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消費,買的是雜亂不堪的自己:《吃的美德》、《物窒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最常去的那間便利商店,補貨的時間是在中午跟半夜,所以我習慣半夜去晃晃,才可以買到特別想吃的熱門商品。這時店員已上架完一輪新鮮的食物,大門外面會有一只巨型塑膠袋,裝滿了沒有賣掉的熱狗、麵包、飯糰,以及所有我們曾經看過的、會出現在便利商店裡的鮮食。

被丟在地上的剩食,總得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商業週刊於 2019 年中做過一篇報導〈每年超商報廢剩食達70億!全家推科技條碼賣即期品,小七卻不跟進,看懂背後的關鍵取捨〉,專訪全家如何解決沒賣掉的食物,即使目前還無法有效解決剩食量,但已經開始處理「食物過剩」的問題。

raw-image
從前的人吃不飽,現在是擔心吃不完

一定不只有我看到超商門口的廚餘袋,按照常理,人們當下反應會是「好浪費」,接著直覺地說服自己「反正店家會妥善處理」。但我想知道的是:「我們該如何預防食物被丟棄,而不是吃不完再想辦法處理?」

抱著這些疑問,之後每次吃飯的時候,看著桌上的餐點與隔壁桌餐盤裡剩下超過一半的牛排,都會反省自己是不是點太多,同時也好奇「該如何從自己做起?」。

緣起於超商的廚餘袋,我開始對「剩食」敏感、接著好奇食材的來源、想認識吃下肚的食物,希望能在了解多一點「真相」之後,能擁有「食的自由」。

食衣住行密不可分,有意識的關注食物議題後,會發現「物品過剩」、「物品囤積」與剩食是緊密相連的關鍵字:兩者談的都是現在消費主義下的「過多現象」。

這次從閱讀過的相關書籍中,挑了《物窒欲》以及《吃的美德》。這是我可以邊閱讀、邊調整消費行為的兩本書,建議大家可以搭配服用,消化過後,神智與身體都會清爽許多。

raw-image
慾望減肥、心情輕盈

《物窒欲》從物品囤積談到生活的品質與抉擇,《吃的美德》矯正了我對食材的諸多誤解與偏見。

想跟大家分享這兩本書的精華提問(我非常想知道答案而買了它們):

  • 有機就是良心?
  • 在地生產比國外進口環保?
  • 吃素比吃肉慈悲?
  • 跨國大企業等於萬惡資本家?
  • 傳統古法勝過創新料理?
  • 你比較想得到哪一個?A)名牌手工訂製洋裝 B)參加該設計師的時裝秀
  • 你贏得電視競賽大獎,你可以從兩個大獎中挑一個:A)價值五萬英鎊的東西 B)價值五萬英鎊的體驗活動
  • 哪一個比較吸引你注意?A)有人跟你說他買了一只勞力士手錶 B)有人跟你說他登上了吉力馬札羅山

無論是《吃的美德》的提問,還是《物窒欲》的二選一,都讓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提問的目的;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議題,只是不曾換個方式思考過而已。這些答案在書裡都會慢慢地釋出,但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不同,我想把這個找尋答案的過程,留給大家摸索。

raw-image
物質的肥胖流行:擁有並不等於富足
真正的有機不是把「健康、公平、生態、關懷」四大原則掛在嘴邊,而是將一種美德內化,這種美德就是「盡責管理」的地球管家(stewardship)…… 管家所代表的美德,就是妥善管理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不揮霍浪費,也不僵化守舊。這就是我們決定要買什麼食物時真正應該考慮的事,而不是上面有沒有有機標章。

對待食物的態度,可以從不浪費開始,矯正好心態之後,望出去的世界直接不一樣,也自然而然的「看見」堆積在身旁的過多物品。以前在簽收包裹時,下單次數頻繁到根本記不得手上這箱到底裝了什麼,現在則是對於一直發生的消費行為越來越敏感:

「我擁有的物品,能代表我嗎?」

「一個人的一生需要多少『東西』,才能感受到到『幸福』?」

raw-image

一如肥胖對健康以及整體社會有害,物滿為患同樣有害。《物窒欲》帶我們從消費文化的起源開始,直到一世紀之後的現在,我們仍沿用舊時代的物質法則填滿生活,諷刺的是,我們買的太多、使用的太少。

作者提出了「體驗主義」的觀念,還設計了一系列題目,讓讀者根據分數評測自己的物質沈淪程度。在了解自己現階段狀況後,書的後半部主要提供我們重新規劃「物質減肥」生活的方法。

raw-image

《吃的美德》我看到一半的時候,查到了《物窒欲》這本,買回家後交替著看,開始也意識的整頓衣櫥、丟掉雜物、送出一半的鞋子、把看過的書寄到二手書店;清空不是為了買更多東西,而是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物件,這個減肥的過程讓我感到非常自由。

為甚麼是自由?就像清空暫存檔案一樣,記憶體變得清爽許多!

每一次的消費,都是替自己期望的世界做出選擇。「吃」與「物」的慾望已經填滿現代人的生活,改善的方法絕對不是壓制慾望,是該找到自己理想生活的樣貌,為了各式的生活體驗而奮鬥、工作。當美好的回憶取代堆積成山的物品、吃不完的剩食,我們會因此更加富足。

如果你正因過多的東西所苦,而且常常點太多食物(卻又吃不完),推薦給你這兩本書,我正看到自己的改變,也期待你的改變!

書籍資訊
raw-image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作者: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ini)
出版:商周出版
日期:2014
raw-image
《物窒欲:越多不等於越好,用「體驗消費」與「共享經濟」取代物品囤積,打造美好生活》
作者: 詹姆斯・沃曼(James Wallman)
出版:漫遊者文化
日期:2016

FOLLOW ME ON:

FACEBOOK 韓筠青 I Yun-Ching Han

INSTAGRAM @missannahan_

OR MAIL ME annahan1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筠青的沙龍
1.0K會員
140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韓筠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4
說工具書的重點是實用性,但在遇過文筆極好的工具書之後,對內容的標準會提高。
Thumbnail
2024/12/14
說工具書的重點是實用性,但在遇過文筆極好的工具書之後,對內容的標準會提高。
Thumbnail
2024/07/21
讀書會3年共讀了26本書,本篇介紹作者的個人閱讀心得,並進行綜合評比。內容包括作者不推薦的書籍,以及推薦的精彩好書。未來也將分享2024年上半年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7/21
讀書會3年共讀了26本書,本篇介紹作者的個人閱讀心得,並進行綜合評比。內容包括作者不推薦的書籍,以及推薦的精彩好書。未來也將分享2024年上半年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3/28
這篇文章分享了七本商管行銷相關的書籍,分析了各本書適合的讀者族群,以及對書中內容的評論。
Thumbnail
2024/03/28
這篇文章分享了七本商管行銷相關的書籍,分析了各本書適合的讀者族群,以及對書中內容的評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下午一位同事手裡掂著一些食物回到公司。原來是她在外面與客戶吃飯沒有吃完的食物,很多都是沒有動過筷子的,她說丟了很浪費,然後拿回來分享給同事。眼看還有很多食物,於是下班時我提著袋子送給了門崗的警衛大哥,他也剛好要吃晚飯,這些食物終於沒有被浪費掉。  
Thumbnail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下午一位同事手裡掂著一些食物回到公司。原來是她在外面與客戶吃飯沒有吃完的食物,很多都是沒有動過筷子的,她說丟了很浪費,然後拿回來分享給同事。眼看還有很多食物,於是下班時我提著袋子送給了門崗的警衛大哥,他也剛好要吃晚飯,這些食物終於沒有被浪費掉。  
Thumbnail
當我吃到已經很飽了,我不會怕「浪費食物」,勉強自己吃完,而讓自己肚子不舒服
Thumbnail
當我吃到已經很飽了,我不會怕「浪費食物」,勉強自己吃完,而讓自己肚子不舒服
Thumbnail
最近剛好都在玩家裡採購任務,滿腦子都是買買買,只好繼續寫買買買相關的東西了!
Thumbnail
最近剛好都在玩家裡採購任務,滿腦子都是買買買,只好繼續寫買買買相關的東西了!
Thumbnail
節目內容 1. 極簡生活觀點:用不到的就該丟?不餓就不能吃? 2. 放下了一個標準,又被一個新的標準綁架? 3. 「需求」和「欲望」也是一種分類標準 4. 對飲食的「欲望」會造成「不健康」? 5. 感覺不開心時,就換一個新的標準來測試生活!
Thumbnail
節目內容 1. 極簡生活觀點:用不到的就該丟?不餓就不能吃? 2. 放下了一個標準,又被一個新的標準綁架? 3. 「需求」和「欲望」也是一種分類標準 4. 對飲食的「欲望」會造成「不健康」? 5. 感覺不開心時,就換一個新的標準來測試生活!
Thumbnail
疫情期間我們還有另一個很大的收穫,也是很有趣的體驗,那就是,我們似乎變得更趨向所謂的「環保」了! 目前疫情期間,我們借住在媽媽的家裡,不管是買外食、買下廚的食材、買超商的咖啡、零食、買衛生紙,或是網購(更換內褲、T恤),都會產生一堆垃圾要處理,可能還會產生果蠅,然後還要注意垃圾車的時間,每3~4天就
Thumbnail
疫情期間我們還有另一個很大的收穫,也是很有趣的體驗,那就是,我們似乎變得更趨向所謂的「環保」了! 目前疫情期間,我們借住在媽媽的家裡,不管是買外食、買下廚的食材、買超商的咖啡、零食、買衛生紙,或是網購(更換內褲、T恤),都會產生一堆垃圾要處理,可能還會產生果蠅,然後還要注意垃圾車的時間,每3~4天就
Thumbnail
多數人之所以無法捨棄自己其實沒在用的物品往往是因為他們從物品「會不會過期、會不會壞掉」的角度去思考, 所以不僅無法從「是否對自己生活品質有益」的角度去思考物品的去留,甚至無法去意識到其實這些看似沒有保存期限的物品已經因為沒有在使用或在維護,內部早已開始崩壞......。 相對地,「食物」是有時效性
Thumbnail
多數人之所以無法捨棄自己其實沒在用的物品往往是因為他們從物品「會不會過期、會不會壞掉」的角度去思考, 所以不僅無法從「是否對自己生活品質有益」的角度去思考物品的去留,甚至無法去意識到其實這些看似沒有保存期限的物品已經因為沒有在使用或在維護,內部早已開始崩壞......。 相對地,「食物」是有時效性
Thumbnail
#無痕飲食 對的事多做,必能帶來好的影響迴圈。
Thumbnail
#無痕飲食 對的事多做,必能帶來好的影響迴圈。
Thumbnail
這次從閱讀過的相關書籍中,挑了《物窒欲》以及《吃的美德》。這是我可以邊閱讀、邊調整消費行為的兩本書,建議大家可以搭配服用,消化過後,神智與身體都會清爽許多。
Thumbnail
這次從閱讀過的相關書籍中,挑了《物窒欲》以及《吃的美德》。這是我可以邊閱讀、邊調整消費行為的兩本書,建議大家可以搭配服用,消化過後,神智與身體都會清爽許多。
Thumbnail
英國食品工業評論家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說:「對待食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掉並且享用它。」而唯有消費習慣改變,才能遏止食物浪費。究竟現在社會上,一天浪費了多少食物,又有多少食物無緣無故就被銷毀呢?
Thumbnail
英國食品工業評論家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說:「對待食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掉並且享用它。」而唯有消費習慣改變,才能遏止食物浪費。究竟現在社會上,一天浪費了多少食物,又有多少食物無緣無故就被銷毀呢?
Thumbnail
<p>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即便進入文明的這幾千年裏,所有使用的東西都是可以回到大自然;直到這幾十年,才出現垃圾這樣的名詞,阻斷了地球亙古以來物質的不斷循環。</p>
Thumbnail
<p>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即便進入文明的這幾千年裏,所有使用的東西都是可以回到大自然;直到這幾十年,才出現垃圾這樣的名詞,阻斷了地球亙古以來物質的不斷循環。</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