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換柱參選,「淡水阿嬤」的責任?

朱立倫換柱參選,「淡水阿嬤」的責任?

 

文 / 周偉航

 

朱立倫在辯論會上提及換柱及自身參選的理由時,將之歸於某位淡水阿嬤的建議。此話一出,各方評論多是訕笑,少有正面肯定。雖然多數觀眾覺得這理由「不好」,但各方社會賢達的初步論述,卻少有人命中此類說法的真正問題。

 

這種因為「不特定他人」的「一句話」、「建議」、「淚水」,而改變政治判斷的說法,通常不會是真正的政治行為動機,所以也不用太認真以對。我們應該注意的重點,是講出這類理由的政治人物「採用」這種理由時所隱含的道德問題。

 

把改變政治判斷的理由歸之於「不特定他人」(通常是某種基層社會角色)的作法,其實還蠻常見的。即便在「參選」這個向度上,網友也很快就找出蕭萬長亦曾因計程車司機的建議而決定參選

 

raw-image

攝影 / 張國耀

 

政治人物之所以喜歡提及基層小人物的影響,一是想藉此表達貼近基層的態勢,營造親和力形象;其次是要讓對手難以反應而終止話題。

 

若是參考其他政治人物或幕僚的意見而修改政治判斷,像從不參選到參選,或從反對法案到力推法案,都會被攻擊是有「權謀考量」。而「小人物」的建議,因為訴諸基層民意,則可在某種程度上避免批判。

 

因此朱立倫之所以在辯論會上針對「換柱」、「參選」議題作出此表示,顯然也是與幕僚群討論過後,考量到上述的優點,才會公開提出此一說法。

 

選民可能對於是否真有這位淡水阿嬤頗感興趣,但這位阿嬤的本尊為何,其實並非重點。我們應該關切的,是政治人物將改變政治決定的「責任」推給一位不特定他人時,所出現的道德困境。

 

有些存在主義者認為,人生是荒謬的、虛無的,而這種虛無不是必然的,而是自找的。當我們面對生命重大的選擇時,我們常習慣把責任推給「虛無」的「不特定他人」,像是「大家都遲到」、「每個人都亂停」、「就看到很多人排隊,所以我也去排看看」。

 

「大家」、「別人」、「很多人」,就是虛無的不特定他人。明明是自己的責任,卻推給不特定的他人,以為自己活在群眾之中就比較「安全」,也就不用為決策的失敗和道德錯誤負責。

 

但這種不負責任的作法,只會讓我們的人格也變得模糊,我們的人生也與他人的人生沒有區別。所以,當你把自身的責任推給虛無的不特定他人時,你自身也會變得虛無、荒謬、沒有意義。

 

raw-image

攝影 / 張國耀

 

要改善這種狀況,只有勇敢承擔自己的責任,為自己的決定負全責。你吃,是因為自己想吃,你玩,是因為自己想玩,你亂停車,是因為你自己想亂停,都和別人無關。但這不容易做到,我們總是想躲在人群中。

 

這是當代人的道德困境,不過通常只會困擾當事人自身。但如果是政治人物有這種問題呢?那就不太妙了。他們可不能躲在人群中,他們就是我們票選以「站出來承擔」的角色。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把責任推給不特定的他人時,受害的通常只有我們自己,但政治人物把責任推給不特定的他人,受害的可能就是他之下的每一個人。

 

因此,「淡水阿嬤」這類理由在選舉策略上來看,或許是有臨場效果的盾牌,可以堵住對手的嘴,正如我們說出「大家都這樣時」,對方通常就不會再追擊。但就算是無人追打,聽者也已在道德層面上給當事人負分。

 

政策辯論會是個有多重衝突的場景,候選人一方面不想在口頭上輸人,另一方面又想在場外取得正面的延伸效應,但多數時候只能在兩者間取其一。當朱立倫選擇「淡水阿嬤」當盾牌而避免蔡英文攻擊的同時,也等於是選擇讓觀眾感到不滿與不安。

 

那對於這類問題,是否有更佳的兩全答案呢?

 

誠實往往是最佳策略,但有「勇氣」承擔「責任」而說出實話的政治人物,真的不多。

 

raw-image

這篇文章是「2016總統大選報導募資計畫」特約稿,這是一個由讀者資助、支持的計畫,一起加入成為一份子吧

 

 

延伸閱讀:

 


 

編輯:蔡宜蒨

封面圖片攝影:宋小海

avatar-img
總統大選報導特派小組的沙龍
3會員
40內容數
<p>當特定人士不斷的以偏概全,媒體拿著大聲公放大極端事件,急著混淆真實的樣貌時,我們往往會忘記,媒體24小時放送、臉書塗鴉牆上不斷出現的,其實只是極為片段、少數、零碎,被斷章取義的事件和議題。台灣民眾看似享有全世界最開放的「新聞自由」,但這些大量無用的資訊,影響了人民對許多重要議題的認知。</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民進黨也很有可能成功將「第三勢力」政黨給弱化了。黃國昌、陳為廷、林飛帆、魏揚等太陽花運動重要領袖共同參與的時代力量,最近和民進黨走得越來越近。蔡英文最近幾星期以來更親自為他們站台。時代力量立委候選人洪慈庸是在軍中離奇死亡的士官洪仲丘的姐姐,她在台中與蔡英文共用一個競選總部,目前更由民進黨籍台中市長林佳龍為她操盤選戰。就連起初自我定位為「第三勢力」政黨,意識型態上最反對與民進黨合作的社會民主黨(這恐怕正是時代力量自行組黨的最重要因素)如今也開了倒車,民進黨政治人物在社民黨立委候選人李晏榕競選總部的開幕茶會上成了嘉賓。</p>
<p>總統候選人的公開行程有幾個目的。首先是接觸群眾,掃街拜票就是這一類。其次是發表選戰議題,記者會或一些作秀行程即有此用意。再來是定點的造勢活動,這個就是要凝聚人氣了。最後一種,就是拜訪、整合樁腳等社會賢達,或是替自己人站台的行程。總體來看,這三位候選人雖然表面上都還維持一定氣勢,「嘴巴說沒輸」,但展現出的公開行程內容,卻「身體很誠實」地指明了選戰大勢。</p>
<p>如果抓到的瞬間沒有影像表現力,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紀實攝影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它主觀的攫取能力是有視覺判斷、影像追求及象徵力。這麼一來,影像就產生了樂趣及挑戰性,讀者在觀看時也比較有意思。</p>
<p>台灣經歷政黨輪替,統獨光譜相左的兩黨分別執政後,台灣人怕了,過度傾向中國,擔憂未來將步上香港後塵。但無可否認的中國崛起的浪潮不能忽視也不該忽視,蔡英文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在兩岸政策上選擇一條中庸之道,同時也試圖開啟作為一個島國的生存之門。</p>
<p>堅持第三勢力的理想當然很好,但如果不能當選,也只是夢想。從生涯發展的角度來看,范雲應該加入民進黨,在政治參與這條路上先求有再求好,不必那麼完美主義,這是范雲如果此番落選,必須重新思考之處。蔡英文就是如此,學而優以後逐漸走向民進黨,最終自己躍上檯面。</p>
<p>蔡英文的髮型非常俐落,搭配她的穿著:灰 、白、黑三個色系,個人風格明顯,呈現知性女生樣貌。蔡英文不是高挑身型,窄管褲裝搭上西裝,加上平底鞋,在視覺上,人會顯得比較不高。觀察發現她似乎不穿高根鞋,但有穿靴型的鞋子,細高跟鞋太女性,建議她嘗試直筒西褲,帶點尖頭的粗根型靴子,不僅身型會比較高挑修長,更可以顯得俐落。</p>
<p>民進黨也很有可能成功將「第三勢力」政黨給弱化了。黃國昌、陳為廷、林飛帆、魏揚等太陽花運動重要領袖共同參與的時代力量,最近和民進黨走得越來越近。蔡英文最近幾星期以來更親自為他們站台。時代力量立委候選人洪慈庸是在軍中離奇死亡的士官洪仲丘的姐姐,她在台中與蔡英文共用一個競選總部,目前更由民進黨籍台中市長林佳龍為她操盤選戰。就連起初自我定位為「第三勢力」政黨,意識型態上最反對與民進黨合作的社會民主黨(這恐怕正是時代力量自行組黨的最重要因素)如今也開了倒車,民進黨政治人物在社民黨立委候選人李晏榕競選總部的開幕茶會上成了嘉賓。</p>
<p>總統候選人的公開行程有幾個目的。首先是接觸群眾,掃街拜票就是這一類。其次是發表選戰議題,記者會或一些作秀行程即有此用意。再來是定點的造勢活動,這個就是要凝聚人氣了。最後一種,就是拜訪、整合樁腳等社會賢達,或是替自己人站台的行程。總體來看,這三位候選人雖然表面上都還維持一定氣勢,「嘴巴說沒輸」,但展現出的公開行程內容,卻「身體很誠實」地指明了選戰大勢。</p>
<p>如果抓到的瞬間沒有影像表現力,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紀實攝影之所以厲害,是因為它主觀的攫取能力是有視覺判斷、影像追求及象徵力。這麼一來,影像就產生了樂趣及挑戰性,讀者在觀看時也比較有意思。</p>
<p>台灣經歷政黨輪替,統獨光譜相左的兩黨分別執政後,台灣人怕了,過度傾向中國,擔憂未來將步上香港後塵。但無可否認的中國崛起的浪潮不能忽視也不該忽視,蔡英文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在兩岸政策上選擇一條中庸之道,同時也試圖開啟作為一個島國的生存之門。</p>
<p>堅持第三勢力的理想當然很好,但如果不能當選,也只是夢想。從生涯發展的角度來看,范雲應該加入民進黨,在政治參與這條路上先求有再求好,不必那麼完美主義,這是范雲如果此番落選,必須重新思考之處。蔡英文就是如此,學而優以後逐漸走向民進黨,最終自己躍上檯面。</p>
<p>蔡英文的髮型非常俐落,搭配她的穿著:灰 、白、黑三個色系,個人風格明顯,呈現知性女生樣貌。蔡英文不是高挑身型,窄管褲裝搭上西裝,加上平底鞋,在視覺上,人會顯得比較不高。觀察發現她似乎不穿高根鞋,但有穿靴型的鞋子,細高跟鞋太女性,建議她嘗試直筒西褲,帶點尖頭的粗根型靴子,不僅身型會比較高挑修長,更可以顯得俐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