒有太多的華麗裝飾,轉而重視空間本身該有的機能性。有趣的是路線重建後,站場的高度居然比站房還要高出一層樓,於是在月台下方設置地下道與站房連接。走上月台,坐在古樸的木製候車椅上,不禁令人想像在近三十年前火車還在這裡來來去去時的風景。

水平線條為主的站房與同時期重建的銅鑼站是一樣的設計

水平線條為主的站房與同時期重建的銅鑼站是一樣的設計

泰安車站在二戰後由大安車站改成現今的名字,1970年代在十大建設方針下也進行了電氣化工程。不過,陡峭、多彎的地形環境仍大大限制的鐵路的運能,因此在電氣化通車的近二十年後,臺中線進行雙線化時便一口氣將瓶頸路段截彎取直。泰安車站往西搬遷1.5公里到新山線的高架橋上,原本的舊山線與經過的勝興、泰安車站也跟著廢棄,一直到12年後在臺鐵及苗栗縣支持下才再度復駛。

無奈列車接駁措施與行駛班次並未常態化,在2014年鐵路節最後一趟蒸汽機車專列駛離泰安舊火車站之後,再也沒有火車載著旅客來到這裡。2017年臺中市政府雖曾爭取將后里到泰安舊火車站的路線復駛,構想也獲得在地立委相挺,然而最後市長與立委雙雙政黨輪替,相關計畫也跟著無疾而終。九年來,泰安舊火車站又回到廢線後的寧靜,除了月台上斑駁的仿日式站名版之外,彷彿凍結在縱貫線電氣化的年代。何時才能再度迎來火車?讓這條保存臺灣鐵道黎明期史蹟與大震災記憶的舊山線鐵道成為一條遺產鐵道?或許還有很久遠的路要走。

延伸閱讀:
【時光土場】火車還是自行車?─從舊山線的兩座大橋說起

探訪時間:2023.7.
完稿時間:2023.7.
本文同步刊登於時光土場Blogger

31會員
105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