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工作者必備的 「轉職思考法」–唯有「隨時能換工作」的人,才能獲得自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曾經換過工作嗎?轉換工作時的考量點是什麼?你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嗎?
本書(轉職思考法)作者北野唯我透過書中主角—印刷機器業務員青野與轉職專家黑岩的對話,帶著我們系統性地建立轉職思考模式與心態建立。在閱讀中可以幫助檢視我們手中握有的籌碼、了解產業趨勢,兩相權衡下,找出轉職最佳解,跨出穩當有發展性的一步,一步步增加我們選擇性,提高自身市場價值。

接下來,我想分成上下兩篇文章來分享。
一、客觀條件選擇篇:如何評估市場價值、評估目前市場產業週期壽命
二、轉職自我審視篇:如何樂在工作?

客觀條件篇
如何評估自己的市場價值?
一開頭作者就提出9個問題,讓讀者思考,我簡單舉出幾個:

1. 你擁有多少「換了公司依然具有價值」的技術?
2. 你擁有多少在其他公司也會受到重視的「寶貴經驗」?
3. 你所處的市場在未來的「成長性」有多高?

這些問題有打中你嗎?
市場價值的計算方式
市場價值的計算公式
技術資產 x 人際關係資產 x 業界生產性 構成一個三維立體圖,立方體越大,市場價值就越高。
  1. 技術資產:屬於專業人士型職業,律師、工程師、顧問公司都是屬於這一類。技術資產包含兩個面向,「專業性」和「經驗」。
    a. 專業性—如工程師的技術在於屬於業界菁英型職業,寫程式、debug(以職業為考量);
    b. 經驗—不受職業影響的技術,如管理團隊的經驗、人資制度的設計。技術資產包含「專業性」和「經驗」。專業性如工程師、律師、會計師;經驗則不受職業影響,像管理團隊的經驗、商品開發流程設計經驗。
  2. 人際關係資產:能夠與所有人建立交情並獲得幫助的人。例如,有些公司的經營團隊是由「一群大學時代好朋友」或「同一時期進入公司的同事」組成,這就是透過時間累積的人際關係資產。
  3. 業界生產性:屬於利基明星型職業,是決定市場價值的最大因素。當兩人工作年資差不多,薪資收入的差異,往往來自於所待產業的不同。以每年政府提供的薪資調查報告就可知道,產業的生產性會影響從業人員的收入高低。作者進一步提到,技術資產和人際關係資產再高,只要挑錯產業,市場價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二十多歲靠專業,三十多歲靠經驗,四十多歲靠人脈

你或許會好奇:如果我的技術資產和人際關係資產都不足,還能提高市場價值嗎?
可以的。

我們可運用產業生命週期理論,讓自己往生產性原本就很高的產業或是正在成長中的產業轉職。
產業生命週期
以替代性為X軸,越往右替代性越高;椅子數量(雇用人數)為Y軸,越往上椅子數越多。
  1. 利基市場:技術替代性低x 椅子數量少(進入產業的人仍不多)。
  2. 明星階段:技術替代性低x 椅子數量多。人們覺得有利可圖,越來越多人加入。
  3. 制式化階段:技術替代性高x 椅子數量多。更多企業、人力投入,開始分析生產流程、透過標準化和系統來增加效率,技術也普遍化。
  4. 消滅階段:技術替代性低x 椅子數量少。技術、流程被複製標準化後,企業要節省成本,開始以機器取代人力。
舉例來說,近來電子媒體盛行,消費者觀看習慣改變,紙本報紙雜誌出版量變少,且印刷技術進化到釋出多餘人力,印刷產業應該算是開始從第三到第四的階段了。
所以,若要提升自身市場價值,印刷業不會是優先選擇。
圖片來源:Unslash
轉職自我審視篇:如何樂在工作?
工作對你來說,是目的(做喜歡的事)還是手段(維持生計)?
每次討論這個主題時,人們總是喜歡用二分法,不是一就是二,有沒有第三種可能?有的有的,「一人公司」提到當你專注於解決問題或做出改變,並有人付費購買你的服務時,「熱情」會跟隨而來。熱情是努力工作的結果,而非原因。
轉職思考法把「樂在工作」的成功人士分為兩種,
1. 著重於To-do的人:重點放在「做的事情是什麼」,有明確的目標和夢想。
2. 著重於being(狀態)的人:重點放在「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想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大約99%人口都是這類型的人。
兩者對於成功的概念定義完全不同,偏偏成功哲學大都是由1%的 to do型人寫的,所以being型人容易會因此找不到「想做的事」而感到疑惑徬徨。
其實對於being型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找到「想做的事」,而是「想成為的狀態」—自己的狀態和環境的狀態。
  1. 自己的狀態:提高市場價值到和自身的能力高低大致相符,公司一旦有狀況時,還能存活。還有,信任、喜歡自己,盡量避免為了工作自欺欺人。
  2. 環境狀態:處在一個能讓你緊張和放鬆間取得平衡的環境。就像玩遊戲,太簡單,你會覺得厭煩;太困難,又過於疲累。鬆緊難易之間取得平衡,才是最佳狀態。
又或許我們(把看文章的你也拉成同一陣線)不用像 to do的人明確知道要做什麼,只要從有「一點點喜歡」的事物下手就好了。二個簡單的方法給您參考:
  1. 從你經常被讚美的事物,或是別人做起來感到有壓力,但你卻沒有感到壓力的事情。
  2. 給自己貼標籤:誰說標籤就是負面?發現自己專長後,給自己一個標籤,「開發新客戶的鬼才」,或是你期望成為的狀態也可以,「全方位沒死角的人資專家」(媲美全方位藝人)。俗話說,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久了也會成真的!
看到書的後半段時,我有種被了解的舒暢感,過去曾經因為找不到想做的事而感到迷惘與自卑,其實大可不必,知道你想成為的人或狀態就好。所以,一起為你的工作專長,或想成為的狀態下個標籤吧!
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reurl.cc/3Ddl3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關於離職這件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何準備履歷表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應徵工作前要注意的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聰明工作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超閱讀觀點2】《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的提案》斜槓怎麼斜?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斜槓」是近年來很夯的話題,很多人都想斜槓,但也很多人不知道往哪邊斜,或是怎麼斜出一支槓來,最後讓這支槓強到可以支撐自己。《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當中舉了很多作者自己的實例跟斜槓過程,將之具體化。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1-08-28
工程師的思考法則:擁有科學邏輯的頭腦,像工程師一樣思考是《法律人的思考法則》的系列書,作為一個從自然組跨考社會組之後,通常看些科普書來補足各種逐漸忘記的內容,而工程作為一種綜合學科,這本書的內容剛好是個廣泛的複習,當然還有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工程不像上一本法律,幾乎是完全沒有概念來著,只知道部分、皮毛以及尚未綜合的分類知識。而這本書提到的諸多工程案
Thumbnail
avatar
老蔡書評
2021-07-04
從四種不同的思考模式,認識培養商業直覺的全新工作改革法!常常有一些粉絲或讀者告訴我,他明明工作看起來一切順利,但卻莫名焦躁,越來越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了。後來了解後發現,問題也許是他為了回應他人的期待,把精力都花在別人身上,忘了切換成「自我模式」了。大部分人都習慣了「他人模式」,等到想轉為「自我模式」時,卻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Thumbnail
avatar
艾兒莎
2021-03-29
Hello,World 一個轉職者之歷程與生活態度,還有他的勇氣Hello,World, 程式語言的標準開場! Nice to meet, I am Dexter , this is just a introduction, I am a Program Developer ,Data Scientist and also a film lover !
Thumbnail
avatar
塵世影導 Dex
2020-03-06
我看《所有老闆都看重!上班族必備的工作數字力》:不懂數字,就無法理解市場根據英國NPC組織的研究報告指出,很多人並不介意對外承認自己缺乏數理能力,也沒有什麼動機想要突破或改進。這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潮流,甚至可能引發許多潛在的問題,值得大家重視。
Thumbnail
avatar
鄭緯筌
2020-02-19
【拾藏幕後】盛浩偉:「召喚臺灣文學:關於故事、改編、非虛構寫作與轉譯的經驗與思考」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19-03-10
換位思考的編輯人練習:跨出一小步,轉換工作視野從編輯到寫手,真正實踐版的「換位思考」,試著去了解每個專業的眉眉角角,相信重新回到編輯台時,一切或許更加豁然開朗。
Thumbnail
avatar
誰說編輯不讀書
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