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龍椅背後的財政秘辛》,分享這本的原因是因爲我覺得它幾乎就像是即將上市的達利歐中譯版《大債危機》之中國帝制時期的版本😄!作者郭建龍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大量的搜集資料,從漢代、北宋、一直到明代、清代康雍乾盛世,都帶給我們全新不同的視野。
當國家財政出問題,民不聊生時,就會容易發生人民起義(以現在的話來說,為民粹主義抬頭)。例如東漢末年的亂世黃巾起義,更形成了後面的三國瓜分天下時期。
這其實正是達利歐在大債危機所說的「去槓桿化」手段之一,「財富再分配」(大革命,若沒發生大革命,此手段的實質去槓桿化貢獻其實很小,因為有錢人總是知道如何將財富移走。)
1.自古以來印鈔都是政府偷吃人民豆腐的手段之一
通貨膨脹其實一點也不稀奇,早在一千年前中國帝制時期的北宋交子貨幣(約1020年)就開始了。交子,是中國北宋時四川省流通的紙幣,是世界上最早「正式」發行的鈔票。宋朝的交子貨幣發行的後期,大量印鈔,通貨膨漲,導致人民財富縮水。
自古以來都是印鈔都是政府偷吃人民豆腐的手段之一,另外還有國營企業、壟斷企業(鹽鐵論),也是把利潤(山海資源)全掌握在政府手中。 通貨膨漲不是現代的專利,早在一千年前的中國就已經發生過了。
2.超級通貨膨脹
東漢的滅亡,就是因為稅收不足以養大量的官員,最後走向宦官、外戚干政,民不聊生,黃巾起義(就像一次大戰後德國的民粹主義逐漸抬頭)。 而鑄造鐵幣也大量的減少其中的鐵量,等於變相通貨膨漲,吃人民的豆腐,最後大量貨幣也買不起民生物資。(超級通貨膨脹)
3.戰爭經濟體
三國蜀、吳忙著搞軍事,只有曹魏靠屯田掌握天下。
蜀國長期糧食不足、運糧困難,即使諸葛亮神機妙算,也算不準戰爭的後勤補給。最終只好讓給財政專家司馬懿,執行他的統一大計。(看過軍師聯盟,更是有感XD)
曹魏,能在三國之中立足,背後最大的支撐來自於大量實行屯田政策(曹丕時期的鄧艾進言),戰爭的背後必須要有財政的支撐,軍事背後沒有財政支撐的國家必敗。
4.貨幣發行權,獨攬到中央政府手中
漢代時,首開先例,將貨幣發行權,獨攬到中央政府手中,藉由貨幣貶值(鑄幣時代主要是透過在用以鑄幣的材質「銅」中,摻入其他賤金屬來實現),從民間抽取財富。漢代之後的大部分朝代都繼承漢武帝的衣缽,在壟斷資源上大做文章,形成對中國民間經濟的一道緊箍咒。
5.您會好奇清朝的財政金融實力其實很強嗎?
抵達高峰,卻掙扎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三大措施迎來康雍乾盛世,當時清廷到底多有錢?
歷經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割地賠款都還動搖不了國本。
原來,外國船堅砲利並非衰亡關鍵,而是龍椅上的思考模式。
開創盛世就一定是明君?發生叛亂、朝代滅亡,全都是昏君的錯?
國家的興盛或滅亡,全都藏在財政祕辛裡。
這本書主題非常有趣、更有深度,作者郭建龍花了大量時間蒐集資料,相當全面完整,看完之後,會覺得:阿!如果以前是這樣念歷史的話,肯定有趣多了(笑)。
書的其餘相關主題:
1.為何曹魏稱霸三國?別以為挾天子就真能令諸侯,原因是曹操振興了農事經濟
2.宋代國力很弱?宋朝人發明了集權政府最強力的斂財工具:紙幣。比西方早七百年。
3.紙鈔崩壞亡了宋、元,但明代紙鈔通膨反而產生安定經濟的銀本位,怎麼回事?
4.三大措施迎來康雍乾盛世,當時清廷到底多有錢? 歷經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割地賠款都還動搖不了國本。
5.政府有三大撈錢途徑,看了這本書,你會發現現代執政者其實作風不難預料。
推薦給,好奇中國帝制時期的財經政策演變,如何影響著國家發展,以及政策與當今有何相似之處的經濟研究學家、想擁有不一樣視野的歷史愛好者、或是充滿好奇心的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