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許多人聽到免費商店的概念後,馬上就會聯想到前一陣子很紅的良心商店,同樣也是從國外引進的概念,人們開始嘗試用無店員式的商店模式,沒有店員在櫃台結帳,要買甚麼東西直接拿,然後自己丟錢到櫃檯旁的桶子裡。 良心商店也有各式各樣的形式:可以是在路邊擺攤賣香蕉或水果、可以是在冰箱裡放手工蛋糕或甜點、也可以真的直接開一間雜貨店。 我其實很喜歡這樣的概念,也很喜歡帶來我家住的客人到台中這的誠實商店去,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古早點心,還有社區做的手工肥皂和玩具。要喝咖啡的話,櫃檯也有咖啡機可以自己去泡,拿完東西泡完咖啡,就自己到櫃檯去投錢。 然而,之前媒體報導一間良心商店經營失敗的故事,因為有許多人沒付錢,東西拿了就走,搞到最後店家經營不下去了。然後大家就開始說該店家是傻瓜、說台灣人很貪婪、說台灣就是鬼島等等;也有人會跑來跟我說:「欸欸,你看看台灣人這副德性,你的理念行不通啦。」 「……..」 可是免費商店跟良心商店或誠實商店本來就不一樣啊,良心商店只是沒有店員而已,裡頭的產品還是有成本要賣錢的,但免費商店裡的東西並不是商品,原本就是免費的,原意就是要給人家拿走的。只是對一般人來說,這兩種模式都是大大不同於他們平常所習慣的模式,所以才很容易被混為一談。 不過,最讓我在乎的其實是……我不喜歡人們拿良心商店的失敗,來消遣或是嘲諷說人性本惡。 的確,有將近一成的人沒有付錢,也就是說每十個人可能會有一個人貪小便宜。但換句話說,其實這也代表了十個人之中有九個人是會乖乖付錢的呀。說實話,這比例已經遠比我想像中的高了…... 我只是覺得,如果我們拿那少數幾個人的自私,拿來套用到所有的台灣人身上,說什麼因為台灣人就是貪小便宜之類的話,這對其他九成乖乖付錢的人非常不公平。 為什麼我們這麼習慣拿極少數的族群拿來標籤化多數人? 現實就是,良心商店或是誠實商店這種模式,真的非常考驗人性,在如此追求雙贏的賽局中,只要出現極少數不合作的人就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既然會有人不乖乖付錢的話,那就把標價拿掉如何? 之前英國那間剩食餐廳---真的垃圾食物計畫,民眾可進餐廳吃飯,但裡面的餐點並沒有標價。吃完飯後,要付多少錢就付多少錢。去年台灣也出現了七喜廚房,開始採用這種自由定價的方式,讓大家自己決定要為剛剛吃的那一餐出多少錢。 但今天要介紹的,不是餐廳,而是一間澳洲新開的帥氣超市—OzHarvest超市。這是澳洲第一間剩食超市,也有人說這有點像是食物的孤兒院:裡面塞滿了來自各地完全可以吃,但原本可能會被丟棄的食物。進到超市裡,把你需要的食物放到袋子裡,然後到櫃檯會有志工幫你打包(要自備環保袋),就只是打包而已,不用結帳。 OzHarvest的核心理念是:「帶走你需要的,分享你能提供的。」他們希望讓人們能有機會取得這些被拯救的食物,尤其是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 所以,這間超市裡面的東西不是要拿來賣錢的! 但當然,如果你自認自己的經濟能力還過得去,他們也歡迎大家捐款給他們,要捐多少就捐多少。 意思就是說,並不是只有弱勢族群才能夠去OzHarvest的超市拿這些食物。對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幾乎每隔幾天就會聽到有人說:「食物不要浪費很好,但你們這些人好手好腳的,就應該自己花錢自己去買食物,要把那些剩食留給需要的窮人吃啊。」 可是,這個社會並不會因為剩食都被拿去給弱勢家庭、舊衣物都拿去給街友、二手手機電腦都拿去給落後國家就變得更好……甚至,在我眼裡,這可能會變得更糟。 現實是,被浪費掉的食物、衣物及東西真的早就超出所謂的弱勢族群所能夠消耗的量了,就算我們把所有被浪費掉的食物都拿去給弱勢族群吃,他們也吃不完。如果忽視了這點,而持續地將界線劃分開來,剩食就只能給窮人吃。 「你可以施捨食物給乞丐,但你不應該跟他們吃一樣的東西。」這樣子跟種姓制度下的歧視有甚麼差別? 漸漸地,我們很可能只是營造出一個:有錢人開心花錢、買新東西、消耗資源,窮人則只配好好珍惜使用那些被浪費掉的資源。而從環境的角度來看,這根本一點都不永續。 當然,經濟條件不好的人需要這些被浪費掉的資源,但我覺得,經濟條件好的人其實更應該去吃剩食、穿二手衣。當越來越多社經背景好一點的人們開始珍惜資源,大眾才會漸漸了解:吃剩食根本就不是一件會讓人沒尊嚴的事情。 我們也接受擁抱,因為愛是沒有保存期限的 We also accept hugs, because love has no expiry date 我很喜歡OzHarvest網站裡面的問與答,所以大概翻譯出來如下,提供給那些不太習慣閱讀英文的朋友。 OzHarvest超市是什麼? 這是澳洲第一間剩食超市,裡面有捐贈的食物,也有一些原本會被浪費掉的食物,但絕對都是可以食用的。 OzHarvest超市有什麼? 各式各樣的食物,從蔬菜水果、麵包、罐頭到冷凍肉品及飲料等,還有像是盥洗用品等民生用品。店裡的東西視捐贈者及回收狀況而定,每個禮拜都不同, 剩食(Rescued Food)是什麼? 我們跟超市及雜貨店回收過了上架期限而無法再被販售的食物,我們也去挽救因為各種商業理由而過剩的產品,比如說訂錯了或是更換包裝。 要多少錢? 我們的理念是「帶走你需要的,分享你能提供的。」如果你負擔不起但你需要食物,請直接帶走你需要的。如果你有能力分享一些,也請歡迎捐款支持。你捐的每一澳幣都可以讓OzHarvest提供兩餐食物給需要幫助的澳洲人。 有什麼條件嗎? 沒有任何條件,這裡所有的食物跟東西都是當地贊助的,我們的目的是要透過阻止食物被浪費,同時送到需要的人手邊,來幫助我們的國家。 流程如何運作? 在入口處拿一個購物籃 放入各種你需要的食物,有問題歡迎尋求志工協助 只拿你真的需要的,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享用 到結帳櫃台去會有志工幫你包裝 如果你有能力的話,歡迎捐款給我們 記得自備購物袋! 這些食物從哪裡來? 這裡所有的食物跟產品都是由雪梨附近的友善店家供應的,有咖啡廳、麵包店、超市還有中盤商等等。 捐款會用在什麼地方? 所有的捐款收入都會用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澳洲人,所有的食物跟物資都是來自無償的捐贈,包括這整個空間!這代表著你所捐的每一塊澳幣都能讓我們供應兩餐給這個國家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 為什麼要開這間剩食超市? 有很多個理由: 讓大家都能夠取得這些原本會被浪費掉的食物,尤其是那些處境艱難的人們 減少澳洲的食物浪費並為人們供應充足的營養 為OzHarvest募款,好讓我們有辦法繼續回收及分配被浪費掉的食物。 這是一個創新而且有效的方法,讓我們能夠重新分配那些營養但原本會被浪費掉的食物。 這是澳洲第一間剩食超市嗎? 是的,這是第一個遵循「帶走你需要的,支付你能夠的」理念的案例。我們是受2016年在丹麥的剩食超市所啟發的。 OzHarvest會收什麼樣子的食物,什麼樣的不收? 收:不須冷藏的食物:罐頭、義大利麵、餅乾、保久乳、麥片、茶葉/咖啡、抹醬/果醬等 不收:冷凍食品、肉類、熟食、開過包裝的食物、海鮮、麵包、派、乳製品、三明治等 可以捐贈過了「有效期限」的食物嗎? 不可以,過了有效期限的食物已經有食物安全的疑慮了,然而,有些肉類在冷凍的狀況下仍然是安全的。 我可以捐贈過了「賞味期限」的食物嗎? 可以!如果食物的狀況很好而且也安全,我們是可以接受某些過了賞味期限的食物的。原則上來說,三個月內都沒什麼問題,不過請記得要先跟我們討論過。 封面圖片來源:OzHarvest Market website 編輯:Wendy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