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孩子缺乏想象力,怎辦?(二):直面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裡,我提及人天生就有想象力,只是很多時候,那個想象力的盒子尚未被打開而已。而那個盒子會被關上的原因有三個:(一)成人把它鎖上了;(二)孩子自己鎖上了;

(三)盒子被掩埋了,大家都發現不了。我在上一篇文章已經討論到第一個原因,這裡將討論第二個原因。

 

若孩子天生就有想象力,為甚麼會把想象力的盒子給自己關上了?讓我先說一個真人真事的經歷給你聽。從前在泰國一個落後村莊裡,住了一位老爺爺,他的太太和兒媳先後離世,剩下一個

年幼孫兒給他照顧。他一直把孫兒困在雞籠裡照料,孫兒和雞隻一起吃喝拉睡了好幾年,直至被其他人發現,待救援人員把孫兒從雞籠裡救出來時,孫兒不僅營養不良,而且聽不懂人類語

言,行為更與雞隻無異,儘管醫護人員及專業人士花了很多功夫,也未能讓孩子完全回復正常人的狀態。這聽起來無疑令人毛骨悚然,卻透露了一個簡單的現象:習慣成自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8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迷獸野城:獸的「真實」故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88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6
蜘蛛伸出一隻噁心的腳戳著那件鼠屍,示意男人快吃掉它。男人不能想像吃老鼠的屍體是何等要命的事,但更令他煎熬的是飢餓帶來的感覺,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痛苦與恐懼。慢慢地,他在腦海裡忽然浮現一種想法,面前的鼠屍可能不至於下不了嚥,不是有許多人喜歡吃野味嗎?甚麼穿山甲、野豬甚至蝙蝠都吃得津津有味 他往往在看窗
Thumbnail
2021/01/16
蜘蛛伸出一隻噁心的腳戳著那件鼠屍,示意男人快吃掉它。男人不能想像吃老鼠的屍體是何等要命的事,但更令他煎熬的是飢餓帶來的感覺,那是一種無以名狀的痛苦與恐懼。慢慢地,他在腦海裡忽然浮現一種想法,面前的鼠屍可能不至於下不了嚥,不是有許多人喜歡吃野味嗎?甚麼穿山甲、野豬甚至蝙蝠都吃得津津有味 他往往在看窗
Thumbnail
2021/01/09
蜘蛛正在忙於吐絲織網。男人沿牠吐出來的絲,從這邊大樹的主幹一直延伸到那邊大樹的主幹,目測直徑超過兩米。男人記不起以前有沒有遇到過比這個更大的蜘蛛網,不過最吸引他注目的,並非這張大網,而是織網的那隻眼熟的蜘蛛。牠在這一刻同樣注視著男人。
Thumbnail
2021/01/09
蜘蛛正在忙於吐絲織網。男人沿牠吐出來的絲,從這邊大樹的主幹一直延伸到那邊大樹的主幹,目測直徑超過兩米。男人記不起以前有沒有遇到過比這個更大的蜘蛛網,不過最吸引他注目的,並非這張大網,而是織網的那隻眼熟的蜘蛛。牠在這一刻同樣注視著男人。
Thumbnail
2021/01/03
黑衣人說:這場戰爭的確很難會停止的了,現在已有很多人受傷,未來只會有更多人受傷。我們不清楚還要面臨多少惡夢,但事實是,面對惡夢才有可能停止它繼續發生,不然所有人只能一世活在惡夢中,如果可以藉有力量的話來改變情況,我相信是沒有人會拒絕嘗試的。
Thumbnail
2021/01/03
黑衣人說:這場戰爭的確很難會停止的了,現在已有很多人受傷,未來只會有更多人受傷。我們不清楚還要面臨多少惡夢,但事實是,面對惡夢才有可能停止它繼續發生,不然所有人只能一世活在惡夢中,如果可以藉有力量的話來改變情況,我相信是沒有人會拒絕嘗試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為郝廣才《開關》的書摘(之一)。 創意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有創意的人才?父母怎樣能教養出有創意的孩子? 「創意,是和別人看見一樣的東西,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例如,小女孩被鱷魚咬了,她看到鼻孔,伸出手插進去,得救了。 又如,染布工人發明「不龜手之藥」,得以在寒冬繼續在水中染布。商人取得
Thumbnail
本文為郝廣才《開關》的書摘(之一)。 創意是什麼?為什麼企業需要有創意的人才?父母怎樣能教養出有創意的孩子? 「創意,是和別人看見一樣的東西,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例如,小女孩被鱷魚咬了,她看到鼻孔,伸出手插進去,得救了。 又如,染布工人發明「不龜手之藥」,得以在寒冬繼續在水中染布。商人取得
Thumbnail
給他們時間從激發到冷卻,過程雖然發散,但也能慢慢聚焦成專注而投入的樣子。一味的求快、求結果,也只是讓孩子忽略了生活中原來有這麼多值得好好嘗試的特別之處
Thumbnail
給他們時間從激發到冷卻,過程雖然發散,但也能慢慢聚焦成專注而投入的樣子。一味的求快、求結果,也只是讓孩子忽略了生活中原來有這麼多值得好好嘗試的特別之處
Thumbnail
在民國六○年代讀建中卻拒絕考聯考的吳祥輝,在近年寫的書中這麼提醒大家:「創新和勇氣早已遠離台灣校園,台灣的教育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校時代失去的能力,長大後就算是拿到博士學位,也絕不會變得更聰明。」   我想,大部份關心台灣教育的家長,都會同意這一段話,就像有位著名的生理學家曾如此感慨:「學
Thumbnail
在民國六○年代讀建中卻拒絕考聯考的吳祥輝,在近年寫的書中這麼提醒大家:「創新和勇氣早已遠離台灣校園,台灣的教育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校時代失去的能力,長大後就算是拿到博士學位,也絕不會變得更聰明。」   我想,大部份關心台灣教育的家長,都會同意這一段話,就像有位著名的生理學家曾如此感慨:「學
Thumbnail
當你想要幫孩子在課表上加一點什麼的時候,試著檢視一下自己腦海裡的想法,可能你會發現「因為我沒有…,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如果他現在不學/做…,以後就會落後/沒競爭力」、「別人都有…,如果我不給孩子,他以後會不會失敗或埋怨我?」,這些滿載著焦慮與恐懼的想法,也許無形中就從你的言行傳遞給孩子。
Thumbnail
當你想要幫孩子在課表上加一點什麼的時候,試著檢視一下自己腦海裡的想法,可能你會發現「因為我沒有…,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如果他現在不學/做…,以後就會落後/沒競爭力」、「別人都有…,如果我不給孩子,他以後會不會失敗或埋怨我?」,這些滿載著焦慮與恐懼的想法,也許無形中就從你的言行傳遞給孩子。
Thumbnail
想像力是創造一切的根源。 3-4年級的第一堂帶他們打開想像力的窗, 假若一推開窗,窗外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每個孩子都有約3-5分鐘分享自己畫下的窗外故事, 給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同時試著將圖像轉化為文字; 試著在分享的時間裡,啟動腦中的小工廠, 構思、整理思緒,清楚的將故事說出。 分享過程,
Thumbnail
想像力是創造一切的根源。 3-4年級的第一堂帶他們打開想像力的窗, 假若一推開窗,窗外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每個孩子都有約3-5分鐘分享自己畫下的窗外故事, 給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同時試著將圖像轉化為文字; 試著在分享的時間裡,啟動腦中的小工廠, 構思、整理思緒,清楚的將故事說出。 分享過程,
Thumbnail
什麼是學習?透過前人的傳授讓後輩經驗,我想這就是最基礎的解釋吧!但是如果滿都是傳授的經驗,而沒有實質的自我探索,想必那也是空談一場。我想,真正的學習,必定是因為「有需求」而產生的行為。
Thumbnail
什麼是學習?透過前人的傳授讓後輩經驗,我想這就是最基礎的解釋吧!但是如果滿都是傳授的經驗,而沒有實質的自我探索,想必那也是空談一場。我想,真正的學習,必定是因為「有需求」而產生的行為。
Thumbnail
小孩子有一種神奇魔力,就是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將物品賦予另一項全新的意義,小時候很喜歡拿家裡現有的東西,來玩扮家家酒,例如空的罐子裝水,摘一些樹葉,混在一起攪拌,就當作是在炒菜;坐墊拼一拼,就變成一座城堡;或是拿一件被子披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公主。然而,當我們年紀漸長,似乎漸漸忘了自己曾有過這樣的想像力
Thumbnail
小孩子有一種神奇魔力,就是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將物品賦予另一項全新的意義,小時候很喜歡拿家裡現有的東西,來玩扮家家酒,例如空的罐子裝水,摘一些樹葉,混在一起攪拌,就當作是在炒菜;坐墊拼一拼,就變成一座城堡;或是拿一件被子披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公主。然而,當我們年紀漸長,似乎漸漸忘了自己曾有過這樣的想像力
Thumbnail
每次談到學習動機,一定會提到好奇心。有好奇,就比較容易從內部找到探索動力,不靠外力獎懲,也能按照自己的步調與思維學習。一點都沒錯,但為什麼好奇心這麼容易被殺死?都怪學校教育過於僵化? 還有最重要的是,好奇心是怎麼來的?或者可以被培養嗎?  
Thumbnail
每次談到學習動機,一定會提到好奇心。有好奇,就比較容易從內部找到探索動力,不靠外力獎懲,也能按照自己的步調與思維學習。一點都沒錯,但為什麼好奇心這麼容易被殺死?都怪學校教育過於僵化? 還有最重要的是,好奇心是怎麼來的?或者可以被培養嗎?  
Thumbnail
上文談到如果孩子發覺想象力或創意不利於他們在家庭、學校,甚至社會上生存,他們寧願選擇跟從常規做事,而不會直面自己靈魂裡的那個想象力的盒子。而在下文裡,我會指出孩子缺乏想象力的第三個原因:想象力的盒子被掩埋了,大家都發現不了。
Thumbnail
上文談到如果孩子發覺想象力或創意不利於他們在家庭、學校,甚至社會上生存,他們寧願選擇跟從常規做事,而不會直面自己靈魂裡的那個想象力的盒子。而在下文裡,我會指出孩子缺乏想象力的第三個原因:想象力的盒子被掩埋了,大家都發現不了。
Thumbnail
<p>孩子的適應能力比成人要強得多,如果想象力或創意不利於他們在家庭、學校,甚至社會上生存,他們當然寧願選擇跟從常規做事。那個想象力的盒子,也會自然被他們自己關上。</p>
Thumbnail
<p>孩子的適應能力比成人要強得多,如果想象力或創意不利於他們在家庭、學校,甚至社會上生存,他們當然寧願選擇跟從常規做事。那個想象力的盒子,也會自然被他們自己關上。</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