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華山文創園區正在舉辦一場亞洲最大規模的創新教育博覽會「雜學校」,其實台灣自從實驗教育法通過並開始實施後這兩年,實驗學校如雨後春筍,在全台各鄉鎮城市不斷冒出。 實驗學校就是跳脫大家印象中的,按照教育部規定的課程、科目,循序漸進的照本宣科,也或許沒有想像中的上下課鐘或考試,而是看各個學校主打什麼特色都可以自主安排,總之,這是教育的大鬆綁。 我覺得這應該是教育不得不走的趨勢。 因為自從有了網路與行動上網的手機,學校過去的目標與使命全都被顛覆了。自從人類社會幾千年前出現學校這樣的集中式教育場域以來,一直是一個人獲得有系統知識的唯一地方,直到現在。 網路上有數不盡的資料與免費公開的課程,只要我們願意,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獲得有系統的知識,那麼學校的價值何在?至少不該是傳統的,老師站在台上照本宣科,教那些網路上都查得到的資料,其實同樣題材,網路上有更多唱作俱佳,講得又好又清楚的教學影片可以反覆觀看與學習,那麼只會在台上拿著課本覆誦的老師想要不被淘汰也很難。 也因為這樣的認知,前一陣子社會上紛紛擾擾在爭議課綱或課程內容比例,我覺得這應該是過去時代的問題。 也因為這樣的認知,這兩年我有幾篇文章分別被選入國小、國中及高中的課本當教材,我也好奇,到了這個年代,難道還有人在讀教科書嗎? 結果,想不到,居然在教育現場的傳統學校(非體制外的實驗學校),老師還是教課本,學生還是讀課本,做測驗卷。 因為有很多次應這些發行教科書的出版社之邀,到校園演講,不免和這些出版商或老師聊聊教科書的問題,才赫然發現,絕大部分的學校,還是照著教科書教,依著教科書的內容考試,當然,測驗卷以及各種補充教材,甚至教具,都是出版商提供的,以便節省老師備課的負擔。 當然,有一套經過各方專家審慎過濾與選擇的教科書當教材,供孩子學習的依循,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若是沒有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到教室只會放空,考試亂寫或臨時抱佛腳,考完試完全還給老師,這不僅浪費學生時間,最麻煩的是會打壞孩子學習的胃口,更不用說引起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了。 在此再強調一次,如今這個時代,只要我們願意,在任何時間跟任何地點,都可以獲得有系統且循序漸進的知識,也就是對於知識傳授本身,已經不該是學校最主要的目標,甚至是唯一的目標,那麼,學校新的任務是什麼? 好不容易將孩子們從房間,從網路從螢幕前拉出來,聚集在學校這樣的空間,是否應該發展因時代變遷下,家庭、社區鄰里,所喪失的功能?比如同儕的互動?比如從玩耍中找到生活與學習的熱情? 當然,老師的角色也該從「傳道、授業」而調整到「解惑」為主的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