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 Reshma Saujani:請教導女孩們勇敢而不是完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raw-image

2015 年 一月,Pew Research 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 [1]。在此研究中,研究者想要回答一個問題,大多數的美國人對於女性的領導能力不加懷疑,認為女性與男性有相等的能力擔任公司以及政府機關的重要職位。甚而,有些人認為女性有些特質,擔任領導職位,更勝男性。

在這樣的前提下,女性在公司或政府機關擔負領導責任的職位比例,卻大幅少於男性。研究者們想知道,在大眾認知的層面上,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差異。於是隨機選取將近兩千名的美國成人做了一項有關女性與領導能力的網路問卷調查。他們的研究中發現:領導相關的職務上失衡的性別比例,主要原因是來自公司和環境上對女性持有較高標準。

raw-image

的確,在他們的發表的圖表中(上圖)可以看到,僅次於「對女性持有較高標準」(Women are held for higher standards)的第二高原因則是「尚未準備好雇用或選舉女性領袖」(Not ready to hire/elect woman leader)。這樣的結果令人愕然,倘若社會大眾普遍對女性的領導能力不加置疑,那麼又是什麼樣的心態造成「尚未準備好讓女性擔任領導職位呢」

這樣的矛盾心態,似乎充斥在我們的社會中。若再繼續看 Pew Research 的研究可以發現,當比較領導特質在性別上的差異,雖然大部分的人認為在與領導能力相關的大多數相關特質上性別之間沒有差異。然而,有些特質仍在大眾觀念中屬於男性較佳,最顯著的應該是:

「男性較為願意冒險」(Being willing to take risks)。這項特質與其他特質相比,無論是在回答「沒有差異」或「女性較佳」上都有下降的趨勢,而在回答有差異的比例上,性別差異的比例相較於其他特質更為懸殊(見下圖)。

raw-image

其次在調查職業類別是否存在性別偏好(見下圖),則發現傳統需要體力相關等的職業類別,如:領導運動隊伍(Professional sports team)以及鑽油和天然氣公司(Large oil or gas company),大眾普遍認為男性仍較為較佳的經理職位選擇。然而其他的產業,如醫院(Major Hospoital),連鎖超商(Major retail chain)以及銀行和財務相關機構(Large bank or financial institution),則偏好女性。

最令人弔詭的是,電腦和軟體產業(Computer software company),位在以男性偏好為主和女性偏好為主產業的之間,呈現男性較佳的選擇。這項結果顯示,即使大約 37% 的人表示,性別在領導能力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男女是否能勝任電腦或軟體公司應該視個人經驗和能力而定。

但,就如之前研究的結論顯示,當面臨決策時,在頂尖科技公司就職的大部分男性,並不認為現在女性可勝任軟體業工作。而非營利組織的 Girls Who Code 的創辦人 Reshma Saujani 卻要挑戰這個固有的刻板印象。

raw-image
Saujani 說:「我們應該要教導我們的女孩們勇敢,而不是完美。」

在 Saujani 2016 年於溫哥華的 TED 演講中 [2],她以她創辦的非營利組織 Girls Who Code ,所舉辦一系列協助中小學女生學習編程的教學活動中所觀察到的現象為例。

在課堂中,女孩們畏懼嘗試,她們不願舉起手回答問題或問問題,除非答案已經是百分百肯定。在她的演講中,甚至提到她組織裡的一位教師反映,課堂中一位女孩在課程結束後,電腦螢幕卻是一片空白。這位女孩向授課老師膽怯地表示她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然而當授課老師追朔這位女孩的程式編輯歷史,卻發現這位缺乏自信的女孩,反反覆覆地在程式編輯器上嘗試寫了幾行程式碼,然後刪除。重新嘗試後,又刪除。

授課老師在觀察她所嘗試的程式碼中,會發現這位缺乏自信的女孩,其實有幾度非常接近正確答案,卻在非常接近的時候放棄嘗試。而這樣的例子,在每次課程開始的第一週,幾乎都可以觀察到相似的行為在不同的新學員中發生。 Saujani 認為,這個案例描述不同性別在面對難題時,採取的態度非常不相同:女孩們膽怯,害怕嘗試與當眾出醜,不願意公開承認自己不了解課堂上的內容,因為害怕自己是課堂上唯一不懂得課程內容的人。

Saujani 在演講中提及另外一個例子,她根據哥倫比亞大學資訊學系教授 Lev Brie 的觀察。這位教授發現當男性學生走進辦公室,想要尋求程式作業難題時,他會劈頭就說:

「教授,我的程式碼有點問題!」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code.)

而女性學生走進辦公室則怯懦地解釋:

「教授,我覺得我有些問題...」(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me…)

Saujani 認為,造成這樣態度上的差別,可以歸因於社會與家庭對性別教養方式。在大部分父權社會和傳統文化箝制下,我們習慣灌輸給女兒的教養方式,是成為一個行為合宜,端莊嫻淑的保守持家者。而我們卻要求兒子成為,勇敢嘗試,勇於爭取的行動冒險家。

然而,這樣以性別為差異的教養方式,在需要勇於創新,快速研發,並習慣失敗的矽谷文化,差異化的教養方式卻讓習慣呈現完美一面的女性工程師,領導者,創業家,在面對高壓,快節奏的工作環境裡,採取退卻與觀望的態度。

一位女性創業家如果按傳統教養方式,仍採取保守,避免失敗的策略,只能遭無人認真看待。因為顯然地,在矽谷,你若沒有創業失敗個兩次以上,沒有人會認為妳是認真的創業家。

那麼,為何 Saujani 要呼籲社會大眾,特別針對女孩,改變教養方式呢?

raw-image

根據 Pew Research 2013 的另一項關於薪資的性別差異的研究[3]。這份研究搜集了從 1980 到 2012 年的薪資資料。由他們提供的圖表可以發現,薪資的性別差異有逐年縮小的趨勢,從 1980 時薪差異為 36 分美元(以 2012 的美元貨幣值為標準)到今日的 16 分美元(見上圖)。

而逐年縮小的薪資差異可以歸因於女性教育的普及,以及二戰中後,大部分女性開始投入工業生產的工作。事實上,世界第一台通用電腦,用於二戰時期進行彈道分析等工作的 ENIAC,幾乎都是由女性的工程師做編程的工作。根據 Pew Research 這份研究報告,持有大學學歷的性別差距,從 1980 年的約為 10%,一路縮減到幾乎沒有太大的分別(見下圖)。

raw-image

顯然的,由這份研究報告看來,女性的社會地位以及經濟保障,比起八零年代而言,的確是有往平衡性別差異的方向移動。然而若仔細觀察薪資性別差異縮幅的趨勢,則會發現薪資性別差異雖有縮小,但僅在 1980 到 1990 之間有大幅縮小的趨勢。超過 1990 後,薪資性別差異縮小的速度,以每十年為量測,卻都只是小幅變動。

如下圖所示,若以每十年為單位,1980 到 1990 間,薪資性別差異縮小的間隔為 11 分美元,到了 1990 和 2000,則縮小為 3 分美元。而從 2000 到今日,則維持 6 分美元。

raw-image

然而,2000 年後的較大的薪資差異縮幅,並不是來自於女性薪資的提高,而是源自於因為低學歷的男性勞工就業市場縮減。換言之,在 1990 之後,女性的平均薪資並沒有變更太多。誠如這份研究報告指出,薪資性別差異的確有逐漸縮小的趨勢,然而薪資性別差異卻仍舊存在,彷彿那永遠打不破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框限住了所有的改變,壓縮了所有的可能。

raw-image

然而,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於未來的就業市場提供了怎麼樣的預測呢?

Saujani 在演講中指出,在美國估計大約有六十萬關於電腦和軟體工作職缺將會釋出。倘若,這樣的玻璃天花板,來自於對職業的刻板印象,也就是電腦與軟體公司產業是以雇用男性較佳,甚至導致女性自己也缺乏自信與男性競爭。那麼我們可以預測,未來薪資性別差異會逐漸地擴大。

因為當女性被剝削或自我設限,而放棄參與高薪資工作的就業市場,因為當女性無法克服心理和技能上的障礙,而甘願選取低薪資工作。那麼我們就可以預見,在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無人商店趨勢即將盛行,女性的工作機會將會大幅縮減,甚至造成與今日低學歷的中年男性相同的困境:

無適當工作來保障經濟的自主獨立。

而在缺乏經濟獨立的影響下,女性在社會的角色只能重新回到相夫教子的功能。當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低,經濟能力只能依靠丈夫,進而增加了被家暴的可能性。

其次,對於尚未或未能進入婚姻的年輕女性,面臨的處境則是被迫以性交易作為經濟獨立的代價。然而,不同於低學歷中年男性出賣勞力的代價,以性交易作為賺錢的方式,高度暴露女性在性病和性暴力上的危險。

顯然地,面對即將到來工業結構的劇烈改變,我們除了教導女孩們勇敢參與,打破傳統,是否能夠在殘酷的大環境裡設立一張安全網,好讓這些女孩們在勇敢嘗試之餘,不致於頭破血流。

Saujani 說:

「我們必須要投身重置社會對女孩在社交上完美形象的要求,但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支持的網絡來建立姐妹情誼,讓這些女孩了解她們並不孤單。」(We have to begin to undo the socialization of perfection, but we've got to combine it with building a sisterhood that lets girls know that they are not alone)

Saujani 引述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在八零年代的研究發現 [5],同年的小學五年級女孩,在每一學科上都較同年的男孩卓越,包括數學和自然科學。然而當在面對較為困難的問題時,相較於男孩的毅力與決心,愈聰明的女孩面對難題時較容易放棄。而這樣對自己能力充滿不安全感,或過於謹慎選擇挑戰,以不至於讓自己出醜的心態,甚至延續到成年選擇工作上。

一份來自 HP 的研究報告指出 [6],男性求職者會勇於申請任何職位,儘管他們只有 60% 的資格符合職務敘述。而女性求職者,卻只會申請職位當她們的資格 100% 符合職位敘述

Saujani 在演講中重申為年輕女性建立信心的重要性,除了呼籲社會在教養方式上做出改變,同時她也提出為這些年輕女孩們形成支持網絡,並以她創辦的非營利組織 Girls Who Code 來身體力行。

Girls Who Code 中,提倡「姐妹情誼」(sisterhood),主要是讓女孩們三三兩兩共組團隊,合力完成一個程式專案。在這個專案中,她們將會相互扶持,面對難題,並共享成果。

Saujani 像是為自己的女兒們感到驕傲似的,講述這些中學女孩們如何在團隊的努力下,發揮創意並且完成一項項程式專案,包括,為了打破月事禁忌和性別歧視,開發一個稱為「衛生棉條大進擊」(Tampon Run)的遊戲 [7] 等等。

身為女性,似乎有許多值得令人畏懼的事情。害怕生活周遭可能藏匿的暴力,害怕工作環境裡的騷擾,甚至害怕自己的不完美,從容貌到能力。

因為即使成為了環球小姐,仍舊要被美國現任總統公開批評過胖,而以不適宜的豬小姐(Miss Piggy)戲稱。因為害怕自己在同年齡的女性中過胖,年輕女性得了厭食症。因為害怕自己與同年齡的男性同事能力相差甚遠,職業婦女得蠟燭兩頭燒似的,盡力達到家庭和工作兼顧,而不落人口實。

Saujani 以自身為例,直到 33 歲的年紀,她才勇於嘗試,做了一件她這輩子最勇敢的事情,便是競選國會議員。雖然慘烈失敗,卻因為自己終究勇敢嘗試而覺得沒有什麼遺憾。倘若因為自己不去嘗試,或自我貶抑,害怕自身的不完美,而眼睜睜讓完成自己夢想的機會消逝,那麼就像井底的青蛙,自我侷限,只能望著外面廣闊的世界興嘆,不僅失去試探自己潛力的機會,卻也因此失去了創造可能的動力。

raw-image

學習勇敢,甚至定義什麼是勇敢,不應該只著重在完成事情所需要的力氣上。而是鼓起勇氣打破自己原有的框架,並且向無法百分百確定的世界尋求肯定個人能力的機會。

事實上,沒有人會因為 Saujani 競選的失敗,而否定她個人的價值和能力。而 Saujani 持續樂觀地接受不停的挑戰,卻讓她擺脫原本舒適環境,得以朝向另一個階段前進。

雖然學習勇敢一詞,並不該是女性專屬。然而我們不由得感慨,在今日的社會,相較於男性,大多的女性仍舊持著固有的觀念,寧願做個百分百完美文靜女孩,而非那個總是在課堂上舉手回答問題的妙麗。

或許,甚至女性自身,也許該意識到,的確我們需要的是由臉書執行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提出的「挺身而進」(lean in),為自己爭取機會的勇氣。因為只有當自己勇敢的站出來,才能讓自己的聲音被大眾聽到。

參考資料:

[1] Pew Research 2015 年關於女性與領導能力的問卷調查分析 (英)
[2] Reshma Saujani 2016 年的 TED talk Teach Girls Bravery not Perfection (英,有繁中字幕)
[3] Pew Research 2013 年關於薪資的性別差異的問卷調查分析 (英)
[4] Pew Research 2014 年"關於薪資性別差異的更多報導(There’s more to the story of the shrinking pay gap)” 影片 (英):主要根據參考資 [3] 關於薪資的性別差異研究所製作的簡報。
[5] Psychology Today, The Trouble With Bright Girls (英,鏈結由 TED 網站提供):簡述心理學家同時為《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書作者 Carol Dweck 在八零年代所做的研究結果,Dweck 相信兩種不同的心態:定型心態,相信智慧是與生俱來的,和成長心態,相信智慧是可以經由努力改變,會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而女孩的教養方式,易造成相信智慧是與生俱來的,也容易對難度較高的挑戰放棄。
[6] HBR, Why Women Don’t Apply for Jobs Unless They’re 100% Qualified (英,鏈結由 TED 網站提供):內容提及 Hewlett Packard (HP)惠普公司的內部調查結果。
[7] Teen Vogue, “Meet the Girls Who Developed the Internet's Most Talked-About (and Addictive, and Awesome) New Game, 'Tampon Run’”(英,鏈結由 TED 網站提供

延伸閱讀:
Life Hack, “She Says Girls Should Be Taught About Bravery, But Not Perfection”(英):總結 Saujani 演講的結果,多半提及演講中所引述的研究結果。同時也提及幾項建議,該如何幫助女孩建立信心和變得勇敢,很值得教育家以及企圖縮小教育性別差異的社會活動者一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ne Wang的沙龍
70會員
35內容數
<p>專為年輕的女孩設計的科學/資訊科技寫作計畫,希望讓每位女孩在體脂肪、青春痘與暗戀對象之外,還能找到新的生活樂趣。</p>
Re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29
臉書的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在 2013 年《挺身而進》一書中,指出女性在職場中的困境,而有些困境是來自於對自己的限制,如缺乏自信和兼顧一切。在這系列的文章中,駭客女孩側寫許多挺身而進的女性工程師或創業者,甚至年輕的城市教育家,他們如何突破固有性別的限制,以創意的方式來教導,鼓勵女性參與工程領域。
Thumbnail
2019/07/29
臉書的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在 2013 年《挺身而進》一書中,指出女性在職場中的困境,而有些困境是來自於對自己的限制,如缺乏自信和兼顧一切。在這系列的文章中,駭客女孩側寫許多挺身而進的女性工程師或創業者,甚至年輕的城市教育家,他們如何突破固有性別的限制,以創意的方式來教導,鼓勵女性參與工程領域。
Thumbnail
2018/05/31
在上一次的訪談文章中,筆者與 Liukas 談到了,她創作《露比任務》一書的創意來源和她如何設計書末許多的紙上活動來達到不插電的程式教育。在此篇中,筆者則摘錄訪談中的最後三個問題,在這三個問題中分
Thumbnail
2018/05/31
在上一次的訪談文章中,筆者與 Liukas 談到了,她創作《露比任務》一書的創意來源和她如何設計書末許多的紙上活動來達到不插電的程式教育。在此篇中,筆者則摘錄訪談中的最後三個問題,在這三個問題中分
Thumbnail
2018/05/17
<p>年僅十三歲的程式老師Uma,擁有專屬的教學課程,親自上台教授並實作程式碼。Uma不僅成為 Lehigh Valley 小鎮中女孩們的第一位程式老師,自己的程式學習之旅也進入了新境界,帶著觀點經驗分享給從事程式教學的老師們。</p>
Thumbnail
2018/05/17
<p>年僅十三歲的程式老師Uma,擁有專屬的教學課程,親自上台教授並實作程式碼。Uma不僅成為 Lehigh Valley 小鎮中女孩們的第一位程式老師,自己的程式學習之旅也進入了新境界,帶著觀點經驗分享給從事程式教學的老師們。</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你是名渴望在職業上有所斬獲的女性,我推薦你看這本書; 如果你是名渴望在職業上有所斬獲的男性,我也同樣推薦你看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或許能幫助你了解女性同仁、下屬所面對困境。
Thumbnail
如果你是名渴望在職業上有所斬獲的女性,我推薦你看這本書; 如果你是名渴望在職業上有所斬獲的男性,我也同樣推薦你看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或許能幫助你了解女性同仁、下屬所面對困境。
Thumbnail
書名其實挺有意思的,它也不是要批評男生當領導人就是很差,或是在講女生當領導人就非常棒,是吧?但如果你/妳開始就有這種感覺跟認知的話,不能說你/妳的直覺是錯的,事實上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說作者也確實把很多男性領導人罵的很凶、而關於女性領導人的部分有用其他角度推崇。 作者在第一章直接就提到了,關於
Thumbnail
書名其實挺有意思的,它也不是要批評男生當領導人就是很差,或是在講女生當領導人就非常棒,是吧?但如果你/妳開始就有這種感覺跟認知的話,不能說你/妳的直覺是錯的,事實上在閱讀的時候,不得不說作者也確實把很多男性領導人罵的很凶、而關於女性領導人的部分有用其他角度推崇。 作者在第一章直接就提到了,關於
Thumbnail
國足獎金與薪水,探討同工不同酬 國外的談話節目常常討論職場性別問題,尤其在領導職位 女性為何比男性更難在事業上成功? 所以身為男生可以做什麼?
Thumbnail
國足獎金與薪水,探討同工不同酬 國外的談話節目常常討論職場性別問題,尤其在領導職位 女性為何比男性更難在事業上成功? 所以身為男生可以做什麼?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活困境、工作碰壁、躊躇未來時,是社會制度的阻擋、性別的阻礙,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我們是否在伴侶關係中無意識地虧待了女性?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生活困境、工作碰壁、躊躇未來時,是社會制度的阻擋、性別的阻礙,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我們是否在伴侶關係中無意識地虧待了女性?
Thumbnail
有沒有人嫌棄過你,年紀大的女性都是數位白癡?有一天,你可能就會面臨職場暴力與霸凌: 「年紀大、妳是女性、電腦白癡、手機殺手、數位小白」…等許多負面的批評,你要如何面對?你願意付出一切擁有「自己可以選擇」的自由,還是要繼續等待「被選擇淘汰」的日子來臨呢?
Thumbnail
有沒有人嫌棄過你,年紀大的女性都是數位白癡?有一天,你可能就會面臨職場暴力與霸凌: 「年紀大、妳是女性、電腦白癡、手機殺手、數位小白」…等許多負面的批評,你要如何面對?你願意付出一切擁有「自己可以選擇」的自由,還是要繼續等待「被選擇淘汰」的日子來臨呢?
Thumbnail
要真正消除女性面臨的雙重標準,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不能只有女性。好消息是,依據我們的研究,如果團體一起讓性別更平等,每一個人都能受益,連男性也一樣,性別平等會帶來一人受惠,眾人得福。
Thumbnail
要真正消除女性面臨的雙重標準,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不能只有女性。好消息是,依據我們的研究,如果團體一起讓性別更平等,每一個人都能受益,連男性也一樣,性別平等會帶來一人受惠,眾人得福。
Thumbnail
不管是小學、中學、大學哪個階段,班上成績頂呱呱的好學生、全校站上講台的資優生經常是女生,但奇怪的是,當從學校畢業踏入職場後,不論是大企業中的高階主管,或是新企業的創辦人,女同學的身影好像越來越模糊稀少…難道女生的優柔寡斷真的錯了嗎?難道情緒化真的會誤大事?
Thumbnail
不管是小學、中學、大學哪個階段,班上成績頂呱呱的好學生、全校站上講台的資優生經常是女生,但奇怪的是,當從學校畢業踏入職場後,不論是大企業中的高階主管,或是新企業的創辦人,女同學的身影好像越來越模糊稀少…難道女生的優柔寡斷真的錯了嗎?難道情緒化真的會誤大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