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s 聽思

Tings 聽思

137 位追蹤者
哈囉~很開心能在這裡認識你,也謝謝你點開聽思的故事。 聽思這個名字的由來是由「傾聽」與「思考」這兩個詞所組成的,如果你再更認真觀察會發現,聽思這兩個字都有「心」這個字,希望能透過心的觀察與內容的傳遞,提供自我成長的正向力量,給你一點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120會員
31內容數
【理想自我實驗室】以 BE BETTER YOU 作為出發點,劃分三大主軸,分別為「推薦書單」每個月一本好書,從內容精華延伸到生活運用,「啟發思維」每篇文章一個關鍵思維,帶你找到改變契機,「自我學習」以理想自我為出發,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聽思~ 你最近過的好嗎?2023 年再倒數幾天就要結束了,每年年末聽思都會花上幾天的時間好好回顧這一年來的累積,也想透過這篇文章總結加入 Vocus 方格子後所撰寫的文章、認識的新朋友以及明年的新規劃☺️ 沙龍經營年度總結(2023/05-2023/12) 文章總數:26篇(每個月
Thumbnail
avatar
ESME的故事人生
個人也很喜歡這本書,期待你的分享
你可以把防衛機制想像成是你平常常走的那條路,所留下的車輪痕跡。它們是我們一生習得的思維習慣,已經深深的刻在大腦中的神經連結和路徑,變成我們的反射動作與下意識反應,不會僅僅因為我們意識到它的存在就離開或消失。如果想要從這些固有模式中跳脫出來,我們必須練習「走不同的路」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逃避最大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防衛機制」,初步談到這個概念也許還不夠清楚,所以這一篇會實際點出我們究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呢?在《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提到十種消極且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聽思想和大家分享其中最常見的兩大心態,和你一起了解更多。
Thumbnail
在《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的這本書中,直接指出我們遇到問題就想逃避的消極心態,是「心理防衛機制」為了躲避痛苦而為自己做出的反應。防衛機制是一種只顧當下而不計後果的反射性行為,你可以想像這樣的防衛機制就像你常走的路,因時間而留下的車輪痕跡,久而久之會成為你的思維習慣。
Thumbnail
最後一章想和大家分享正念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該如何把正念的力量應用在實際生活裡?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人類大腦改變與成長的能力會持續一輩子,這代表我們的確可以透過練習來強化或是改寫大腦的迴路。 練習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觀點,從個人主觀性轉化為非個人的客觀性。
Thumbnail
初步了解正念對我們的益處後,在練習上你可能還是很困惑正念到底該如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起初我也有同樣的想法,認為正念是幫助自己平靜以及專注的方式,但作者在《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中提到這三大核心要素,分別為意圖、注意力、態度,這三要素並非按照順序的步驟,而是同時發揮作用讓我們可以在人生每個時刻都
Thumbnail
前陣子看完 Shauna Shapiro 的 TED Talk 演講,她是一位將正念融入臨床科學研究的先驅之一,在她的研究正念與大腦的結果中,發現我們總是沈浸在過去也執著於未來,於是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都在分神、焦慮,甚至有研究指出:大腦有 47% 的時間都在走神,這幾乎佔據了我們人生一半的時間。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