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靡懶散」正常嗎?談Langushing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ketchplanations
  • 疫情期間,朋友都會非常好意的傳訊息彼此關切,問說:「你還好嗎?」。簡單的問候,滿滿的關懷,但卻頗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要說好嗎?也沒什麼好的,要說不好嗎?也不能說很糟。所以,最誠實的回答是:「還好,普普啦~」,但這似乎是一個很沒有誠意的回答!所以,這就變成一個尷尬的場面。但真實的感覺,確實是「普普」啊~不然勒~
  • 只是,「普普」好像怪怪的!就正向來說,我不是應該好好的運用了這段難得的時間,閱讀平常宣稱自己有時間的時候一定會好好追上而且已經堆滿書架的這些書嗎?或者積欠的稿子?每天的運動項目?甚至靜坐的功課?可是,確實也沒啥力氣去做這些事情。人就是懶懶的,沒啥動力去做那些很光明燦爛的正向活動。可是,說有多沮喪憂鬱嗎?好像也談不上!也沒有太失眠,也不是沒胃口,恐怕零食還吃太多,雖然有些煩悶,但不算動機喪失,畢竟追劇還是蠻認真的!只是,這種不上不下,不好不壞,但是卻沒有認知想做什麼的力氣,甚至有些委靡頹廢的狀態,究竟該怎麼看待呢?!
  •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Adam Grant近期在紐約時報刊載的一篇文章,稱這個情緒狀態為委靡(Languishing)。這種情緒介於積極與憂鬱之間,既非好,但是也沒有太不好,可是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下,確實會有一種相當不安定的狀態。這個情緒在疫情期間,似乎有越來越普遍的傾向。可是,因為通常心理學所處理的,都是比較顯著的情緒,或者是明顯的正向情緒,或者是強烈的負向狀態,才會成為研究者關心的議題,但是對於這類既不鼓舞人心,又不需要被積極處遇的東西,往往也就被忽略了!
  • 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已經一段時間了,蠻多人都被「綁」在家中,平常的生活節奏被突然的打斷,可是新的狀態也還不知道該怎麼建立,甚至也不清楚什麼是未來的常態,或是會有怎樣的變化。在這種不確定的狀態中,似乎相對容易的陷入在這種委靡的狀態。然而,這需要求助嗎?也沒多嚴重,難道值得大驚小怪嗎?就算求助,要說什麼?悶悶的,看太多電視,吃太多零食?外面都那麼多醫護人員辛苦工作了,自己這點小問題根本不值一提吧?!
  • 悶悶的委靡,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嗎?老實說,我也不確定,因為就我所知並沒有針對這個現象的研究,遑論長期的追蹤了。誠如Grant所說的,沒有一個名詞來標籤這個現象,我們就沒有辦法識別這是一個可能的問題。就個體而言,不容易覺察到這個問題,就研究而言,沒有概念的定義,也就無法研究。只是,學術研究就像疫苗所需的三期測試,恐怕需要蠻長的時間才能做出確切的結論,有點緩不濟急就是了!也就是說,等到心理學家搞清楚,我可能已經吃下太多零食,無法反轉了!
  • 有一個現象我覺得倒是可以拿來對比一下。去年在美國疫情開始的時候,有些專家認為色情影片的觀看應該會大幅度的增加,甚至有可能會導致成癮的問題。當時有不少學術界的人也支持了這個觀點。例如,Zattoni等人在2020年11月發表的論文中,以大數據的方法做跨文化的比較,就發現管控更嚴格的地方,色情影片的查詢率也相對的比較高。可是要注意的是,他們蒐集資料的時間是2020年一月到五月的這段時間。根據Grubbs等人(2021)在五月所發表的追蹤研究確發現,到了2020年八月這個曲線就直線的下降,到了十月色情影片的查詢率與收視率就回到了疫情前的水準了!怎麼解釋這個發現?很多專家或許鬆了一口氣,因為嚴重的病態使用或成癮並沒有發生,似乎人們最終還是會回到生活的平均水平,一切都會回歸正常的!這當然也是一個可能的解釋沒錯。不過,一個比較糟糕的解釋是,人們在長時間的不確定感與隔離之下,很可能逐漸的落入委靡的「動機缺乏狀態」,甚至連性都興趣缺缺了!真正的解釋是什麼,我不知道,這還有待更多的研究資料。只是,我想提醒,委靡懶散的動機狀態,過去沒有被注意到,但未必不會是一個新的問題點。
  • 啟動困難的這種缺乏動機是心理學比較少關注的一個現象。所謂的啟動困難,是指覺得「似乎應該」做點什麼,可是因為靜摩擦力大而產生都讓自己焦慮起來了的拖延。相對而言,比較嚴重的動機缺乏現象是比較常被討論的現象,例如,習得無助感,也就是當行為與結果無法產生連時,會產生做了也沒任何效果的無助感,所以乾脆放棄算了。但是,我這裡所提到的缺乏動機並不是這種嚴重的動機缺乏症,而是混沌的,懶懶的,沒有可激勵目標,沒有特定興奮感的懶散委靡狀態。這種處於縫隙之間的卡住的動機懶散,在文獻中則是相對缺少關注的。
  • 這篇文章,我寫了兩天才寫到這裡。中間幾番停下來,又是吃東西,又是追劇,又是無目的的滑手機。雖然覺得應該趕快寫完,但卻總是莫名的拖延著。不過,沒關係,我終於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可能的問題了。知道了,覺察了,就可能開始探究和實驗看看,有沒有什麼解方了!台灣的疫情還需要一點時間,如果你也經驗到類似的狀況,在未來的幾篇文章中我們再一起來看看怎麼調適吧!
4會員
17內容數
不是世界變動太快,而是我們太習慣於過去適應的腳步而已。如何讓自己具備更大的適應彈性,可以更柔軟,可以更虛懷,可以更安定,也因此可以更能堅定,更能承載,更能處變。這個專題將從心理學的角度做不同的探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在關係中常覺得委屈?或許你需要設立人際界線上一篇,我們聊到課題分離,課題分離並不是關係中的終極目標,而是一個入口,當我們在關係中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僅能滿足歸屬感,也保有自己的獨立性。 說到距離,就要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人際界線:指得是人與人之間感到舒服的距離,明確的界線也能幫助彼此維持關係。
Thumbnail
avatar
最好的知己
2021-07-02
【委身於禱告的心】帶來生命的改變與祝福!即便妳不是基督徒,仍然可以這麼做-禱告,只是唯一不同的是,妳可能無法確認是否 神聽到、得到的回應是否是對妳有益處...但妳仍可以持續,有天會發現生活不再一樣。 印象中幼稚園時,我好喜歡站在置高點,望下去是一望無際的一片海洋及看似孤
avatar
愛琳 eileens.tw
2021-07-01
【委身於 神的心】回想那份對信仰起初的愛我是一位全職媽媽,半吊子的斜槓人生,當遇見防疫升三級停班停課丈夫、小孩都回家辦公和上課時,我卻迷失了方向;開始考驗愛的本質是什麼,自己給予的太多就開始計較,每天從早到晚的忙碌,到底是為什麼?自己的時間全部都壓縮再壓縮幾近是零!
avatar
愛琳 eileens.tw
2021-06-21
西班牙的司法權跟最近新聞常常出現的CGPJ(司法權總委員會)是什麼? 因為最近在看西班牙電視新聞的時候,常常聽到西班牙兩大黨(PP 右派政黨& PSOE左派政黨)在為達成司法權總委員會Consejo General del Poder Judicial的改組,而在進行政治角力.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西班牙最最最基本的司法結構. 有興趣的請點進來看喔!
Thumbnail
avatar
西班牙地中海的艾蜜莉大嬸
2021-02-25
[投資基礎課程]第六堂課-台股美股常用委託訂單介紹-教你怎麼正確下單本文章要跟大家介紹第6堂課:台股美股常用委託訂單簡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朋友是在台股下單原本要下賣出漲停價, 結果按成買進漲停價, 想當然委託單光速成交, 結果帳上不只沒賣掉庫存, 反而還多買一張, 真的很讓人欲哭無淚。所以了解怎麼正確下單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avatar
Mr.S
20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