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cheng Lin
林以正,現為自由教練;前台大心理系副教授;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齊行國際顧問公司資深顧問。目前專注思考「心理彈性」相關議題。
Yicheng Lin
林以正,現為自由教練;前台大心理系副教授;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齊行國際顧問公司資深顧問。目前專注思考「心理彈性」相關議題。
17
篇文章
0
專題
3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與未來的我對話,有用嗎?
人們幾乎都得用對未來的想像來導引自己前進,但是倘若這個想像其實是充滿偏見的,那怎麼辦?多位心理學家,如:D. Gilbert提出,對未來的想像大多是基於現在的偏見;A. Grant甚至不鼓勵孩子思考「未來想做什麼」。但是,沒有未來,就沒有目標,也沒有動力。如何解決這個兩難?
2021-07-30
1
如何跳脫內心小對話的綑綁?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讀後心得
內心的「小對話」是一種魔咒,它會以各種形式出現,例如:「你就是不行啦」、「完蛋了,又來了」、「算了,放棄吧,反正掙扎也沒有用」。這個魔咒會將你內心的故事定稿。不止是當下、將要發生的事情、甚至未來的結局,就在這條線上進展著。你越掙扎,它就越緊緊的綁住你。但要擺脫也很容易,就是掌握「心理距離」!
發佈於
心理彈性作為關鍵能力
2021-07-28
2
評鑑適應力:Thornton的觀點與反思
對評鑑與發展中心來說,由於非常強調也必須針對可觀察的部分做客觀的評鑑,因此所有的職能都必須具備非常明確的行為定義才能夠被清楚的觀察與記錄。因此,適應力作為一個職能,其必然有一組相對應的關鍵行為。因此,在此,對於適應力的定義,主要是聚焦在其外顯的行為上。
發佈於
心理彈性作為關鍵能力
2021-07-16
3
未來能力的核心:適應力
對未來合理的期待恐怕是:在一個人的生涯中,會有很大的機率會轉換到不同的生涯軌道上,那麼過度的強調專業就有其侷限性了。 在需要更多元能力的組合才能夠達成橫向的轉換時,哪些是關鍵能力,又如何培養?而在眾多的預言中,又如何判斷何者為真?
發佈於
心理彈性作為關鍵能力
2021-07-09
1
未來關鍵能力,你有幾項?哪裡學?
未來的社會公民所需的工作關鍵能力包括:數位倫理、不確定適應力、當責與決斷、自信、衝突解決、同理心、勇敢與冒險、創造與想像、教練力、訊息整合這幾項,都和教育程度沒啥關係。更糟的是,其中,呈現負相關的,也就是受教育越多,反而越差的兩項是:促進信任與人性化。那你覺得該怎麼辦?
發佈於
心理彈性作為關鍵能力
2021-07-05
2
執著的底蘊,是恐懼
恐懼管理理論指出,在受到死亡威脅的焦慮下,人們的防衛反應包括:更強化原本所持的意見與立場,向同溫層取暖來強化自信,更賣力說服自己的正確性與卓越性,更貶抑對立立場者,並且極端化對不同立場的外團體的評價,越容易採取攻擊性的行為,越渴望具有集權式的領導型態。 放心,心理學有解,只是實作困難!
2021-06-29
1
「委靡懶散」正常嗎?談Langushing
委靡(Languishing)。這種情緒介於積極與憂鬱之間,既非好,但是也沒有太不好,可是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下,確實會有一種相當不安定的狀態。當處於混沌的,懶懶的,沒有可激勵目標,沒有特定興奮感的懶散委靡狀態。這種處於縫隙之間的卡住的動機懶散狀態。需要求助嗎?也沒多嚴重,難道值得大驚小怪嗎?
2021-06-25
1
熾盛的光,極致的黑:專業的陷阱
就算是在一個狹小的專業領域短短的幾十年間,什麼才是「對」的,也會有很大的變遷,而這些變遷有時候甚至到了革命的程度。所以,所謂的專業,並不等同於競爭力。現在驕傲地站在風口浪尖的人,也很可能轉眼就成為死在沙灘上的前浪了!在時代變動的潮流中,如何同時兼顧專精與彈性?
2021-06-25
0
熱情,是指引?還是迷思?
很多人的假設是,要有一個成功的職涯的首要條件是要先找到你的熱情,你的夢想。當然如果真的有一個能夠激發熱情的夢想,那似乎也不是壞事。可是萬一是錯的呢? 如果你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並沒有直接反映那個夢想,那麼你是否就有權力不開心?或者就應該馬上辭職? 目標是北極星,導引你的方向,但走路還是要看地上喔!
2021-06-25
1
孤獨與寂寞的問與答
如果你的朋友正陷入寂寞孤單的狀況,那就先靜靜的提供陪伴,傾聽困境,分享生活小事情,做些沒有壓力的休閒活動。千萬不要一下塞給人家任何偉大而有療癒的玩意!這類的意義感,是要慢慢去發現共鳴的,不是能被硬塞的。 對這樣的生命經驗的處遇:「要溫不要猛、要慢不要快」
2021-06-23
4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