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抉擇的艱難》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書是以三個具有三個道德爭議—其一為真,其二為虛—的案件,使用決疑論之方法進行討論的,也就是說在這些案件中,檢驗其中所涉及的道德原則。

內容概要

例如第一個案件是以沈船後,因寒凍且超載又救生艇漏水,於是大副下令將所有單身男性(除船員外)拋入水中,最後其中的水手赫姆斯獲判有罪,其餘無罪;第二個案件是進行探險的五個人,受困於山洞中,因無從獲救,故其中一人提議擲骰子殺了其中一人分食,又退出擲骰,後由他人代擲卻擲中最初提議者,其他人將其殺之分食後得以存活至獲救;第三則是學者到叢林中探勘,發現一個政府派出的小隊將20位印地安人揪出預計予以謀殺(蓋因印地安人等持續抗議造成政府困擾),提議若學者願意殺一人,則釋放其餘,若不願意,則仍照原計畫。
這些案件,都是要我們去思考在當下所做出的決定是否為對?或是說,什麼決定是對的?反過來說,什麼又是錯的?

評論

然於本書中,我有無法苟同之處,在第三章尤其明顯。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作者聲稱要以非功利主義之方式來進行論證,然而,在其後之篇章中,卻幾乎都是仍以後果論之論述來進行問題之討論,故此矛盾,是我難以認同的。另一則為仍在同章中,雖說功利主義係以最大多數人之最大利益為善作為道德準則之論據,而就其中之利弊衡量之操作,確實要進行資訊之搜集並於其中尋出最大利之決定。然而,於想像實驗中,作者卻於討論時不時的假定其他條件之出現(雖然作者也時常的說於此之假定與討論無關,故不續論等語),例如第三個案例中假定小隊長可能會於學者殺害一人後背叛諾言仍殺害其餘印地安人,基此,原先基於功利主義所得之正確決定可能會被修改。然而,這樣也可以無限假設下去,基此就模糊問題所要討論的焦點,這就像在電車問題中,要去假設是不是鐵道上第三個鐵軌的螺絲釘有鬆脫一樣。當然或許會有反駁說,這不一樣啊!物件的問題跟人的問題不同,例如小隊長對於諾言的不信守,是個不道德的行為,跟螺絲釘鬆脫不同。那如果今天再假設螺絲釘會鬆脫是因為當初鐵道工人偷工減料所造成呢?我要說的是,既然是一個道德問題的討論,就應精確地集中在要聚集的焦點上,例如於此討論,道德上正確/錯誤的行為為何?或說,不同倫理學立場下,所各得出之結論為何?何者才是道德上正確的?於印地安人案件中,也就是討論究竟是殺一人以使其他19人生存是對的,或是,雖然全部20人會死去,但是殺無辜者是錯的,之中進行討論,而不是無限地進行條件添加而導致失焦。
avatar-img
83會員
387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心得—視線之外所隱藏的不能被忽視
《傾城之戀 短篇小說集 一九四三年》-心得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心得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心得—視線之外所隱藏的不能被忽視
《傾城之戀 短篇小說集 一九四三年》-心得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器官移植的倫理道德難題,以及安樂死合法化等問題。文章涵蓋了多個節點,從醫學科技進步帶來的道德倫理問題,到食用豬肉的控管與動保團體,以及醫療記者對移植順序更改的質疑。整體來看,文章內容涵蓋了多方面的議題,值得深入研究。
  我們並不是要以一種懷疑的態度去面對所有關於道德的宣稱,而是去得到一種就像「即便是被欺騙也需要存在著一個思考者我」那樣基礎的關於道德的行為準則。那會是一種讓行為不發生矛盾的根本宣稱,不是你不該說謊、不是你不該殺人,那一基礎會是:「你不該做你不想做的事」。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同一篇文章中,Clifford還提出了一個基於「不夠充分的證據」對位高權重者進行指控的例子,但畢竟時代背景有所不同,我們姑且修改一下那個例子,譬如說,在我們的例子裡,那名位高權重者我們暫且稱呼為「劉總」。而某位丁先生,則發揮他的影響力,向大眾散布「未經查證的」、「詆毀性的」言論。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探討科學哲學家 W.K.Clifford 的論點以及船長的例子,在證據主義的背景下討論了信念與行動之關係,並提出了對於證據標準、偏見、意圖等問題的疑慮。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器官移植的倫理道德難題,以及安樂死合法化等問題。文章涵蓋了多個節點,從醫學科技進步帶來的道德倫理問題,到食用豬肉的控管與動保團體,以及醫療記者對移植順序更改的質疑。整體來看,文章內容涵蓋了多方面的議題,值得深入研究。
  我們並不是要以一種懷疑的態度去面對所有關於道德的宣稱,而是去得到一種就像「即便是被欺騙也需要存在著一個思考者我」那樣基礎的關於道德的行為準則。那會是一種讓行為不發生矛盾的根本宣稱,不是你不該說謊、不是你不該殺人,那一基礎會是:「你不該做你不想做的事」。
Thumbnail
憲法法庭23日死刑釋憲案言詞辯論,半數認為符合應報並罪有應得,憲法追求所有人的正義,應合憲,半數學者認侵犯人性尊嚴、剝奪生命權而違憲。 顏厥安:刑罰論須引進分配正義觀點,在個人責任外考量社會責任,那就不可能有死刑。因國家不能對社會也要承擔起部分責任的犯人施以終極刑罰,這是民主國家政治權力的起碼界線。
  同一篇文章中,Clifford還提出了一個基於「不夠充分的證據」對位高權重者進行指控的例子,但畢竟時代背景有所不同,我們姑且修改一下那個例子,譬如說,在我們的例子裡,那名位高權重者我們暫且稱呼為「劉總」。而某位丁先生,則發揮他的影響力,向大眾散布「未經查證的」、「詆毀性的」言論。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道德應該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情況下是否能容許例外的文章。文章引用康德和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來論述這個問題,同時也討論道德規範對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探討科學哲學家 W.K.Clifford 的論點以及船長的例子,在證據主義的背景下討論了信念與行動之關係,並提出了對於證據標準、偏見、意圖等問題的疑慮。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