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緒,是「粗」還是「細」?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你有聽過「情緒顆粒度」這個詞嗎?

你知道,「語言能力」會影響情緒管理能力嗎?

我當兵的時候,當的是教育替代役,經常要跟「高關懷」學生相處。在陪伴這群學生的過程,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他們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很喜歡用「爽」或「不爽」來表達。

你問他,手游好玩在哪?他會說:「玩起來很爽啊!」

你問他,翹課的原因,他會說:「因為爽!」

跟同學吵架,他會說:「你真的讓我很不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平常看起來兇神惡煞,手上還有刺青的學生,被女朋友甩的時候,在輔導室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大喊著:「她憑什麼跟我分手,我好不爽啊!!」

我感覺,這些學生的情緒,好像就只有「爽」跟「不爽」。同時,我還觀察到另一個現象,就是這些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通常也不是太好。

我當時以為,這只是巧合,並沒有多想什麼。

隨著我對情緒有更多的認識,重新想起這段回憶時,我才明白,為什麼這些「情緒詞彙」比較少的學生,他們跟情緒相處的能力會比較差。

要解釋這個現象,我們得先了解兩個概念,一個叫「情緒標籤」,另一個叫「情緒顆粒度」。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情緒標籤。

給情緒打個「標籤」吧!

情緒標籤,就是把內心抽象的、看不見的感受,用具體的文字表達出來。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幫你的情緒取個「名字」,並把他說出來。

不要小看為情緒命名這個動作,許多研究都發現,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只要能夠說出情緒的「名字」,這些讓你不舒服的情緒,例如生氣、難過、焦慮,都會減少許多。

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他們找了88位會怕蜘蛛的人,要他們去摸一種有毛的大蜘蛛,叫做「狼蛛」,並將這群人分為四組。

第一組,在摸蜘蛛之前,心理學家要他們盡可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像有受試者就說:「這隻蜘蛛看起來好噁心,好可怕,我現在感覺很焦慮、很害怕。」

第二組,心理學家要他們講一些正面的激勵語言,像是「這個小東西傷不了我,沒什麼好怕的!」。

第三組,心理學家要他們講一些跟蜘蛛無關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不要去想蜘蛛。

第四組,什麼都不做,直接要受試者摸蜘蛛,這一組當成是對照組。

一個星期後,這群人又被找來摸蜘蛛。(我真心覺得,這群人太可憐了,為實驗犧牲成這樣……)

結果如何呢?

實驗發現,第一組,也就是有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為情緒打上標籤的那一組,跟其他組相比,他們比較不害怕蜘蛛了。他們在摸蜘蛛的過程,監測生理反應的機器顯示,它們的恐懼下降了許多,手上出的汗變少了,有些人甚至還可以近距離觀看蜘蛛。

後續也有許多類似或相關的實驗,都證明了相同的結果:緩和負面情緒最好的方式,不是壓抑或忽略,而是正確的辨識出情緒,並把它說出來。

你會不會好奇,為什麼只是簡單的把情緒「說出來」,就有這麼神奇的效果?

從腦科學的角度,一個人要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情緒,他必須要先停下,「覺察」自己的身體感受,然後在大腦裡搜尋,能夠描述這個狀態的情緒詞彙。這個過程,大腦掌管理性的部位就被啟動了。而一旦理性腦被啟動,處理情緒的腦區,活動就會下降。

所以,情緒只要被說出來,情緒的強度就會減弱。這有點像在一些鬼怪故事裡,當鬼怪的名字被人說出來時,威力就會大幅減弱。

而要能夠說出情緒的名字,你就要有準確「感受」跟「辨識」情緒的能力。

這就來到第二個概念,「情緒顆粒度」。

什麼是「情緒顆粒度」?

情緒顆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是神經科學家,同時也是心理學家的麗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提出來的。它指的是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下,區分並且辨識出自己感受的能力。

這樣講可能有點抽象,我做個比喻。

如果把情緒比喻成色彩,情緒顆粒度比較「粗」的人,比如說像開頭提到,只會用「爽」跟「不爽」來描述情緒的學生,他們看到的顏色,可能就只有黑、白兩種;而情緒顆粒度「細」的人呢,看到的顏色有上百種,比如藍色,在一般人眼裡,就是「一種」顏色,但是在他們眼裡,藍色還可以再細分為天空藍、湖水藍、波斯藍、皇家藍、蒂芬尼藍……。

回到情緒上,一個情緒顆粒度「粗」的人,跟一個情緒顆粒度「細」的人,在遇到相同情境的時候,會怎麼樣描述自己的感受呢?

舉個例子,有兩個人從火場逃出來,記者去訪問他們感受。

一個人說:「天啊!我覺得太可怕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總之,真的很嚇人。」

另一個人說:「火災發生的時候,我先是驚訝,怎麼突然就起火了呢?緊接著是害怕,我會不會逃不了;等到逃出來後,我先是慶幸,接著是擔心跟難過,因為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順利逃出來。」

第一個人,很明顯,他的情緒顆粒度比較「粗」,他的感受是一大坨、黏在一起的,沒辦法說清楚自己的感受。

而第二個人,他的情緒顆粒度比較「細」,他的感受有比較多的層次和細節,也能夠用豐富的詞彙,來表達他的情緒。

再比如,憤怒的時候,情緒顆粒度普通的人,只能感受到憤怒,而情緒顆粒度細的人,還能知道這個憤怒,是擔心引起的、嫉妒引起的,還是自卑引起的。

為什麼有人「一點就爆炸」?

說到這,也許有人會覺得,情緒顆粒度細,好像只是語文能力比較好,知道很多關於情緒的詞彙而已嘛!

其實不只是這樣喔!研究發現,情緒顆粒度越細的人,情緒調節能力也越好,越不容易被情緒綁架。相反的,情緒顆粒度越粗的人,越容易被情緒控制。

會有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很好理解,就像前面說的,要減少負面情緒造成的影響,最重要的動作,就是正確的辨識出情緒,並把它說出來。

而如果一個人所有不舒服的情緒,不管是生氣、悲傷,他都只會說「我感覺很糟」,或是「我很不爽」,沒辦法為自己的情緒說出正確的名字,那麼他的身體跟大腦,就不會知道「自己怎麼了」,當然也沒辦法進一步調節這些不舒服的感覺。

更麻煩的是,這種表達情緒的方式,還有可能讓人越來越「情緒化」。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我們的大腦,會不斷的根據過去經驗,來決定怎麼對眼前的刺激做出反應。經年累月下來,大腦會慢慢形成一套自己的生存系統。

而情緒顆粒度的粗細,會直接影響這套系統的運作效能。

如果一個人對情緒的感覺是模糊的,那麼每一次感覺不好的時候,他大腦啟動的反應都是一樣的,不管事情大小,都是很大、很粗的石頭,朝他滾過來。但這是一種無意義的消耗,因為並不是每一次的刺激,你的身心都需要消耗這麼大的能量去回應。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脾氣比較暴躁的人,大事爆炸就算了,就連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爆炸。因為他的大腦已經被「訓練」成,對任何刺激,都有這麼大的情緒反應。

你對情緒的認識有多少呢?你能說出幾種情緒的名字呢?

哲學家維根斯坦說過,「語言的邊界,就是一個人世界的邊界」。

我想,這句話也可以改寫成:情緒的邊界,就是一個人認識自己的邊界

——————

註:內容亦發佈於「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彥廷的沙龍
104會員
35內容數
劉彥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所有沒有被覺察到的潛意識,都會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它為命運。」 這句話,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 潛意識真的有主宰命運的力量嗎?這句話是危言聳聽,還是有所根據呢?
Thumbnail
2025/04/05
「所有沒有被覺察到的潛意識,都會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它為命運。」 這句話,是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 潛意識真的有主宰命運的力量嗎?這句話是危言聳聽,還是有所根據呢?
Thumbnail
2025/03/21
前一段時間年假,我到朋友家作客。 幾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大家邊吃飯、邊聊天,氣氛非常歡樂。 吃著、吃著,其中一個朋友的兩個小孩,不知什麼原因,吵起來了。
2025/03/21
前一段時間年假,我到朋友家作客。 幾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大家邊吃飯、邊聊天,氣氛非常歡樂。 吃著、吃著,其中一個朋友的兩個小孩,不知什麼原因,吵起來了。
2025/03/15
你有聽過「思想實驗」這個詞嗎? 思想實驗,可以怎麼樣幫助我們的人生活得更好,知道自己的生命,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思想實驗。
Thumbnail
2025/03/15
你有聽過「思想實驗」這個詞嗎? 思想實驗,可以怎麼樣幫助我們的人生活得更好,知道自己的生命,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篇文章,我們來聊聊思想實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心理韌性對於個人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瞭解心理韌性的組成要素,包括人際關係與社會資源、自我效能和自知之明,對於提升個人的心理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動態能力在心理韌性中的應用,並分析了心理韌性對個人的影響。
Thumbnail
你有聽過「情緒顆粒度」這個詞嗎? 你知道,「語言能力」會影響情緒管理能力嗎?
Thumbnail
你有聽過「情緒顆粒度」這個詞嗎? 你知道,「語言能力」會影響情緒管理能力嗎?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心理學證實,滔滔不絕令人反感,話少更能贏得人心。
Thumbnail
前言 《最佳狀態》這本書主要是在講述情緒商數(情商)與日常狀態的關係,將讓你對情商更廣闊的理解,提升自己對內在情緒與日常狀況的覺察能力。 情商是什麼呢? 對於情緒商數(情商)常見的理解是 社交時能討懂的討人開心? 很會說場面話? 社交達人的必備? 其實大部分的印象的特質都沒有
Thumbnail
前言 《最佳狀態》這本書主要是在講述情緒商數(情商)與日常狀態的關係,將讓你對情商更廣闊的理解,提升自己對內在情緒與日常狀況的覺察能力。 情商是什麼呢? 對於情緒商數(情商)常見的理解是 社交時能討懂的討人開心? 很會說場面話? 社交達人的必備? 其實大部分的印象的特質都沒有
Thumbnail
★科學證實,臉部會「無意識」顯露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科學證實,臉部會「無意識」顯露內心真正的想法!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