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好讀版)與神明共眠的師傅:神像製作師林千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此為職人特製的兒童好讀版專訪文章,適合國中以下的孩子閱讀)

raw-image

在雲林一個叫做崙背的小鎮,有一間專門在製作神像的工作室。在屋子裡有著各式各樣的神像,和一塊又一塊上面寫著神仙的名字卻還沒開始雕刻的木頭,這裡是神像製作師林千翔師傅用神奇的雙手,創作出神像的地方,更是他從小到大跟著傳統信仰成長的故鄉。

神像製作的技術在台灣已經越來越少了,而且剩下的師傅大多是比較老的神像製作師,所以像林千翔師傅一樣的新生代神像製作師非常的珍稀,不過在幾十年前,台灣曾經有非常多的神像製作師,供應著每個地方的廟宇和每個人家中的神像。

而林千翔師傅就是在那個年代跟著同樣為神像製作師的父親學習來的。

林千翔師傅一出生就看到父親成天與神像為伍,所以從國小就和其他乖巧的小孩一樣,開始幫爸爸工作,起初因為小朋友手的肌肉還沒有那麼強壯,沒有辦法把雕刻刀拿得那麼穩,所以先從從拿砂紙幫忙把父親雕刻好的神像磨得又光又亮開始做。到了國中,父親就開始讓他幫忙做一些比較簡單的雕刻。直到大學畢業之後他下定決心要跟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一位能獨當大局的神像製作師。

然而,要成為一個厲害的神像雕刻師傅並不容易,畢竟要完成一件漂亮的神像從無到有必須從「開斧、粗胚、細胚、上色」等步驟才能完成。但當會這門技術的人越來越少以後,神像雕刻技術的學習也變得很不容易,但林師傅就這樣一做就做了11年,如今也成為了厲害的大師。

「這一路真的超級辛苦。」林師傅用堅毅的語氣為自己至今十一年的神像雕刻下了一個結論。

在學會所有技術以後,林師傅卻遇到了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他的爸爸與自己想法不同,當時父親底覺得把神像做簡單一點、賣便宜一點、做多一點,比較能穩定每個月賺到得錢,但對於林師傅來說,他更想要接手一個月只能做出一或兩尊神像的精緻路線。

因為他不想要讓他的技術只用來當作生財的工具,他更想用技術證明自己是一個神像的藝術「創作者」,他相信一定會有懂得欣賞自己的客人願意用更多的錢收藏他的作品,讓神明到更珍惜祂們的地方。

五年前,一位師父在他最低落的時候告訴他「你一定要堅持現在走得路,一定會有未來,因為一定會有不同層次的客人尋找不同層次的師傅,不用擔心,只需要堅持下去就對了。」從那一刻起,他決定鼓起勇氣堅持下去。也因為從那時候林千翔師傅的堅持,他的作品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也越來越常被邀請到各個地方展覽分享,訂單就算要等兩年才能做好自己想要的神像也依然有很多人排隊。

「認真做出來的東西永遠不用害怕沒人欣賞,如果沒有,那只表示你要更認真而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人 SHOKUZiNE的沙龍
37會員
24內容數
<p>職人是台灣第一個以教育媒體為主體的社會企業,致力於讓孩子們在求學的過程中探索夢想與生命的方向。</p>
2019/04/05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2019/04/05
國小兩年的職人地圖課程雖然在規劃上佔用的時間並不多,卻依然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在腳色,將重點放在試探素養培養、重拾好奇心兩大目標上,並且以三個月為一個時程進行規劃。
Thumbnail
2018/06/03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
Thumbnail
2018/06/03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
Thumbnail
2018/05/24
雖然過去開過許多短期課程,但真的為孩子量身訂做、設計連續三個月的探索課程,還是生平第一次,是在年初進入無界塾任教以後。
Thumbnail
2018/05/24
雖然過去開過許多短期課程,但真的為孩子量身訂做、設計連續三個月的探索課程,還是生平第一次,是在年初進入無界塾任教以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用雕塑這媒材當作一種與觀者溝通的途徑,雕塑是透過身體可以最直接表現心理視覺的方法。」 對藝術家林思瑩來說,作品反映著她的日常生活,她以遊走於現實與想像間的創作,記錄下成長過程中,那些與世界的碰撞、心靈上的變化軌跡。
Thumbnail
「我用雕塑這媒材當作一種與觀者溝通的途徑,雕塑是透過身體可以最直接表現心理視覺的方法。」 對藝術家林思瑩來說,作品反映著她的日常生活,她以遊走於現實與想像間的創作,記錄下成長過程中,那些與世界的碰撞、心靈上的變化軌跡。
Thumbnail
圖:林博裕老師特寫。 【李婉如/ 報導】曾在陶藝界獲獎無數的手捏雕塑家林博裕老師,童年居住在鄉下地方,由奶奶扶養長大,自小對於生命中的空缺,轉而從創作中得到慰藉,具體捏塑成的雕塑作品,成為踏實生活的自我療癒。 「我對人的種種並沒有太大興趣,
會花很長時間沈浸在對自然的感知裡。 野地的繁花,如同
Thumbnail
圖:林博裕老師特寫。 【李婉如/ 報導】曾在陶藝界獲獎無數的手捏雕塑家林博裕老師,童年居住在鄉下地方,由奶奶扶養長大,自小對於生命中的空缺,轉而從創作中得到慰藉,具體捏塑成的雕塑作品,成為踏實生活的自我療癒。 「我對人的種種並沒有太大興趣,
會花很長時間沈浸在對自然的感知裡。 野地的繁花,如同
Thumbnail
深根、深耕、啟蒙、覺醒,始終是我內心最根本、對自己的要求。「定根本土」,總得先有土,然後曠日費時的,讓根能長出來。讓根能長出來,得腳踏、實地、有身體。 我們要在這裡,成為有機體,成為聖靈與氣息真正運行在其中的,受造者。
Thumbnail
深根、深耕、啟蒙、覺醒,始終是我內心最根本、對自己的要求。「定根本土」,總得先有土,然後曠日費時的,讓根能長出來。讓根能長出來,得腳踏、實地、有身體。 我們要在這裡,成為有機體,成為聖靈與氣息真正運行在其中的,受造者。
Thumbnail
我很著迷燙金,就是因為它基本上接近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機器的一開一合之間,包含了師傅各種細膩的覺察與操作,而且只有實品能展現出箔料真正的色澤光采變化和層次紋理,但這些經驗都是你必須在這個環境中花時間去累積的。
Thumbnail
我很著迷燙金,就是因為它基本上接近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機器的一開一合之間,包含了師傅各種細膩的覺察與操作,而且只有實品能展現出箔料真正的色澤光采變化和層次紋理,但這些經驗都是你必須在這個環境中花時間去累積的。
Thumbnail
我們這座小小的靈骨塔,有一位不能不提的靈魂人物,說起這位靈魂人物,我們這座小廟兼靈骨塔,若不是因為有他,大概很難成為這條山路上重要地標。
Thumbnail
我們這座小小的靈骨塔,有一位不能不提的靈魂人物,說起這位靈魂人物,我們這座小廟兼靈骨塔,若不是因為有他,大概很難成為這條山路上重要地標。
Thumbnail
我們從這些職人們身上看見夢想與執著,做與怎麼做,締造了這些人生的旅途,都是一件件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
Thumbnail
我們從這些職人們身上看見夢想與執著,做與怎麼做,締造了這些人生的旅途,都是一件件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
Thumbnail
師匠泥藝承造 | 泥作匠師 | 吳佳憲, 傳承父輩的手藝從事土水技術已有十五年之久,視土水為一生的志業,將傳統技藝結合現代藝術,致力於傳承傳統技藝,渴望推動台灣泥藝文化,期許社會認同且尊重這份「藝」與「美」兼具的產業。 傳承自父輩的手藝,深陷傳統建築之魅力 打造知名泥作藝術品,促進社會正向發展
Thumbnail
師匠泥藝承造 | 泥作匠師 | 吳佳憲, 傳承父輩的手藝從事土水技術已有十五年之久,視土水為一生的志業,將傳統技藝結合現代藝術,致力於傳承傳統技藝,渴望推動台灣泥藝文化,期許社會認同且尊重這份「藝」與「美」兼具的產業。 傳承自父輩的手藝,深陷傳統建築之魅力 打造知名泥作藝術品,促進社會正向發展
Thumbnail
至今仍覺得那是一份缺憾。 關於那一天在師傅的號召下,有幸成為師傅繪製門神的助手,一睹師傅畫畫的風采。 認真說起來,陪同師傅作畫已有許多次的經驗,但多半是齣頭故事,又或者是花鳥水墨畫作,從零開始的門神彩繪,是第一次。
Thumbnail
至今仍覺得那是一份缺憾。 關於那一天在師傅的號召下,有幸成為師傅繪製門神的助手,一睹師傅畫畫的風采。 認真說起來,陪同師傅作畫已有許多次的經驗,但多半是齣頭故事,又或者是花鳥水墨畫作,從零開始的門神彩繪,是第一次。
Thumbnail
台灣早期,家族中出「家將」事件光宗耀祖的大事,「陣頭文化」是台灣獨有的文化遺產,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讓這份文化能夠傳承、變得更好、被國際所看見,是每個台灣人的責任。透過這次「2018萬華創意街區特展」,我們有機會訪問到艋舺八將面師林自賢,讓我們透過他的口述,一窺台灣八將文化的包羅萬象。
Thumbnail
台灣早期,家族中出「家將」事件光宗耀祖的大事,「陣頭文化」是台灣獨有的文化遺產,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讓這份文化能夠傳承、變得更好、被國際所看見,是每個台灣人的責任。透過這次「2018萬華創意街區特展」,我們有機會訪問到艋舺八將面師林自賢,讓我們透過他的口述,一窺台灣八將文化的包羅萬象。
Thumbnail
身為台灣少數僅存能獨立完成一尊神像的雕刻師傅,林千翔能夠從開斧、粗胚、細胚、上色,到最後完成獨立製作出神像。他堅持傳統相信精工的價值能夠被看見,能讓越來越多的新生代信徒看見神像的重要性,看見台灣土地的傳統情感。
Thumbnail
身為台灣少數僅存能獨立完成一尊神像的雕刻師傅,林千翔能夠從開斧、粗胚、細胚、上色,到最後完成獨立製作出神像。他堅持傳統相信精工的價值能夠被看見,能讓越來越多的新生代信徒看見神像的重要性,看見台灣土地的傳統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