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你該找一個「視病猶親」的醫師看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長久以來,「視病猶親」被認為是醫師的「美德」,甚至被視為篩選一個「好醫師」的必備條件。

身為與病患互動、對話機會較多的身心精神科醫師,在踏入這一行19年半以後,我認為自己有資格、也有必要對此提出看法。

撰寫此文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隨著我退休的日子接近,越來越多診所個案焦急的詢問:「我該如何找到一個好的身心科醫師繼續看診?」

以下提出我所認為「理想」的身心科醫師該具備的三個條件,並藉此勾勒出我對「視病猶親」的想法。此外,雖然每個科別的醫病互動不盡相同,但我相信其中仍有不少共通點值得參考。

對你說「理」,而非說「教」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43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agin Lu-avatar-img
2021/02/19
邊看邊笑 夠直白 XD
賴仕涵-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19
換了位置也要換個腦袋呀!至少要寫一些以前不好意思寫或不敢寫的,才對得起自己和各位。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22會員
1.0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3/03/15
上一章討論到精神科藥物的成癮性、副作用、減藥、停藥等主題,當時我誤以為已經是「藥物」部份的最後一章,其實還有兩個常見問題沒討論到,所以今天這一章才是最後一章。 ★健保會影響開藥嗎?自費藥會不會比較好?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費藥物? 老子有錢,能不能花錢吃自費藥比較有效?我只是小康家庭,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
Thumbnail
2023/03/15
上一章討論到精神科藥物的成癮性、副作用、減藥、停藥等主題,當時我誤以為已經是「藥物」部份的最後一章,其實還有兩個常見問題沒討論到,所以今天這一章才是最後一章。 ★健保會影響開藥嗎?自費藥會不會比較好?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費藥物? 老子有錢,能不能花錢吃自費藥比較有效?我只是小康家庭,為什麼醫師要我吃自
Thumbnail
2023/02/15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2023/02/15
本章是「藥物」部份最後一章,也是服用精神科藥物時最常見的幾個疑惑。 ★藥物副作用大、效果又不好,該請醫師換藥嗎? 吃完藥還沒感覺到效果,副作用就很明顯,反而更不舒服,乾脆不吃還比較好! 首先得澄清,「藥物仿單」上列出的副作用有非常多,而且其中有些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重點應該擺在「發生率」。
Thumbnail
2023/01/18
上一章開始進入「藥物治療」的討論,獲得讀者們的廣泛矚目,在此先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本章將繼續深入探討與身心科藥物有關的幾個主題。 ★為什麼不同醫院、不同醫師可以開的藥不一樣? 為什麼之前看診的醫師開某個藥給我吃,現在的醫師卻告訴我沒辦法開相同的藥物? 以下將幾個常見原因分為三大類別說明:
Thumbnail
2023/01/18
上一章開始進入「藥物治療」的討論,獲得讀者們的廣泛矚目,在此先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本章將繼續深入探討與身心科藥物有關的幾個主題。 ★為什麼不同醫院、不同醫師可以開的藥不一樣? 為什麼之前看診的醫師開某個藥給我吃,現在的醫師卻告訴我沒辦法開相同的藥物? 以下將幾個常見原因分為三大類別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身心科「初診」時會遇到的問題,本章接著討論幾個「複診」過程中的常見疑惑。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 醫師看起來都很忙,如果有很多問題想問,很多困擾想解決,又該怎麼辦才好? 初診時為了收集詳盡資料,平均看診時間會比較長。相較之下,複診的看診時間就顯得短了許多,這當然會令人感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身心科「初診」時會遇到的問題,本章接著討論幾個「複診」過程中的常見疑惑。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表達清楚自己的問題? 醫師看起來都很忙,如果有很多問題想問,很多困擾想解決,又該怎麼辦才好? 初診時為了收集詳盡資料,平均看診時間會比較長。相較之下,複診的看診時間就顯得短了許多,這當然會令人感
Thumbnail
「真正有病的人不想看病,本來沒病的人被害慘反而先來看病」,這是身心科診間中常聽到的真實故事。有什麼辦法能讓真正需要治療的人願意就醫? 本文就以20多年來的身心精神科醫師經歷,歸納出「三不三要」六大原則供讀者參考。 三不:不指責、不命令、不勒索。 三要:要支持、要同理、要動腦。
Thumbnail
「真正有病的人不想看病,本來沒病的人被害慘反而先來看病」,這是身心科診間中常聽到的真實故事。有什麼辦法能讓真正需要治療的人願意就醫? 本文就以20多年來的身心精神科醫師經歷,歸納出「三不三要」六大原則供讀者參考。 三不:不指責、不命令、不勒索。 三要:要支持、要同理、要動腦。
Thumbnail
給一般人: 了解身為醫生背後可能的心理情結,今天你可能感受不到的同理,很可能是這個環境壓力,或是醫師本身對該科別沒有熱忱或是喜愛,而讓醫師防衛了自己,對自己的遭遇不滿,或許相當程度影響到病患的照護品質。 推薦看:後記 給醫學生: 推薦看的:哪一個醫師、沒有出口、後記 給醫學教育者: 實習前閱讀
Thumbnail
給一般人: 了解身為醫生背後可能的心理情結,今天你可能感受不到的同理,很可能是這個環境壓力,或是醫師本身對該科別沒有熱忱或是喜愛,而讓醫師防衛了自己,對自己的遭遇不滿,或許相當程度影響到病患的照護品質。 推薦看:後記 給醫學生: 推薦看的:哪一個醫師、沒有出口、後記 給醫學教育者: 實習前閱讀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Thumbnail
上一章討論了如何在大醫院與小診所之間選擇,以及如何在不同醫療院所間選擇。不過現今大部分醫療院所都不只有一位醫師,因此本章將進一步討論「如何選擇醫師」。
Thumbnail
可以貼近他人而不被影響,當然最重要的是對方能感受到彼此是貼近的,並不會覺得彼此之間有距離,喜歡這種可以自在的關心他人的品質
Thumbnail
可以貼近他人而不被影響,當然最重要的是對方能感受到彼此是貼近的,並不會覺得彼此之間有距離,喜歡這種可以自在的關心他人的品質
Thumbnail
心理治療其實是指患者跟家屬彼此雙向的 一個要放下,另一個才會安心
Thumbnail
心理治療其實是指患者跟家屬彼此雙向的 一個要放下,另一個才會安心
Thumbnail
同理心Empathy:亦稱為共情或換位思考,是理性與感性交織的能力,是主動地去瞭解對方實際情況再去感受,能夠察覺對方真正的情緒和處境,並用對方實際的狀態去思考和感受,並不隨意插手他人課題。  
Thumbnail
同理心Empathy:亦稱為共情或換位思考,是理性與感性交織的能力,是主動地去瞭解對方實際情況再去感受,能夠察覺對方真正的情緒和處境,並用對方實際的狀態去思考和感受,並不隨意插手他人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