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自己的事,犯自己的錯,過自己的人生―「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常常會很納悶,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因為營養豐富發育愈來愈早熟,而且知識上也遠比任何時代的年輕人見多識廣,但是為什麼古人十多歲就成家立業,或者身為父母的我們也在二十來歲就離家獨立,為自己做選擇,面對自己的人生,承擔屬於自己的痛苦與悲傷,社會上這麼多長不大的孩子,是他們個別的問題,還是父母的過度教養導致精神上無法成熟的孩子?

我相信每個「媽寶」後背一定有個「寶媽」、「寶爸」甚至「寶爺」、「寶奶」。當看到許多父母親幫孩子做了許多原本就該讓孩子自己處理的事情時,我常常會搖頭嘆息,難到那些父母不知道自己正在害孩子嗎?當我們剝奪了孩子學習自立,為自己負責的生活習慣時,最終還是會傷害到我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

當然,會有那麼多「寶媽寶爸」,應該也是時代因素所造成的,就像「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這本書的分析,家長因為恐懼,因為誤解的愛,使得孩子一直活在延長的青春期而無法變成大人。

看來這種媽寶現象是全球性的,作者因為長期擔任史丹佛大學的新生輔導主任,所以對這個現象有豐富的觀察與處理經驗,因此這本內容非常豐富的書,是非常紮實的父母教戰手冊,不空談理論,而是以動人的實例來多方面提醒家長,究竟該怎麼做?

尤其「過度教養」很容易發生在為教養投入太多心力的直升機父母身上,這些享有太多教育資源的孩子,若因為精神上的不夠堅韌與獨立,無法好好以所學來回饋社會,也是整個時代的損失。

當這一代有漂亮學經歷的媽寶逐漸進入職場,的確也產生了許多問題,這也讓更多機構有了新的評估人才的標準。比如說,台灣就有某大學醫學系的入學甄試口試時,在會場外架設監視器,看看哪位考生來口試還需要家長陪伴的,這些媽寶們都在口試委員心中留下負面的印象,最後總成績也是比較吃虧的。

「愛之適足以害之,」是對過度教養的家長最好的提醒,這本書值得每個關心孩子,關心教育的家長與社會賢達們仔細閱讀並且身體力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成年」是代表可以為自己負責了。 「成熟」是能在完成自己的事之餘,對周遭多一分同情理解與擔待。
Thumbnail
「成年」是代表可以為自己負責了。 「成熟」是能在完成自己的事之餘,對周遭多一分同情理解與擔待。
Thumbnail
社會上這麼多長不大的孩子,是他們個別的問題,還是父母的過度教養導致精神上無法成熟的孩子?我相信每個「媽寶」後背一定有個「寶媽」、「寶爸」甚至「寶爺」、「寶奶」。
Thumbnail
社會上這麼多長不大的孩子,是他們個別的問題,還是父母的過度教養導致精神上無法成熟的孩子?我相信每個「媽寶」後背一定有個「寶媽」、「寶爸」甚至「寶爺」、「寶奶」。
Thumbnail
這是「教養中重要的幾件事-爸媽不可不知」家庭系列教養三部曲中的第三篇,筆者根據10幾年來接觸家庭的經驗寫成的,此篇稍長,請耐心讀完,筆者將無私地供爸媽經驗!
Thumbnail
這是「教養中重要的幾件事-爸媽不可不知」家庭系列教養三部曲中的第三篇,筆者根據10幾年來接觸家庭的經驗寫成的,此篇稍長,請耐心讀完,筆者將無私地供爸媽經驗!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敏感的關係,總覺得這些年,媒體報導中愈來愈多毆打親長的青少年,或不想工作的啃老族,而且我相信被報導出來的應該只是冰山一角。 不過上星期同一天各大報頭條的兩則新聞,應該會讓為人父母者從內心升起一股寒意―怎麼會養出這樣的孩子? 一個是才十六歲的少年,媽媽母兼父職將他撫養長大,或許是為了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敏感的關係,總覺得這些年,媒體報導中愈來愈多毆打親長的青少年,或不想工作的啃老族,而且我相信被報導出來的應該只是冰山一角。 不過上星期同一天各大報頭條的兩則新聞,應該會讓為人父母者從內心升起一股寒意―怎麼會養出這樣的孩子? 一個是才十六歲的少年,媽媽母兼父職將他撫養長大,或許是為了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寫了幾本陪伴孩子成長的書,得罪不少老朋友。因為他們的老婆不時拿我當例子給他們壓力,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周邊許多當爸爸的朋友都比我辛苦多了,從幫忙餵奶到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功課,樣樣都做,而我只是當個自然觀察家,向來只
Thumbnail
寫了幾本陪伴孩子成長的書,得罪不少老朋友。因為他們的老婆不時拿我當例子給他們壓力,其實大可不必,我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正常的學習與成長。   周邊許多當爸爸的朋友都比我辛苦多了,從幫忙餵奶到接送孩子上下學、指導功課,樣樣都做,而我只是當個自然觀察家,向來只
Thumbnail
「是我們太自私,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2018年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全台掀起一波針對教養的討論,該劇不僅批判升學主義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與疏離,也表達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其劇本大多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例,深刻描寫一群飽受升學壓力所苦的學生產生的負面精神影響,亦呈現現代父母對
Thumbnail
「是我們太自私,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2018年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全台掀起一波針對教養的討論,該劇不僅批判升學主義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與疏離,也表達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其劇本大多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例,深刻描寫一群飽受升學壓力所苦的學生產生的負面精神影響,亦呈現現代父母對
Thumbnail
握有資源的父母,為孩子打造精心規劃的童年, 但孩子是否能從此走向遂如人意的人生? 拚教養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贏家? 或者我們只是被這國際化的浪潮沖刷得看不見確實的方向?
Thumbnail
握有資源的父母,為孩子打造精心規劃的童年, 但孩子是否能從此走向遂如人意的人生? 拚教養的過程中,究竟誰才是贏家? 或者我們只是被這國際化的浪潮沖刷得看不見確實的方向?
Thumbnail
        怎麼樣的人算是成年人呢?我想絕對不是到某個年紀就算是成年人,至少我看過很多年紀很大的小朋友(不是童心未泯的那種啦!)。我想定義為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還不錯吧!為什麼會想到這件事呢?當然除了自我成長外,因為有了個小小baby,以前看的教養書,想的教養觀念...如今都要真真實實的上演了!
Thumbnail
        怎麼樣的人算是成年人呢?我想絕對不是到某個年紀就算是成年人,至少我看過很多年紀很大的小朋友(不是童心未泯的那種啦!)。我想定義為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還不錯吧!為什麼會想到這件事呢?當然除了自我成長外,因為有了個小小baby,以前看的教養書,想的教養觀念...如今都要真真實實的上演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