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SOSreader, Facebook, Instagram,我的寫作定位、區分與測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嗨!我是侯智薰,這是我在 SOSreader 的第一篇文章

如果你是認識我的朋友或讀者們,因為會覺得:

「哇咧,怎麼在哪都看得到你!」
「恩⋯⋯對⋯⋯。嗨,你好!」

所以我這篇文章就是想來講一下我自己的寫作定位與區分,也順便來測試一下 SOSreader 這個平台。


多方經營?

其實我並不覺得多方經營不好,就像日用品品牌寶僑(P&G),旗下也一堆品牌(例如:明明都是洗髮精,台灣常見的海倫仙度絲、飛柔、潘婷、沙宣都是旗下品牌),為的就是針對不同目標市場,進行區分與經營。

多方經營沒有不好,只是很累。

因為人家是上萬人的公司,我是一個人。

好拉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Medium

目前在 Medium 平台上寫作剛好進入「1 年」,累積了 「50 多篇」文章,寫作頻率平均是「一週一篇」

目前寫作的類型有四:

  • 職場駭客:工作心法與職場關係
  • 原則思考題:生活觀察、觀點分享
  • 學習方法與知識管理
  • 生活週記:心情短篇圖文

但都是屬於「長篇文章」,都是 1500 字以上。

Medium 中文作者資料庫

如果你是從我臉書過來的朋友,我想你就是想拿這個我整理了一個下午,約四個小時的 Medium 中文作者的資料庫吧!我挖出了 60 多位,「有一定寫作頻率」、「有一定的內容質量」的中文作者,列出他們常用的「標籤 Tag」,並附上目前的「追蹤人數」與「網址」,若你有需要,歡迎從下方圖片的描述文字自取:

另外,除了可以直接透過右上角的 Copy Base,然後下載 .csv 拿取資料外,還可以透過點擊左上方的「Follower 排序」,改變檢視方式,我有先設立好一個是「依照領域」去做檢視的,或許能符合你的需求?

今日發現的小事項

另外,我今天在整理我的讀者與追蹤者時,重新連結了臉書(Disconnect 又 Connect Facebook),然後發現「這個動作」會自動幫你 follow 也有將 Medium 連結臉書的所有臉友。(我是覺得很雞肋拉,因為很多人沒有在上面寫作,幹嘛去 follow,還多花了我一個小時去整理名單,這個使用者體驗不好。)


Facebook

我的臉書目前就是「生活觀點」的分享,以及轉貼一些不錯的文章與內容(影片、圖片等等),基本上會是我所有平台花最多時間的,因為上去回應的頻率會比較高。(Medium 的留言機制真的很糟)

不過我的臉書還有另外一項功能,就是「分享活動」。如果有好的活動與資源機會,或者是自己的演講或課程的資訊,我都是分享在臉書上的,所以更像是個「找人找資源的佈告欄」?

這時候一定要來一篇,延伸閱讀:

為什麼發送臉書好友邀請前,要先寄一封訊息?


Instagram

恩,我的 Instagram 基本上就是「荒唐生活紀錄」,比較少發文,就只是捕捉生活的蠢事發在限時動態上而已。

兩三週才會發一則,除非很有時間或者很有感觸的時候才會想發,
總之就是一個隨心所欲。

那為什麼要用?放臉書就好拉?

第一原因:還是想要保留臉書的文體風格是稍微認真的,輕鬆玩樂耍廢就到 IG 上吧。(如果你想一窺雷蒙的蠢生活,歡迎追蹤?)

第二原因:到外頭演講時,才發現眾多的九零後與零零後(1990&2000 年後出生)的年輕朋友們已經不用臉書了,所以弄了個哀居來跟他們接觸接觸。

雖然我認為很難有什麼認真的接觸,更多的是生活愜意的交流,很輕鬆沒錯,但流逝極快,我對於這種內容與趨勢反而是抱著一種恐懼焦慮的態度的。(這些這篇就不講了,以後再說~)


SOSreader

沒錯,就是這個平台。

會想來試試主要就一個原因:

台灣團隊、中文在地化!

沒有什麼理由不去支持台灣自己的團隊了(X),而且 Medium 的中文支援程度真的很差,不管排版還是 Tag 與平台社群的推薦紅利(雖然 SEO 大勝)。

Medium 的中文支援與社群紅利?延伸閱讀:

從 Medium 發現的事:標籤 Tag 、關鍵字 SEO 優化,與社群經營

不過說實話,我還沒想好,來這邊測試的「文章風格走向」會是?

  • 短文型的生活觀點?
    因為現在真的越來越少人閱讀長文了啊,今天整理 Medium 中文作者名單時,發現一堆好文,但時間真的不夠閱讀全部,每天處理一堆文字,看到長文的確連自己會會怕怕的。
  • 職場與工作思維?
    發現這類的文章在 SOSreader 上比較少,或許是一片藍海。可以代表九零後與年輕一代來分享自己觀察的職場關係與工作思維?主題性高也才能運用到 SOSreader 平台上原有的「專題訂閱」機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 SOSreader 的 SEO 還不夠強,所以這種在「自然搜尋」上已經被競爭光的關鍵字,或許更適合來這邊撰寫?(直接放棄關鍵字的流量搜尋,比拼讀者黏著與口碑分享)
  • 你有任何建議嗎?
    這篇是我第一篇文章,除了真實體驗寫作流程之外,也更想聽聽我的讀者朋友們,對於我未來寫作的建議?(任何都可以,歡迎留言給我!)
如果你想要匿名留言,歡迎到這邊

SOSreader 的分析觀察文

未來寫了三~五篇後,我就會分享自己在 SOSreader 上的觀察與使用者體驗心得,從「撰寫體驗到後台管理」(編輯器、後台數據管理與留言系統,對於作者的效益與效率的影響?)「文章影響力」(素人適合來寫嗎?還是會被大頭天花板卡死?),到「公司提供給作者的在地化服務」(在地化服務的加分?)三個面向來分析!

所以,不知道你閱讀到這邊,你的閱讀體驗如何?
歡迎在本文留言跟我分享你的回饋!


時事觀點會分享在臉書,歡迎追蹤

侯智薰(Raymond CH Hou)的臉書

我說…如果…你能順手打賞我一杯咖啡?

街口支付打賞雷蒙,免手續費又快速!

  • 電腦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掃個 QRcode 來打賞!
  • 手機閱讀:打開街口支付 → 介面上方轉帳 → 輸入帳號 → 901005033
  • 街口支付的好處?(台灣的支付品牌,必須支持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少-avatar-img
2018/04/21
SOS中文介面真的明顯大勝,像是上下引號就很漂亮,字體與排版也沒話說得好。 可惜還有許多功能仍待完整,我自己是期待盡快有App版,雖然以寫字而言還是用鍵盤,但無論是閱讀還是查詢都希望直接點進App。 還有後臺好像不像Medium可以看到文章流量跟來源分析,是我沒找到嗎? 這些是不是應該 @陳宜萍 XD
avatar-img
雷蒙三十・學員評價心得
135會員
62內容數
主要收錄雷蒙三十 Notion 線上實戰訓練營、線上課程的優秀作業心得。中文世界最完整、最多學員的 Notion 教學服務(人生管理系統&數位大腦),一起聰明工作、好好生活。
2024/04/26
小麥依照每個家人的習慣使用不同的作業系統。像建立PAI系統在自己的頁面、建立簡單的日記系統在老婆的頁面中、或在女兒頁面建立育兒相關的資訊收集箱,並在建造這個系統時考慮到可直接對外呈現的需求,這樣就可以直接將系統分享給需要的其他人查看。
Thumbnail
2024/04/26
小麥依照每個家人的習慣使用不同的作業系統。像建立PAI系統在自己的頁面、建立簡單的日記系統在老婆的頁面中、或在女兒頁面建立育兒相關的資訊收集箱,並在建造這個系統時考慮到可直接對外呈現的需求,這樣就可以直接將系統分享給需要的其他人查看。
Thumbnail
2024/04/01
Summer 將自己的數位成長學習系統進行整合與調整,運用 PAI系統 轉為專案形式,加上不同目的的客製化篩選、排序、圖示等資料庫可視化的呈現 ,讓課程、學習都能夠清晰明瞭。另外除了課程外,也融合自己的書籍閱讀、資訊整理搜集等,讓整個頁面更貼近屬於我自己的「數位成長學習」習慣。
Thumbnail
2024/04/01
Summer 將自己的數位成長學習系統進行整合與調整,運用 PAI系統 轉為專案形式,加上不同目的的客製化篩選、排序、圖示等資料庫可視化的呈現 ,讓課程、學習都能夠清晰明瞭。另外除了課程外,也融合自己的書籍閱讀、資訊整理搜集等,讓整個頁面更貼近屬於我自己的「數位成長學習」習慣。
Thumbnail
2024/04/01
職場工作者是怎麼用 Notion 結合子彈筆記和待辦清單任務系統?10 利用子彈筆記結合待辦清單,讓任務顯示更清楚;活用 Notion 中資料庫功能,進行任務篩選、凸顯截止時間,幫助我們提升效率,減少瑣碎的動作。訓練營畢業後,也隨著時間遞進,不斷進化自己的工作系統,這是迭代精神的具體展現。
Thumbnail
2024/04/01
職場工作者是怎麼用 Notion 結合子彈筆記和待辦清單任務系統?10 利用子彈筆記結合待辦清單,讓任務顯示更清楚;活用 Notion 中資料庫功能,進行任務篩選、凸顯截止時間,幫助我們提升效率,減少瑣碎的動作。訓練營畢業後,也隨著時間遞進,不斷進化自己的工作系統,這是迭代精神的具體展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會選擇方格子作為書寫文章的分享平台,是一場意外。但人生就是充滿意外! 一直以來都有閱讀跟書寫的習慣,更要不得的是那個"分享"與"記錄"的慾望!! 其實,也不是真正要去經營什麼或靠咬筆桿生活(我可能真的只能吃筆桿過活) 只是純粹想把自己當下的心情、感受與所感、所悟記錄下來送給當下的自己:P
Thumbnail
會選擇方格子作為書寫文章的分享平台,是一場意外。但人生就是充滿意外! 一直以來都有閱讀跟書寫的習慣,更要不得的是那個"分享"與"記錄"的慾望!! 其實,也不是真正要去經營什麼或靠咬筆桿生活(我可能真的只能吃筆桿過活) 只是純粹想把自己當下的心情、感受與所感、所悟記錄下來送給當下的自己:P
Thumbnail
追求讚數和分享數是蜜糖,但也是毒藥 不知道你有沒有因為自己寫的文章沒有愛心、沒有讚、沒有分享,也沒有流言而感到失落呢? 我有的,而且還維持一段時間。
Thumbnail
追求讚數和分享數是蜜糖,但也是毒藥 不知道你有沒有因為自己寫的文章沒有愛心、沒有讚、沒有分享,也沒有流言而感到失落呢? 我有的,而且還維持一段時間。
Thumbnail
一人公司如何高效工作-筆記 出處來自FB暢哥-一人公司如何高效工作 主講者:侯智薰-雷蒙三十 職涯轉換一人公司? A:初期大學就是接案,大學要自己繳學費、生活費,大三加入韓商公司,遠距工作,辦公室在台北,總部在首爾,在台南工作,當時在做內容行銷、社群行銷,幫公司寫文章,公司在做生產力工具,做企業內部
Thumbnail
一人公司如何高效工作-筆記 出處來自FB暢哥-一人公司如何高效工作 主講者:侯智薰-雷蒙三十 職涯轉換一人公司? A:初期大學就是接案,大學要自己繳學費、生活費,大三加入韓商公司,遠距工作,辦公室在台北,總部在首爾,在台南工作,當時在做內容行銷、社群行銷,幫公司寫文章,公司在做生產力工具,做企業內部
Thumbnail
有幾位《自媒體合作計畫》的夥伴是已經有基礎粉絲量的,我主要是協助他們做社群方向定位及內容優化。希望能夠將社群經營成營業型(主要內容產製的園地),定位更明確,且有業配空間。
Thumbnail
有幾位《自媒體合作計畫》的夥伴是已經有基礎粉絲量的,我主要是協助他們做社群方向定位及內容優化。希望能夠將社群經營成營業型(主要內容產製的園地),定位更明確,且有業配空間。
Thumbnail
未來的主要價值創造,都會偏向軟體和客製化,而關鍵因素則在於如何量產。無法量產的新創公司會被綁死在客製化專案上;所以,只要找到量產的方法和模式,就會是未來的獨角獸。希望透過本文的對話,可以給正在困惑中的讀者一些靈感。
Thumbnail
未來的主要價值創造,都會偏向軟體和客製化,而關鍵因素則在於如何量產。無法量產的新創公司會被綁死在客製化專案上;所以,只要找到量產的方法和模式,就會是未來的獨角獸。希望透過本文的對話,可以給正在困惑中的讀者一些靈感。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些自稱在寫文案的朋友,也因而瀏覽了一下他們的Facebook、Twitter、個人社交媒體網頁,但發現其中有一些多半只是轉別人文章、曬曬小孩近況、貼貼美食照片等等,這樣其實有點可惜。
Thumbnail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一些自稱在寫文案的朋友,也因而瀏覽了一下他們的Facebook、Twitter、個人社交媒體網頁,但發現其中有一些多半只是轉別人文章、曬曬小孩近況、貼貼美食照片等等,這樣其實有點可惜。
Thumbnail
筆者近年花了許多時間優化Facebook朋友群,但效果似乎不怎麼好;每篇Facebook文章平均得到的按讚數、留言回應、以及轉貼分享的數目增加不多。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後來才忽然頓悟:「笨蛋,問題就出在新加的朋友。」
Thumbnail
筆者近年花了許多時間優化Facebook朋友群,但效果似乎不怎麼好;每篇Facebook文章平均得到的按讚數、留言回應、以及轉貼分享的數目增加不多。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後來才忽然頓悟:「笨蛋,問題就出在新加的朋友。」
Thumbnail
時間回溯到一個月前,受到報業經營者、社運人士被捕等接二連三的新聞打擊,令我再次思索「還可以做些甚麼」。於是,我想到了結合學習語言方面的興趣,以及數位時代必不可少的社交媒體——就做一個語言學習為主軸,輔以較為軟性地提及香港情況的社群帳號吧。 經營社群帳號的想法其實也醞釀了一段時間,通過看相關影片、上堂
Thumbnail
時間回溯到一個月前,受到報業經營者、社運人士被捕等接二連三的新聞打擊,令我再次思索「還可以做些甚麼」。於是,我想到了結合學習語言方面的興趣,以及數位時代必不可少的社交媒體——就做一個語言學習為主軸,輔以較為軟性地提及香港情況的社群帳號吧。 經營社群帳號的想法其實也醞釀了一段時間,通過看相關影片、上堂
Thumbnail
密室好友大眼嘟有一天問我,「欸,妳知道SOSreader嗎?」說實在,我還真不知道,好奇心被驅動,放下手邊家務上網了解一番,原來是一個新興的文學創作平台。
Thumbnail
密室好友大眼嘟有一天問我,「欸,妳知道SOSreader嗎?」說實在,我還真不知道,好奇心被驅動,放下手邊家務上網了解一番,原來是一個新興的文學創作平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