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兵與知青: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成都的天府廣場有一尊毛雕像,很高大,估計有10多米高,一支手向上揮,另一支手背在後面,大姆指掖著,其餘四指伸出。
 
話說當年有成都知青想回成都,但看不到希望,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成都。回城時就去天府廣場轉悠,排解愁悶。自然要去毛雕像前瞻仰,想從毛那裡得到一些啟示。就圍著毛雕像轉,轉著轉著,忽然注意到毛藏著的那只手,就豁然開朗,以為毛伸出的四指意味四年後回城。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人,得到了其它知青的共鳴,就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連我這個沒有當過知青的外地人也知道了。
這個說法很荒唐、也很有趣,但在其背後,卻反映了知青運動的本質。所謂「知青上山下鄉」是違背當事人的願望而被「偉大領袖」的意志所主宰的。成都知青將回城的時間附會在毛雕像的手勢,雖然荒唐,但卻反映了這樣的事實,他們的命運被「偉大領袖」所主宰。所以,他們只能寄託于「偉大領袖」,寄託于「偉大領袖」的雕像。
今天,我們對「文革」的反省,對「大躍進」反省,對「上山下鄉」的反省,對改變無數人命運的歷次政治運動的反省,都必須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使得中國人將自己的命運交付給了他人,交給了一個人,使得他的意志成為全體國民的意志。這才是根本問題。
毛大手一揮,「紅衛兵」招之即來,造反、武鬥、串聯;然後,揮之即去,知青就「上山下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無庸置疑,「上山下鄉」運動是一場鬧劇和悲劇,毫無任何正面的價值。對整個國家是如此,對知青和農民都沒有什麼益處。經濟和社會結構更加退化,城鄉的分割得到了固化和加強,且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形成逆向的人口流動,勞動生產率降低。農民和知青兩個方面,都沒有從「上山下鄉」中得到益處,人為地製造農民與知青的對立。知青既沒有促進農民知識水準的提高和提高農業生產率,知青習得的低產出率的勞動技能也沒有什麼價值。只是有利於城鎮的穩定。
從每個個體來說,也是如此。現在那些有所成就的知青,知青的經歷並非他們取得成就的必須條件,也不是更好的條件,如果他們不下鄉當知青,他們也一樣可能做出成就,能做出更高的成就。還有許許多多被埋沒的人,如果他們沒有上山鄉,得到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他們也能做出成就了,擁有好的生活。
這些都是次要的了。總之,是什麼使得紅衛兵「招之即來」,知青「揮之即去」,這才是「文革」和「知青」的根本問題。
2012年6月4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331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按儒家倫理,在實踐中,陌生人之間可能會出現三種狀態,一種是始終停留在陌生人狀態,儒家倫理下陌生人狀態就是相互欺騙和敵對狀態;另兩種是「不打不相識」,發生衝突後分出高低,然後和解,發展為「君臣」關係或「朋友」關係。但儒家的朋友關係也不是完全平等,也會如兄弟般分個長幼,就是江湖上的「結義兄弟」。
但要知道,屈原對楚國的這種熱愛在春秋戰國時代並不普遍。那時,人們對諸侯國的認同並不高,最高認同是華夏文化。對華夏文化的認同高於對出生國的認同,就好像我們今天對國家的認同要高於對省籍的認同。只要在華夏文化圈內,沒有跑去為周邊的夷狄做事,就都沒問題。
中國在這些球類項目上,依次成績越來越差。最好是乒乓球,再是羽毛球,再是排球和籃球,網球有些特殊,最後是足球。也就是說,對抗性越強、信任度和合作性越高,規模越大,越複雜的專案,中國的水準越低。
奧運會開閉幕式上的節目完全是集體主義式的。而閉幕式上倫墩8分鐘表演則體現出的是團隊精神。理解了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的差異,我們就很容易理解貌似更強調集體價值的中國人卻在團隊項目上不能與更強調個人價值的西方人相抗衡。
但他們也有一個共同之處,兩人都是從體制外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靠世襲,直接繼承權力。而特朗普則是靠民主選舉成為美國總統。在他當上總統之前,他是一個商人,完全沒有從政的經歷,沒有在美國的權力體系中打磨過。
可以肯定,美國通過經濟援助等方式將對朝鮮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將美國的影響擴大到整個朝鮮半島。朝鮮將受到來自於中國,美國和韓國的影響。這有種可能性,一種是朝鮮能長期保持中立,平衡來自于美韓和中國的影響;一種可能是在短期內保持中立,但禁不住美韓的「誘惑」,而一邊倒向美國,甚至與韓國統一。
按儒家倫理,在實踐中,陌生人之間可能會出現三種狀態,一種是始終停留在陌生人狀態,儒家倫理下陌生人狀態就是相互欺騙和敵對狀態;另兩種是「不打不相識」,發生衝突後分出高低,然後和解,發展為「君臣」關係或「朋友」關係。但儒家的朋友關係也不是完全平等,也會如兄弟般分個長幼,就是江湖上的「結義兄弟」。
但要知道,屈原對楚國的這種熱愛在春秋戰國時代並不普遍。那時,人們對諸侯國的認同並不高,最高認同是華夏文化。對華夏文化的認同高於對出生國的認同,就好像我們今天對國家的認同要高於對省籍的認同。只要在華夏文化圈內,沒有跑去為周邊的夷狄做事,就都沒問題。
中國在這些球類項目上,依次成績越來越差。最好是乒乓球,再是羽毛球,再是排球和籃球,網球有些特殊,最後是足球。也就是說,對抗性越強、信任度和合作性越高,規模越大,越複雜的專案,中國的水準越低。
奧運會開閉幕式上的節目完全是集體主義式的。而閉幕式上倫墩8分鐘表演則體現出的是團隊精神。理解了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的差異,我們就很容易理解貌似更強調集體價值的中國人卻在團隊項目上不能與更強調個人價值的西方人相抗衡。
但他們也有一個共同之處,兩人都是從體制外成為國家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靠世襲,直接繼承權力。而特朗普則是靠民主選舉成為美國總統。在他當上總統之前,他是一個商人,完全沒有從政的經歷,沒有在美國的權力體系中打磨過。
可以肯定,美國通過經濟援助等方式將對朝鮮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將美國的影響擴大到整個朝鮮半島。朝鮮將受到來自於中國,美國和韓國的影響。這有種可能性,一種是朝鮮能長期保持中立,平衡來自于美韓和中國的影響;一種可能是在短期內保持中立,但禁不住美韓的「誘惑」,而一邊倒向美國,甚至與韓國統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近有所謂“公民團體”自發的“青鳥行動”,自詡以街頭的”大民主”補救國會的“民主”缺失,實質上乃在國會選舉未獲一席者圖顛覆由60%民意決定的國會組合,削弱國會在野黨監督執政黨的能力,成為執政黨非憲的別動隊,且以“青鳥”爲號。青鳥乃古代神話中替西王母“取食”者乃主子的僕從。
Thumbnail
來聊點現實問題,青鳥行動暫時畫一個逗點,但已經給了我們許多反省,也有讚嘆之處。 一些老問題,我過去寫過「太陽花接下來要想的現實問題--年底大選的切入」 ,以及「學運、政治利益、收割者」(還有更多篇,懶得全部轉了),但這次的狀況不完全一樣,所以來做點說明。 十年前太陽花捧紅幾個明星…… (話說在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這一篇要寫如何走出原生世界?原生世界就是不知善、不知惡、不知真、不知假。第一就是要好好的工作,解決人的需要,只是命運寫下我們的工作,因此可以走出原生世界也是有它的規定性的。總統不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為他們要統領三軍,必要時還要兵戎相見,他們的枷鎖是滿滿的,這是必要性的。 讀書人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高蔚杰這屆是開紅海般的讓旗隊及刀官退到槍隊後,而下一屆則是讓旗隊分散,掌旗三員、左右槍兵在刀官報告操演開始後,中央旗官為準,左右掌旗及左右槍兵開始一大步,然後槍兵再一大步,讓他們向後轉時,可以直線穿越槍隊抵達後方。 講完了各屆刀官旗隊進出方式後,他們知道剩餘的都是一樣的。高一高二隊員們正在操練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儀隊操練場上的眾人正聽著口令「一下二上的」操著臂力。「壓下去,壓下去——用意志力撐著。」高二的幹部輪流依教官喊到的名字,從地上爬起,接力的方式盯著在場所有人。槍哥是寧願操體能,加強自己的臂力也很懶得顧同學跟學弟,可是陸周樂教官喊到他,他就起身接下監督。喊著口令,他繞著場,在眾位伏地的隊員中穿梭走動,
上 抗日勝利,還都南京的那一年,我們住在大方巷的仁愛東村,一個中下級的空軍眷屬區里。在四川那種閉塞的地方,煎熬了那些年數,驟然回返那六朝金粉的京都,到處的古迹,到處的繁華,一派帝王氣象,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 那時偉成正擔任十一大隊的大隊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近有所謂“公民團體”自發的“青鳥行動”,自詡以街頭的”大民主”補救國會的“民主”缺失,實質上乃在國會選舉未獲一席者圖顛覆由60%民意決定的國會組合,削弱國會在野黨監督執政黨的能力,成為執政黨非憲的別動隊,且以“青鳥”爲號。青鳥乃古代神話中替西王母“取食”者乃主子的僕從。
Thumbnail
來聊點現實問題,青鳥行動暫時畫一個逗點,但已經給了我們許多反省,也有讚嘆之處。 一些老問題,我過去寫過「太陽花接下來要想的現實問題--年底大選的切入」 ,以及「學運、政治利益、收割者」(還有更多篇,懶得全部轉了),但這次的狀況不完全一樣,所以來做點說明。 十年前太陽花捧紅幾個明星…… (話說在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這一篇要寫如何走出原生世界?原生世界就是不知善、不知惡、不知真、不知假。第一就是要好好的工作,解決人的需要,只是命運寫下我們的工作,因此可以走出原生世界也是有它的規定性的。總統不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為他們要統領三軍,必要時還要兵戎相見,他們的枷鎖是滿滿的,這是必要性的。 讀書人可以走出原生世界,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高蔚杰這屆是開紅海般的讓旗隊及刀官退到槍隊後,而下一屆則是讓旗隊分散,掌旗三員、左右槍兵在刀官報告操演開始後,中央旗官為準,左右掌旗及左右槍兵開始一大步,然後槍兵再一大步,讓他們向後轉時,可以直線穿越槍隊抵達後方。 講完了各屆刀官旗隊進出方式後,他們知道剩餘的都是一樣的。高一高二隊員們正在操練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儀隊操練場上的眾人正聽著口令「一下二上的」操著臂力。「壓下去,壓下去——用意志力撐著。」高二的幹部輪流依教官喊到的名字,從地上爬起,接力的方式盯著在場所有人。槍哥是寧願操體能,加強自己的臂力也很懶得顧同學跟學弟,可是陸周樂教官喊到他,他就起身接下監督。喊著口令,他繞著場,在眾位伏地的隊員中穿梭走動,
上 抗日勝利,還都南京的那一年,我們住在大方巷的仁愛東村,一個中下級的空軍眷屬區里。在四川那種閉塞的地方,煎熬了那些年數,驟然回返那六朝金粉的京都,到處的古迹,到處的繁華,一派帝王氣象,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 那時偉成正擔任十一大隊的大隊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