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網路評價】
這和上一章「
如何選擇醫療院所」有部分重疊:重點不是「幾顆星」,而是正反評價內容的「具體」程度。
在此要補充提醒的是,同一家醫療院所內,不同身心科醫師之間的「比較」,也常會影響個別醫師的評價。
比如:原本長期讓A醫師看診,但某次因為時間配合不上而改掛B醫師的診,結果覺得B醫師開藥不甘不脆,既不願「滿足」自己的要求換藥,開藥天數又很短,因此給予他很低的評價。殊不知,這是B醫師基於尊重與安全考量,對於自己不熟悉的病患,採取相對安全的處理原則。
又比如:A醫師看診向來慢條斯理談很久,換了B醫師發現他看診「很有效率」,相較之下因而非常不滿。這個問題在後續段落「看診時間越長越好?」會進行深入討論。
【名醫光環】
隨著醫療業成為「紅海」(近年來的精神科診所尤其明顯),醫師上電視、上廣播「宣傳」越來越普遍,穿著打扮光鮮亮麗、道理說得頭頭是道,想要不把他們視為「名醫」都很難。
而台灣人又向來崇尚名醫光環,因此趨之若鶩、不遠千里前往就醫的狀況屢見不鮮。這樣的心態在身心科就診時是否合適?實際情況又是如何?
這應該是最容易想到的問題。
不會只有你一個人覺得他是名醫,所以看診人數只會多不會少。在有限的門診時間內要看完這麼多病患,你覺得看診時間能有多長?醫師能維持多好的耐心?
在我將近20年的醫師生涯中,實際聽過的對話包括:「我的書裡都有寫了」、「上網找我的文章自己讀就可以了」,這還算是相對客氣的。
「不用問那麼多,吃完我開的藥你就會好」、「如果你不相信我,為什麼還要來找我看診」,這些內容也沒少聽過。
其實對身心科醫師而言,這並非絕對的壞事。
就其他科別而言,醫師確實可以直接提供一張「衛教單」,讓病患自己閱讀疾病介紹與治療方針,因為差異相對而言並不大。換句話說,即使由醫師親自解釋說明,內容往往也不會有太大差別。
然而對身心科來說,即使是同樣的診斷、甚至嚴重度也相同,針對個性、心理素質、教育水準、生活環境等條件都大不相同的個案,醫師原本就不應該都說同樣的話、採取同樣的方式說明。
雖然聽起來或許有些誇張,但我常說:一個好的身心科醫師,要能夠「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能彈性調整說明方式,而非制式化、同一套內容反覆運用於不同病患。
然而話又說回來,當發現在媒體上、報章雜誌中所「認識」的醫師,與面對面為你看診的醫師,所說出來的話(以及你「以為」他應該會有的「態度」)差距竟如此明顯時,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難接受。
另一個重點是,你還得分清楚所謂的「名醫」是有名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