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港人:莫把對共產黨的怨念「移情」到台灣的國民黨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今年台灣總統及立委大選,我有幸獲邀擔綱一個香港觀選團領隊,接待一群香港政商人士參訪各黨競選團隊,及數家電視台座談。在尋找助理人選時,很自然的,我想到一位我在香港媒體任職時帶過的一位實習生媛仔。這位幹起事來頗有拼命十三妹風格的香港女孩,正在台灣念媒體相關研究所。

 

猶記得,媛仔當年不過剛進大學的年紀,做國際新聞的功力卻已經不亞於國際新聞組資深同仁,她尤其熟悉亞洲事務,處理兩岸三地之間的敏感話題更是輕鬆自如。沒有人會吝惜對稱讚她,更難得的是,她始終謙遜向學。

 

果然不出我所料,她無暇協助觀選團。原因是行程早排得滿滿的她,擔任香港多家主流媒體大選特約採訪工作,不僅跟著總統、立委候選人跑行程、造勢活動外,也隨行於逐家逐戶拜票。

 

但媛仔仍在選前最後一夜趕來,和我及參訪團中幾位她的學姊長們(任職於政府)見了個面。還是當年的樣子,一頭男孩子般的俐落短髮,運動夾克配牛仔褲加一副膠框眼鏡。

 

raw-image

台灣大選期間擔任港媒特派員的媛仔,對於台灣政治環境的觀察,可代表一派香港年輕菁英的心聲。圖:媛仔

 

「你快要回香港了,回去後又是在媒體崗位擔任要職,盡可能地在台灣累積獨特的經驗真的很棒,」一見面,我就忍不住跟她說,「明天選戰就要結束,還有一整天時間,我覺得你應該要爭取主要負責跟訪小英的行程,你會有更多機會感受到相當寶貴的氛圍。」

 

「哈哈哈,Harry,你說的我當然懂啦,但是齁,」這個港妹用的語助詞已經與台灣人無異,「這段時間,一直到今天,甚至到明天的開票日,我都堅持要和第三勢力待在一起。因為說老實話,政黨輪替在台灣已經不是有趣的事了,對吧,各位台灣的哥哥姊姊們?」

 

「好啦,那你覺得什麼是更有趣、更有梗的呢?」一位在場的台灣媒體大哥笑說。

 

「是缺乏資源的小眾們,如何群聚,讓大家聽到他們的聲音啊!」媛仔一笑,瞬間秒回。這邏輯看似簡單的答案,讓在場人都不禁莞爾。

 

 

看見台灣的蛻變:第三勢力的選舉時空 

 

「就以選前之夜為例,這些小黨們各自舉辦風格特異的造勢晚會,富有意涵的呈現方式就已經叫人嘆為觀止。」媛仔如數家珍般地說著她這段時間跑遍第三勢力各黨派活動的心得:包括農民義賣農產品募款、裝置藝術秀展等,還有各領域專家們都用自己的專業參與,如藝術家、醫師、建築師、教師、律師等,活動一場接一場,都辦得既知性又文雅。

 

當然,台灣的民主進程也不是昨天才開始,選舉花招何其多,其中牽涉的議題絕對繁複無比,也未必是這個年輕的香港女孩能三兩下就參透。但不可否認的,台灣在一次次的政黨輪替中不斷地在進步,以往的吵鬧式政治已漸不復見。尤其某場綠社盟的活動,人人手上拿著玫瑰花及太陽花,蝴蝶蜜蜂隻隻聞香舞來,將原本嚴肅的政治場景點綴得萬紫千紅,現場變成了另一種令人聞之雀躍的溫度,一幅幅蜂蝶飛舞於五顏六色的花朵與群眾間的照片登上國際各大媒體。你說,這若不是台灣登上國際舞台最美的姿態,那什麼才是?

 

相關第三勢力的討論,網上已經很多,我只是就媛仔所述的港媒人士感受、媒介內容呈現國際媒體的方式做簡單回顧,讓第三勢力的話題受到更多關注。請各位看待政治議題更嚴肅認真的大大們暫時忍住,先不要和在下討論第三勢力的好壞問題,咱們可以約時間另闢擂台,可以約定在100年後,哈。

 

raw-image

許多香港年輕人對台灣不管綠轉藍或藍轉綠的政黨輪替都已興趣不大,他們更關注的是第三勢力的崛起,對台灣本身,乃至對亞洲地區其他國家民主進程的影響。圖:媛仔

 

 

致港人:莫把對共產黨的怨念「移情」到台灣的國民黨上

 

作為一個香港在台灣的媒體工作者,媛仔當然也發現,很多香港人對台灣人的想像過於浪漫不實際,「我必須要對這些香港人說,你們想像中的台灣,真的就只是你們想像出來的台灣。」

 

「不錯!」在場港人紛紛點頭,包括一些政府官員。

 

事實上,不少經歷過雨傘革命的香港人,確實很容易會把其中的一切,與發生在台灣的相關議題劃上等號。比如,帶著雨傘運動的情緒,把台灣的太陽花運動視為「全民覺醒」,更有的是帶著雨傘與太陽花之間的連帶,來看待總統大選。

 

「很多香港人很自然把台灣人用選票懲罰國民黨,代入為假想香港趕走共產黨的那種心態。所以當民進黨大勝,他們就把自己對中共的反感轉移到國民黨身上,然後加上自己想像出來的、趕走了共產黨的一切形容詞。」

 

媛仔講的,是發生在大多數香港人身上的事情。但有趣的是,這些事香港人未必有所察覺。

 

raw-image

很多香港人很自然把台灣人用選票懲罰國民黨,假想成香港趕走共產黨的那種心理狀態。所以當民進黨大勝,他們就把自己對中共的反感轉移到國民黨身上。圖:Harry Hsu

 

 

對於台灣大選,港人甚至比台灣人high 

 

「我們在社群媒體上,或是競選相關場合的觀察來看,都不難發現,對於台灣大選,香港人遠比台灣人high。可惜的是太流於表面,香港人只投入『有票可投』的範式。」媛仔這樣補充:「少有認真深入去了解台灣選舉,乃至『有民主選舉的過程』。」

 

其實媛仔說的沒錯。即便是這次觀選團中的香港人,已比一般香港人更關心台灣政治,但他們之中,還是有不少人不清楚「白色恐怖」是怎麼一回事,不知道黨外運動,更遑論「鄭南榕」這個名字。我覺得,說這些香港人對台灣的政治觀察流於表面,倒不如說是他們未有機會認識到問題源頭,或未能理出脈絡。

 

「我覺得香港人除了自high地去感受台灣 『選舉的那一刻』 以外,更該認真研究台灣民主化的經驗,特別是台灣由戒嚴走到今日的歷史。」媛仔說,「香港人對台灣民主的了解和認識,重點更應該在如何從極權中爭取民主,如果只限於『觀察』,而不能從中汲取養分,就真的很可惜了。」

 

 

台灣年輕人多只關注自己,容易喪失與全球俱進契機 

 

最後,做為一個深度觀察台灣的香港年輕媒體人,媛仔更發自內心,想對台灣的年輕同輩「喊喊話」。

 

「不要嫌我囉嗦,或是覺得關我屁事,因為我真心喜歡台灣,我才真的想對台灣年輕人這樣說。」說到這裡,我發現媛仔的雙眼紅了起來,應該是沙子飛進的緣故,時間好巧。

 

「台灣年輕人,除了很熱心參與太陽花的一群外,普遍來說對政治都不太熱衷。這跟香港經過了雨傘革命後,年輕人的普遍覺醒很不一樣。台灣的年輕一輩,相對於香港年輕人來講,比較『獨善其身』,大多關心自己本身畢業後的低薪問題,或是其他島內自己的事而已。」

 

「有趣的是,台灣人一上了國際媒體,就相當會自high。但high的重點是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關注外面的世界,或是自己能夠對外有什麼影響。相反地,香港的學運領袖,會花更多時間到外國去開會,和各國菁英交流經驗。」

 

我們回到小英勝選那晚吧。台北時間17號晚間,BBC記者,先後用了〈Tsai Ing-wen wi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aiwan〉(蔡英文贏得台灣總統大選)〈Tsai Ing-wen elected Taiwan's first female president〉(蔡英文當選為台灣第一任女性總統)等標題第一時間報導台灣總統大選結果,還放在國際頭條。我們很驕傲,台灣的民主腳程,遠在所有亞洲國家之前,這才是台灣真正的軟實力,比起華夏傳統文化,或是新穎的文創話題,都一樣彌足珍貴。如果能夠認清這引以為傲一部分,在自high之餘,還能想辦法消化之,再輸出之,才更有意思,是不是?

 

raw-image
▲許復:都在尋找「出路」的香港人和台灣人,能不能相互成為彼此的力量?

 

 

延伸閱讀:

那張最終還是買下的返港機票

許復x黃擎天:香港與台灣的兩種視角

有傘有聚:香港「流動民主教師」的戲劇時空

寫在【雙城記】的入口:一個主播對媒體的省思

中港台年輕人的「狼性指數」,從小就體現得一清二楚!

「雙城記:香港 ∞ 台灣」作者許復寫下港台兩座城市碰撞出的火花

香港台北IQ大PK!是獅子山下的笑話比較高智商,還是鬼島上的鬼故事比較威?

 


 

封面圖片來源:宋小海

編輯:葉菀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 復 Harry的沙龍
8會員
25內容數
<p>全球觀點,兩岸格局,香港精神,台灣心思。「亞太進行式」專欄,讓不同的觀點彼此深度對話、擁抱、激辯,甚至大戰一場都可以。我始終相信,大戰完後,塵埃落盡,花草大樹開始重新生長,最終的風景,絕對是比之前更動人的。</p>
許 復 Har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9/10
在如今AI應用領域的前期,最大的戰場之一就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除了中國政府結合產學傾全力推動之外,在國外,還有英國的DeepMind Health在改善醫療流程上的成果,以及IBM Watson在癌症的診斷及治療上的努力,都很亮眼。只是,未來我們真的都得找AI看病嗎?
Thumbnail
2018/09/10
在如今AI應用領域的前期,最大的戰場之一就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除了中國政府結合產學傾全力推動之外,在國外,還有英國的DeepMind Health在改善醫療流程上的成果,以及IBM Watson在癌症的診斷及治療上的努力,都很亮眼。只是,未來我們真的都得找AI看病嗎?
Thumbnail
2018/01/30
<p>偉國風趣地調侃自己說──「真誠」和「穩重」的標籤,在台灣大概都被認為是很平凡的特質,一點也沒什麼,但是在大陸,這卻反而成了他的「優勢」。</p>
Thumbnail
2018/01/30
<p>偉國風趣地調侃自己說──「真誠」和「穩重」的標籤,在台灣大概都被認為是很平凡的特質,一點也沒什麼,但是在大陸,這卻反而成了他的「優勢」。</p>
Thumbnail
2017/08/09
<p>這樣的一個地方,有格調,任性,充滿驚奇,自然也難以捉摸。而它的難以捉摸,也當然會讓外來人一個不小心吃了閉門羹。</p>
Thumbnail
2017/08/09
<p>這樣的一個地方,有格調,任性,充滿驚奇,自然也難以捉摸。而它的難以捉摸,也當然會讓外來人一個不小心吃了閉門羹。</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與香港,華人的重生之路 剛過去的2020年5月20日,是台灣民進黨蔡英文連任總統的就職之日。台灣的這次大選正值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之時,香港人的覺醒和堅持,給台灣人敲響了警鐘,如同一面鏡子,讓台灣人看到民主的可貴,領會普選的真諦。 「沒有普選,沒有不受限制的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沒有自由的意見交鋒,
Thumbnail
台灣與香港,華人的重生之路 剛過去的2020年5月20日,是台灣民進黨蔡英文連任總統的就職之日。台灣的這次大選正值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之時,香港人的覺醒和堅持,給台灣人敲響了警鐘,如同一面鏡子,讓台灣人看到民主的可貴,領會普選的真諦。 「沒有普選,沒有不受限制的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沒有自由的意見交鋒,
Thumbnail
中華民國台灣是什麼? ——————————————— 有網友在留言區留言: 感覺你們是在幫草包助選! 那我就退了,以為你們是獨派,看起來是韓粉。 ——————————————— 這則留言令人莞爾。我不是獨派,我是民主自由人。而且我認為每一個台灣人,都該成為民主自由人。 我在眷村長大,但反對台灣以統
Thumbnail
中華民國台灣是什麼? ——————————————— 有網友在留言區留言: 感覺你們是在幫草包助選! 那我就退了,以為你們是獨派,看起來是韓粉。 ——————————————— 這則留言令人莞爾。我不是獨派,我是民主自由人。而且我認為每一個台灣人,都該成為民主自由人。 我在眷村長大,但反對台灣以統
Thumbnail
《台灣星火》粉專的第一篇文 看的人是零。在我不斷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之後,一直有網友質疑我分享這個粉專的目的,以及我為何一直針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總統。看到民進黨的墮落、以及傳出「政經」即將停播的消息,心有所感,記錄此篇。
Thumbnail
《台灣星火》粉專的第一篇文 看的人是零。在我不斷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之後,一直有網友質疑我分享這個粉專的目的,以及我為何一直針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總統。看到民進黨的墮落、以及傳出「政經」即將停播的消息,心有所感,記錄此篇。
Thumbnail
雖然不願承認,但臺灣提防香港人是對的。早在上年就已經發生過有人批評臺灣政府「食人血饅頭」事件不是嗎?也有一堆香港社運人和社運組織集體要求臺灣政府施捨點甚麼不是嗎?這些令香港人蒙羞的言行,同時行動,背後可是有相當組織的。
Thumbnail
雖然不願承認,但臺灣提防香港人是對的。早在上年就已經發生過有人批評臺灣政府「食人血饅頭」事件不是嗎?也有一堆香港社運人和社運組織集體要求臺灣政府施捨點甚麼不是嗎?這些令香港人蒙羞的言行,同時行動,背後可是有相當組織的。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自去年六月起爭議不斷,作為本月專題,開首我們請來了年輕抗爭者撰文道出他們那一代的看法。所以今期,就讓我們聽聽年長一代的想法與見解。《2047》團隊本期邀來毛孟靜議員撰稿,希望能從她的眼中剖析出他們那一個世代對香港這一年來的運動/暴動/革命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對未來想像。但願在這些對談之中
Thumbnail
「反修例運動」自去年六月起爭議不斷,作為本月專題,開首我們請來了年輕抗爭者撰文道出他們那一代的看法。所以今期,就讓我們聽聽年長一代的想法與見解。《2047》團隊本期邀來毛孟靜議員撰稿,希望能從她的眼中剖析出他們那一個世代對香港這一年來的運動/暴動/革命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對未來想像。但願在這些對談之中
Thumbnail
隨著韓國瑜在今年6月的公投中被罷免高雄市長一職,席捲華人世界長達兩年的「韓流」就這樣以悲壯的方式結束。韓國瑜被罷免後,民進黨一洗2018年輸掉高雄老巢的屈辱,整個綠營莫不歡天喜地。然而,同樣因此而興高采烈的還有香港的反對派。
Thumbnail
隨著韓國瑜在今年6月的公投中被罷免高雄市長一職,席捲華人世界長達兩年的「韓流」就這樣以悲壯的方式結束。韓國瑜被罷免後,民進黨一洗2018年輸掉高雄老巢的屈辱,整個綠營莫不歡天喜地。然而,同樣因此而興高采烈的還有香港的反對派。
Thumbnail
台港民眾明白互相幫助皆因脣亡齒寒,但大部分香港人從未把台灣人的聲援和幫助視作必然,反而一直心存感激。 然而最近部分人士不識大體地暗示或明指台灣當局「欠」了香港人,令人為之側目。  背後原因相信台灣進步人士必然明白,但有些話由香港人點明會比較適合,別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離間港台關係。
Thumbnail
台港民眾明白互相幫助皆因脣亡齒寒,但大部分香港人從未把台灣人的聲援和幫助視作必然,反而一直心存感激。 然而最近部分人士不識大體地暗示或明指台灣當局「欠」了香港人,令人為之側目。  背後原因相信台灣進步人士必然明白,但有些話由香港人點明會比較適合,別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離間港台關係。
Thumbnail
拜科技之賜,現在我們可以透過臉書一邊觀看直播,一邊留言。 5月20日,天爸在FB觀看蔡英文就職典禮儀式,同時看看大家的留言。天爸以為只有台灣人會看的就職典禮,沒想到居然也有不少香港人進來留言恭賀。天爸看着留言不無感慨,台灣人看似平常的幸福,香港人卻是用血與淚在爭取。
Thumbnail
拜科技之賜,現在我們可以透過臉書一邊觀看直播,一邊留言。 5月20日,天爸在FB觀看蔡英文就職典禮儀式,同時看看大家的留言。天爸以為只有台灣人會看的就職典禮,沒想到居然也有不少香港人進來留言恭賀。天爸看着留言不無感慨,台灣人看似平常的幸福,香港人卻是用血與淚在爭取。
Thumbnail
只是現在,台灣變成了民主國度,但是現在大家又在反共的大義旗幟之下,又重新對不同意見的人獵巫起來,凡對民進黨有意見的人都被扣帽子成五毛、網軍,這樣做豈不是重蹈國民黨和蔣介石的覆轍?這樣,只會扼殺台灣來之不易的民主和議政空間。
Thumbnail
只是現在,台灣變成了民主國度,但是現在大家又在反共的大義旗幟之下,又重新對不同意見的人獵巫起來,凡對民進黨有意見的人都被扣帽子成五毛、網軍,這樣做豈不是重蹈國民黨和蔣介石的覆轍?這樣,只會扼殺台灣來之不易的民主和議政空間。
Thumbnail
香港浸大學生會長方仲賢在臉書質疑臺灣政府「無具體措施條文支持香港抗爭者」,受到中國時報等媒體引述報導,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也馬上見縫插針。方仲賢已經為此道歉,但針對同類言論,我仍要將我稍早在PTT的回應轉載於此。
Thumbnail
香港浸大學生會長方仲賢在臉書質疑臺灣政府「無具體措施條文支持香港抗爭者」,受到中國時報等媒體引述報導,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也馬上見縫插針。方仲賢已經為此道歉,但針對同類言論,我仍要將我稍早在PTT的回應轉載於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