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疼欣逸物理治療師-avatar-img

攻疼欣逸物理治療師

20 位追蹤者
樂於分享與察覺自我的物理治療師 「肌肉骨骼的受傷都是因為我們的姿勢與動作所造成,希望在治療的過程中,能讓民眾認識自己的身體並正確的使用,避免再次受傷的機率。讓欣逸帶著您發現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我們一起來解決它!筋骨的健康需要您我一起把關」 現服務於易康脊足體態物理治療所
物理治療教我的大小事,希望能幫上大家,讓我們多認識自己的身體。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在健保診所內,看見許多的打棒球高中生們,成群結隊一起來做治療,大多是手肘內側的肌腱炎或是內側副韌帶損傷,有時候嚴重一點會出現肘屈曲肌的攣縮(意思就是手肘無法打直) 造成投擲肘損傷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翻伸展壓力」,尤其是在加速初期或是投擲晚期的時候,會造成肘內側有一張力,而肘外側會有一壓力。若不良
Thumbnail
阿中是一名百貨公司上班的年輕男性,經歷了反覆性的下背痛。因為工作的關係,要站上好幾個小時,有時需要蹲低修東西或是搬東西。當時他來找我的時候,是因為椎間盤突出的關係。其實,椎間盤會突出是一個果的呈現,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去找出原因是甚麼? 左搖晃背(sway back),右正常站姿(圖片來源)
Thumbnail
教學是什麼東西?以前從來都沒有想過,只知道接獲一個任務,是要到瑜伽協會去上6小時的課程。回想起來,還會覺得焦慮、緊張啊!記得那一天的課是十點,便提早一個小時就在外面的星巴克「預備心情」 每個專業都是有know how的關鍵,除了物理治療的專業以外,連教學也是。不禁心裡細想,如果國高中老師都能運用教學
Thumbnail
小美述說自己兩腳的膝蓋痛已經有一年了,一開始休息一下都會比較好,隨著時間過去,膝蓋疼痛的情形愈來愈頻繁,從跳躍會痛到走路會痛,甚至最近連久坐的時候,兩小腿都會有抽筋的感覺,連蹲下去都顯得很困難。她拿著X光片跟我說「醫生說是髕骨外翻」接著她又問「為什麼會有髕骨外翻」「那它會回正嗎」 髕骨外翻(圖片來源
Thumbnail
小嘉是一名上班族,最近比較常低頭玩手機,後來發現早上起床的時候,頸部會有脹痛感,動一動之後會比較好。有時候,頭部後仰疼痛會延伸到中背。 但是,上班的過程中,不會影響頸部疼痛。這位個案蠻特別的情況是頭兩次的治療反應蠻好的,在第三次的時候,沒有特殊原因的變差了。 起初推估會與椎間盤的壓力有關,卻對頸椎的
Thumbnail
小明兩三年前扭到腳之後(圖一),腳踝一直卡卡的不舒服,走路走多的時候腳踝外側就會痛痛的,甚至最近打籃球的時候,疼痛情形就會增加,現在需要好多天才會緩解改善。 圖一 圖片來源 而腳踝扭傷的後遺症,除了關節卡卡緊緊之外,長期下來還會影響整個骨盆、大腿以下的排列出現異常。尤其經過了兩、三年之後,表示問題不
Thumbnail
小貝(化名)是一名辦公室上班族,因為對舞蹈有興趣,所以從去年九月開始學習跳舞,一直到現在。而她的腰痛問題,追朔到她學習跳舞後的一個月開始.... 起初的腰痠,很多人都會透過休息、熱敷或伸展來緩解,而小貝在兩個禮拜前為了扶正要跌倒的機車,腰部的問題似乎更不適了。變得彎腰、久坐、教學跳舞後,都更加的痠痛
Thumbnail
去年八月時,黃先生在工作的時候搬了一個東西後,覺得腰部有不適感,但是,後來就好了。沒多久,在健身房做了個硬舉(圖一)的動作以後,突然感到腰部刺痛,甚至痛到不能挺直。曾經有接受過治療,但是覺得沒有完全好,所以在重訓的過程中,腰部仍感到不舒服,而且左邊鼠蹊處會有卡痛的情形。現在,久坐、久站都會疼痛,到了
Thumbnail
一位中年阿姨,訴說著去年11月練瑜珈的時候,因為一個動作不小心拉傷了右邊肩膀。乖乖地看了醫生,做了復健也打了針,仍然感覺到疼痛。漸漸地,舉手的角度變少了,只能舉高到略高於肩水平位置,甚至發現扣內衣的動作做不太到了。 她來找我的時候,主要抱怨肩膀的問題,提拿包包的時候會更痛,晚上睡覺的時候,半夜都會刺
Thumbnail
一天,瀏覽圖書館上的層架,看見封面有福哥的推薦。連內頁都不用多翻閱,直接收近待看清單內-麥肯錫簡報格式與說服技巧。它帶給我的架構是,一、簡報前的問題定義決定了簡報的性質,二、簡報設計的流程架構,三、上台姿勢、身體動作、手的動作、眼神與音量。 (圖片來源) 看完之後,顛覆了最初簡報的概念。以往都是傳遞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