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廚藝工作室/HOME Studio 菜色01:太陽的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研發原點:

1. 幾年前我曾經擔任過電視主廚。那時正好有個來賓不喜歡蔬菜,我就用了這道完全是以蔬菜為素材的菜色想挑戰征服這個人的味覺體驗。

2. 令人滿意地,最後非常成功地讓他喜歡這道菜。但我看著這道菜的框架雛形總覺得有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加強了所有調理法,就像調整相片的光暈深淺、飽和濃淡一樣。最後反而不是我賦予品嚐的人這個想像,而讓客人自己告訴我:這是太陽的味道!

「太陽的味道」原生場景:

這會是兩個地方:首先,是我的房間。深夜的時候我在思考怎麼讓一個不喜歡吃菜的人喜歡蔬菜的味道。

再者就是在我從生活裡,也許是出門買咖啡的路上,那時我正調整完這道菜所有的細節;大小、濃淡、軟硬、生熟、….,結果我就像被雷打中一樣,楞在馬路中央。

大片綠葉被曬過的油香、柏油路的蒸氣、太陽裡烤得樹皮散出水氣、水溝旁的酸味蒸發的氣息…,在那個當下我才意識到我創造出了太陽的味道。

如何發想:

一開始我只是想盡可能的讓蔬菜表現恰到好處的味道和口感,討厭蔬菜的人實在太多。但我真的得說,那是料理錯誤所導致的,沒有第二個答案。

所以我挑選了最一般的蔬菜:高麗菜、龍鬚菜、紅鳳菜、京都水菜,接著想要點堅果的香氣所以加入了花生在裡頭。

製作過程、如何分析解構重組這些味道:

我所挑選的蔬菜,有個共同特色。就是菜水腥味重,大多都是大火快炒,下重調味。我想做的就是不用一粒鹽就讓蔬菜的味道豐富飽滿,甚至超越大火快炒。首先最簡單的,就是將蔬菜以滾水燙過,釋放出原味,接著低溫風乾。

有趣的事情就在這時候發生了,蔬菜的腥味突然轉化成有點焦化的甘甜香氣。那麼我們要怎麼更進一步讓這香氣揮發得更強烈呢?我最後決定用龍眼木碳火燒烤這些蔬菜,讓炭香輝映一般大火快炒時蔬菜略微焦化產生的鑊氣(事實上我們對於鑊氣這個抽象味覺已經完全地掌握,並且能抽取分離出來運用在現在餐廳提供的一些菜色上)。

但我們還沒解決基底的問題,人會如何在第一時間去定義這道菜、它該是什麼型態、溫度會如何影響風味分子的釋放…,等等。目前這只是一盤凌亂的蔬菜我們得將他們統整在一起。

於是我將京都水菜和花生一起打成泥,接著壓平成如紙薄狀風乾。

這蔬菜餅則帶有花生的油脂味也帶有京都水菜被風乾後的被太陽曬過的綠葉氣息。

至於夏天路上會有的酸味、發酵味我則是用了白醋混合鮮奶油做成濃醬先抹些在蔬菜餅上,接著將炭火焙過的高麗菜、龍鬚菜、紅鳳菜妝點上餅皮。

太陽的味道,就在這方寸大小,入口碎散開來的時候飄出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義中的沙龍
26會員
11內容數
陳義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8/03
誰都好,讓這件事發生。    好廚抵家計畫書 Chef@HOME N:Needs(需求):探索市場上客戶的真正問題、痛苦、需求何在? 1. 每個人其實都想自己煮,比較安全衛生。 2. 每個人都夢想有專
Thumbnail
2018/08/03
誰都好,讓這件事發生。    好廚抵家計畫書 Chef@HOME N:Needs(需求):探索市場上客戶的真正問題、痛苦、需求何在? 1. 每個人其實都想自己煮,比較安全衛生。 2. 每個人都夢想有專
Thumbnail
2018/08/03
  大家好,我是陳義中。有多年當代料理經驗(這可以略過當放屁,多年不代表好。) 我想就舒肥的安全性及運用這件事分享給各位朋友一些完整且正確的觀念 1.舒肥到底是什麼:舒肥料理法在歐美各級餐飲被大量使用
Thumbnail
2018/08/03
  大家好,我是陳義中。有多年當代料理經驗(這可以略過當放屁,多年不代表好。) 我想就舒肥的安全性及運用這件事分享給各位朋友一些完整且正確的觀念 1.舒肥到底是什麼:舒肥料理法在歐美各級餐飲被大量使用
Thumbnail
2018/08/03
1987年生,台灣人。 餐飲從業人員2001-至今 餐廳主廚2008-至今 出版個人作品「菜市場裡的大廚」2012(2012於各大實體網路通路排行榜第一、同年獲得金鼎獎提名、於德國書展台灣館參展、
Thumbnail
2018/08/03
1987年生,台灣人。 餐飲從業人員2001-至今 餐廳主廚2008-至今 出版個人作品「菜市場裡的大廚」2012(2012於各大實體網路通路排行榜第一、同年獲得金鼎獎提名、於德國書展台灣館參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高麗菜、紫高麗菜、蘿蔔絲、小黃瓜片、苜蓿芽....好像就是小吃店或自助餐,或是夏天配著台式涼麵,比較常搭配的生菜。 很多人怕吃生菜,可能是因為總是有股「菜味」的感覺。 不過歐式萵苣就不太一樣了。基本上就是為了讓大家甘甜脆爽的生食,而出現的生菜!特別是夏天,一盤清脆爽口冰涼的生菜,不只視覺上討喜,感覺
Thumbnail
高麗菜、紫高麗菜、蘿蔔絲、小黃瓜片、苜蓿芽....好像就是小吃店或自助餐,或是夏天配著台式涼麵,比較常搭配的生菜。 很多人怕吃生菜,可能是因為總是有股「菜味」的感覺。 不過歐式萵苣就不太一樣了。基本上就是為了讓大家甘甜脆爽的生食,而出現的生菜!特別是夏天,一盤清脆爽口冰涼的生菜,不只視覺上討喜,感覺
Thumbnail
趁著最近比較有空,來好好除草一下(笑) 雖然沒多久又會開始另一個忙xDD
Thumbnail
趁著最近比較有空,來好好除草一下(笑) 雖然沒多久又會開始另一個忙xDD
Thumbnail
開菜單 從訂好吃飯的日子,就默默的編排著菜單。要在只能處理輕食的房間內完成,要簡單卻又能令人驚艷,工序不能太多以免來不及下班後處理。甚至連什麼時候有空去採購,買回來的菜禁不禁放都要考慮,所以說煮菜真的是很需要腦力激盪的一件事情。 有趣的是後來完成品與一開始的菜單長得完全不同。主因應該是主菜的更換,以
Thumbnail
開菜單 從訂好吃飯的日子,就默默的編排著菜單。要在只能處理輕食的房間內完成,要簡單卻又能令人驚艷,工序不能太多以免來不及下班後處理。甚至連什麼時候有空去採購,買回來的菜禁不禁放都要考慮,所以說煮菜真的是很需要腦力激盪的一件事情。 有趣的是後來完成品與一開始的菜單長得完全不同。主因應該是主菜的更換,以
Thumbnail
在台菜料理中,常見處理蔬菜的方式大多容易湯湯水水,但在西菜中卻常見烘烤乾烙的方式,吃起來滋味跟台菜有所不同,今天四季分享這道料理不僅容易,也更能吃到蔬菜的甜味。為了讓不常使用烤箱的人也可以製作,四季使用平底鍋,一樣能得到好效果。
Thumbnail
在台菜料理中,常見處理蔬菜的方式大多容易湯湯水水,但在西菜中卻常見烘烤乾烙的方式,吃起來滋味跟台菜有所不同,今天四季分享這道料理不僅容易,也更能吃到蔬菜的甜味。為了讓不常使用烤箱的人也可以製作,四季使用平底鍋,一樣能得到好效果。
Thumbnail
學員喬提到:「自己曾經從忙碌的職場,退回到只過著為自己準備三餐的樸實生活,一步一步地用食物療癒自己,在嘗試動手做梅干菜的過程中,從採買鮮綠色的芥菜,用鹽巴醃漬後看經過時間發酵之後接著晾在陽台,接受陽光的洗禮,水份一點一滴的消失,慢慢轉化一股美妙的香氣,原來這就是手工的滋味!」
Thumbnail
學員喬提到:「自己曾經從忙碌的職場,退回到只過著為自己準備三餐的樸實生活,一步一步地用食物療癒自己,在嘗試動手做梅干菜的過程中,從採買鮮綠色的芥菜,用鹽巴醃漬後看經過時間發酵之後接著晾在陽台,接受陽光的洗禮,水份一點一滴的消失,慢慢轉化一股美妙的香氣,原來這就是手工的滋味!」
Thumbnail
我真的很喜歡烤蔬菜,烤過的蔬菜有一種香氣,青草味會散去,且能保留蔬菜的清甜。某次去一間餐酒館吃飯,他們的烤蔬菜真的好吃到不行,好幾次都想去外帶,可價格雖不貴也沒到非常平價,想一想決定自己做看看,沒想到意外簡單啊!
Thumbnail
我真的很喜歡烤蔬菜,烤過的蔬菜有一種香氣,青草味會散去,且能保留蔬菜的清甜。某次去一間餐酒館吃飯,他們的烤蔬菜真的好吃到不行,好幾次都想去外帶,可價格雖不貴也沒到非常平價,想一想決定自己做看看,沒想到意外簡單啊!
Thumbnail
等我開始自己下廚後,我才在我的煮食裡去變動食材調味、作法,找到自己可以且喜歡的方式,才發現:「媽啊!妳幹嘛那樣煮,這樣煮很好吃啊!」但你真心問我「怎麼煮」是好吃的?我會說:「食物它們本身都是好吃的。」越是當季的口感越好!「味道」可能是大多數人自以為「我不喜歡」的原因,但很多時候可以試著去找到「口感」
Thumbnail
等我開始自己下廚後,我才在我的煮食裡去變動食材調味、作法,找到自己可以且喜歡的方式,才發現:「媽啊!妳幹嘛那樣煮,這樣煮很好吃啊!」但你真心問我「怎麼煮」是好吃的?我會說:「食物它們本身都是好吃的。」越是當季的口感越好!「味道」可能是大多數人自以為「我不喜歡」的原因,但很多時候可以試著去找到「口感」
Thumbnail
晚娘今天的心情很不錯,早上出門給了溫暖的陽光。今天是週六,按慣例是不煮飯的,下班回家偶爾會想著不如路上買個鹹酥雞、鹹水雞、滷味之類的配啤酒當晚餐,連熱都不用熱多方便,但礙於家中掌廚的包袱,無法放下身段,卻常常不敵自己的口嫌體正直,於是這個不入流的任務通常由我老公來執行。垃圾食物之夜,我只要把酒開好等
Thumbnail
晚娘今天的心情很不錯,早上出門給了溫暖的陽光。今天是週六,按慣例是不煮飯的,下班回家偶爾會想著不如路上買個鹹酥雞、鹹水雞、滷味之類的配啤酒當晚餐,連熱都不用熱多方便,但礙於家中掌廚的包袱,無法放下身段,卻常常不敵自己的口嫌體正直,於是這個不入流的任務通常由我老公來執行。垃圾食物之夜,我只要把酒開好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