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書架》領導人改變國家歷史方向:讀《大外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在外交上從建國以來就以孤立主義為主流,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對於一般民意來說,「那是他家的事情,與我無關」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這樣的主流思想,會遇到兩個問題的挑戰,一個是道德,一個是危機。
美國從「一戰」開始,逐漸扭轉孤立主義思潮,開始介入國際事務;最終在「二戰」後成為「世界警察」,孤立主義幾乎銷聲匿跡。造成國家發展如此重大的轉折的,就是威爾遜總統,而他用以說服美國美國人民放棄孤立主義心態的論調,就是建立在道德論的基礎上。
 
威爾遜的外交思想對美國影響甚大,其主要內容包括三個內容:
  • 第一,國際體系不應建立在均勢上,而應以民族自決為基礎;這直接導致了「二戰」後殖民地體系的瓦解。
  • 第二,歐洲的安全不應仰賴於均勢結盟,而應建立集體防禦措施,並以「公開達成的公開協議」為準,這直接導致了「聯合國」的建立。
  • 第三,和平有賴於民主的傳播,只有當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了民主制度,世界和平才有可能。這直接導致了一百多年來,美國支持世界各地的民主發展的外交政策這一傳統。這裡尤其值得今天反覆玩味的,就是最後一點。
1913年12月2日,威爾遜首次發表國情咨文時,全面論述了個人外交理念的要點,即後世所稱的「威爾遜主義」。他提出:美國特殊的使命高於外交常態,使得美國有義務擔任人類自由的模範;民主國家的對外政策在道德上高人一等,因為其人民天生愛好和平;對外政策應反應與個人道德相同的標準。
在宣布參加「一戰」的時候,威爾遜在要求選戰的演說中說:「權利比和平重要,我們應為自己素來最關切之事,為民主,為受制於權威者對政府的發言權,為小國的自由及權利,為全體自由民族結合在一起促使人權席捲各地,以致所有國家均可享有和平安全,終至世界自由而戰。」
比起傳統的歐洲式的外交理念來說,威爾遜的主張相當的理想主義。在歐洲老牌外交家看來,簡直幼稚可笑。在他們眼裡,政治沒有道德可言,政治家更不應該根據道德原則來製定外交政策,對於國家完全和國家利益來說,真正重要的是實力和實力的均衡。但是威爾遜總統用他的直覺、信念和熱情,推翻了這些傳統外交思維。美國對於「一戰」和「二戰」的介入,非但沒有讓美國受到「他家的事情」的牽累,反而奠定了最近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在全球無與倫比的領袖地位。面對這個事實,孤立主義者無言以對。
 
威爾遜主義的理想主義性質,與現實主義並不衝突,現在我們都看得很清楚了。只要那些專制獨裁的國家存在並且實力強大,它自然就會走上擴張侵略的道路,這是制度決定的,非個人可以左右。德國和日本的例子就是歷史經驗的呈現,後來的俄羅斯、今天的中國,都在重新詮釋這一定律。
因此,介入全球事務,支持他國的民主發展,這看起來不是美國必須承擔的義務,但是實際上,承擔這種義務,可以使得美國不必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大的災難,或者不必付出更大的代價來維護自身的安全。要看到這一點,要能夠理解「今天表面上看是無實質意義的付出,是為了明天可以不必付出更多」這樣的一個道理,真的是需要遠見的。
有的時候,政治家就是教育家,他要具備遠見,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說服人民接受自己的遠見。就此而言,偉大的政治家的出現,確實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
一個國家的命運,就是這樣被掌握在國家領導人一個人的手上。季辛吉在《大外交》一書中就曾經感慨萬分地說:「威爾遜的出現是美國歷史上一個轉折點,是領導人徹底改變本國歷史方向的一個罕見例子。」其實,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
(待續)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編輯:熊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民主的危機不僅僅體現在對異議人士的打壓,對言論自由的管制,和民粹主義的流行上,這種危機還以更微妙的方式發酵,例如國際性的洗錢活動正在逐漸掏空很多國家的國庫,這其中也包括中國。跨國集團的行為對民主制度的傷害,是專制復辟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表現為法治在金錢面前低頭。
面對專制力量結盟的前景,支持民主的各種力量也必須團結一致,協調行動。這正是法國總統馬克宏最近在歐洲議會的演講中所強調的。
正如同德國在「二戰」前,以及前蘇聯在冷戰時期曾經扮演過的歷史角色一樣——今天,在席捲全球的專制復興和民主退步的浪潮中,中國,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
何止是匈牙利和土耳其呢?在埃及、俄國、越南、中國、柬埔寨、亞塞拜然、菲律賓、波蘭、義大利、委內瑞拉,都出現了專制制度重現、民主制度退潮的現象。更嚴重的事是,這些國家相互呼應,已經開始隱形結盟。
如果把六四拉到現代來說,現在的中共訊息的封鎖越來越高科技,微信能過濾敏感字眼讓你傳出去的訊息使對方看不見,在自己的畫面中顯示訊息有送出,但是對方收到的卻已經是過濾過的內容,街上的攝影機也結合了AI的系統能自動辨別路上的各種人、車輛。在這種情勢下,當今的中國還有辦法像當初的六四集結那麼多的群眾上街嗎?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民主的危機不僅僅體現在對異議人士的打壓,對言論自由的管制,和民粹主義的流行上,這種危機還以更微妙的方式發酵,例如國際性的洗錢活動正在逐漸掏空很多國家的國庫,這其中也包括中國。跨國集團的行為對民主制度的傷害,是專制復辟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表現為法治在金錢面前低頭。
面對專制力量結盟的前景,支持民主的各種力量也必須團結一致,協調行動。這正是法國總統馬克宏最近在歐洲議會的演講中所強調的。
正如同德國在「二戰」前,以及前蘇聯在冷戰時期曾經扮演過的歷史角色一樣——今天,在席捲全球的專制復興和民主退步的浪潮中,中國,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
何止是匈牙利和土耳其呢?在埃及、俄國、越南、中國、柬埔寨、亞塞拜然、菲律賓、波蘭、義大利、委內瑞拉,都出現了專制制度重現、民主制度退潮的現象。更嚴重的事是,這些國家相互呼應,已經開始隱形結盟。
如果把六四拉到現代來說,現在的中共訊息的封鎖越來越高科技,微信能過濾敏感字眼讓你傳出去的訊息使對方看不見,在自己的畫面中顯示訊息有送出,但是對方收到的卻已經是過濾過的內容,街上的攝影機也結合了AI的系統能自動辨別路上的各種人、車輛。在這種情勢下,當今的中國還有辦法像當初的六四集結那麼多的群眾上街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日(2024年8月13日)參加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之研討會「第14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民主生活」,有些事不吐不快,簡記如下。 今天去之前最想聽的就是L教授談美國總統的戰爭權限那篇,結果,該說某方面而言問題比想像中還嚴重嗎? 剛好和我同研究室的的M也是做美國總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日(2024年8月13日)參加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之研討會「第14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民主生活」,有些事不吐不快,簡記如下。 今天去之前最想聽的就是L教授談美國總統的戰爭權限那篇,結果,該說某方面而言問題比想像中還嚴重嗎? 剛好和我同研究室的的M也是做美國總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2003/6/7 自由帝國主義頗能代表美英戰略。世界秩序有兩種:帝國霸權或權力平衡。對美歐日,權力平衡已不復適用。現在只有三種國家—民主體制的西方「後現代國家」、國家主義的中俄印等「現代國家」,以及內戰頻仍的失敗國家。後兩者式對自由民主構成了威脅。但難以援用權力平衡,營造帝國霸權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Thumbnail
這是一個基於美國形勢的虛構故事,區外人觀點。目前的美國人抱持盲目的樂觀主義,對西方美國與東亞的文化差異感應不足。文章描述了一位男子在餐廳裡,看到充滿暴力血腥的報紙餐單,看菜單時卻在想血腥照片的背景,此時服務生在旁邊等著他點餐。王明的媽...服務生...全都在揭露美國發生的血腥事件。
Thumbnail
  本書討論美國擴張主義的歷史淵源及其演變。問題包括:為什麼美國總在不斷擴張,有時甚至直接介入干涉其他國家的事務?美國的擴張主義是怎樣形成的?這種擴張與它的歷史之間又具有什麼樣的關係?本書描述了美國征伐與暴力的歷史,也讓我們重新省視自己對美國的想像與認知。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