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相關的兩項事物放在一起,會有什麼火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孩子有一種神奇魔力,就是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將物品賦予另一項全新的意義,小時候很喜歡拿家裡現有的東西,來玩扮家家酒,例如空的罐子裝水,摘一些樹葉,混在一起攪拌,就當作是在炒菜;坐墊拼一拼,就變成一座城堡;或是拿一件被子披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公主。然而,當我們年紀漸長,似乎漸漸忘了自己曾有過這樣的想像力。

因此,在和孩子介紹《去冒險》這本書時,我覺得好玩的地方在於,小男孩的媽媽希望他將物品帶齊,再出發去冒險,而這些物品遇到不同的生物時,竟然會有新的功用,例如:帶著筷子,遇見大老鷹,就幫牠餵鷹寶寶;帶著指甲刀,遇見狼人,就幫牠剪剪指甲。

看繪本有不同的角度,如果我們用教養的方向去看,這是一本探討放手讓孩子去探索這世界的故事,但如果用冒險的角度來看,又是另一項有趣的觀點。

線上課程時,我讓孩子在家裡找四樣物品,但先不和他們說要做什麼,等他們找來時,再公布去冒險時會遇到哪些生物,要動腦筋思考這些物品可以怎麼樣幫助這些生物?

實體課程時,我準備好自家的一些小東西,像是眼鏡盒呀,膠帶呀,黏黏球呀,根本無厘頭,也毫無相關性,接著再讓孩子抽動物卡牌,進行配對。

好玩的點就在這裡,一開始你會發現小孩皺著眉頭,這要怎麼搭配呀?但是小孩的反應是很快的,他們馬上就能透過聯想力和想像力,將這兩項不相關的事物連結在一起,於是一句又一句好玩的句子就出現啦!

如果我遇見一隻可愛的獨角仙,我可以用色紙幫牠蓋房子,因為牠可能需要漂亮的度假飯店;如果我遇見一隻美麗的小鳥,我可以用笛子和牠一起演奏,因為牠擁有好聽的歌聲。

再升級版,有個孩子說可以用釘書機幫受傷的鴿子羽毛釘起來,才不會脫落,我心想:不好吧!這樣動物會痛耶!但獸醫也是有醫療用的釘書機啦!可是這麼複雜我要怎麼和孩子解釋?

當我還在苦惱的時候,一個孩子跳出來說:唉唷!那就把釘書機寫成魔法釘書機就好啦!那動物就不會痛啦!於是,聽到這個說法的孩子,就寫出了:如果我遇見一隻鴿子,就用釘書機幫牠釘住毛,這是魔法釘書機,釘起來跟蚊子咬沒兩樣。(物品有了魔法了!)

另一個玩法,是不侷限在手邊的物品,而是想像遇到誰,可以拿出什麼物品幫助他,於是就有了為詩人戴上千里眼鏡的想法,這是低年級孩子的構想,真是出乎我意料,富有詩意又有創意。

裡面有一句很動人:如果我遇見一隻充滿活力的海豚,我要用普通的彩色筆幫牠寫信,我可以幫牠寫信給住在太平洋上的海豚哥哥,因為牠太想牠哥哥了。

思念與親情,是永恆的主題,低年級的孩子很可以體會,對吧!

爸媽也可以利用手邊的物品,和孩子進行一場冒險之旅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2.6K會員
654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推動「心願小王子-貧弱兒童資助培育計畫」,多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閱讀與寫作服務。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推動「心願小王子-貧弱兒童資助培育計畫」,多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閱讀與寫作服務。
Thumbnail
近日格友聊起了家事、聊起了裁縫,我私心想,要是生在古代,我應該是個手藝不錯的小姑娘吧!〈自己哼哼,偷笑了一下〉
Thumbnail
近日格友聊起了家事、聊起了裁縫,我私心想,要是生在古代,我應該是個手藝不錯的小姑娘吧!〈自己哼哼,偷笑了一下〉
Thumbnail
想像力是創造一切的根源。 3-4年級的第一堂帶他們打開想像力的窗, 假若一推開窗,窗外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每個孩子都有約3-5分鐘分享自己畫下的窗外故事, 給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同時試著將圖像轉化為文字; 試著在分享的時間裡,啟動腦中的小工廠, 構思、整理思緒,清楚的將故事說出。 分享過程,
Thumbnail
想像力是創造一切的根源。 3-4年級的第一堂帶他們打開想像力的窗, 假若一推開窗,窗外可能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每個孩子都有約3-5分鐘分享自己畫下的窗外故事, 給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同時試著將圖像轉化為文字; 試著在分享的時間裡,啟動腦中的小工廠, 構思、整理思緒,清楚的將故事說出。 分享過程,
Thumbnail
沒有想過自己其實會帶孩子。 那天,依玫的朋友帶著兩個孩子來這裡住宿,由於依玫與大人們聊得起勁,自然而然地,帶孩子的責任就落到我身上了。 上色期間,琋琋忽然拿起蘸著水彩的筆問我:「這個顏色好嗎?」,我覺得給他們「好」這個答案很敷衍,應該反問他問題讓他去思考,除非他們真的只想知道這個顏色漂亮嗎?
Thumbnail
沒有想過自己其實會帶孩子。 那天,依玫的朋友帶著兩個孩子來這裡住宿,由於依玫與大人們聊得起勁,自然而然地,帶孩子的責任就落到我身上了。 上色期間,琋琋忽然拿起蘸著水彩的筆問我:「這個顏色好嗎?」,我覺得給他們「好」這個答案很敷衍,應該反問他問題讓他去思考,除非他們真的只想知道這個顏色漂亮嗎?
Thumbnail
我興奮問:「寶貝,你做了什麼好事? 跟媽咪分享。」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有老師才知道」
Thumbnail
我興奮問:「寶貝,你做了什麼好事? 跟媽咪分享。」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有老師才知道」
Thumbnail
小孩子有一種神奇魔力,就是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將物品賦予另一項全新的意義,小時候很喜歡拿家裡現有的東西,來玩扮家家酒,例如空的罐子裝水,摘一些樹葉,混在一起攪拌,就當作是在炒菜;坐墊拼一拼,就變成一座城堡;或是拿一件被子披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公主。然而,當我們年紀漸長,似乎漸漸忘了自己曾有過這樣的想像力
Thumbnail
小孩子有一種神奇魔力,就是能透過自己的想像,將物品賦予另一項全新的意義,小時候很喜歡拿家裡現有的東西,來玩扮家家酒,例如空的罐子裝水,摘一些樹葉,混在一起攪拌,就當作是在炒菜;坐墊拼一拼,就變成一座城堡;或是拿一件被子披在身上,假裝自己是公主。然而,當我們年紀漸長,似乎漸漸忘了自己曾有過這樣的想像力
Thumbnail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Thumbnail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