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miroir aveugle 盲鏡》這本極具創意的繪本,以一面「失明」或者是「視力逐漸模糊」的鏡子在生命暮光中訴說自己的存在為起點。實際上,這面鏡子「只是有點近視」,它只能感知到一些形狀,就像點描派畫作中的圖像,從漆黑的頁面邊緣中浮現出來,彷彿是打開通往世界的窗戶:兩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子、一群正在樹上摘葉子的長頸鹿、一隻在冰原上行走的黑白獅子、一艘正在進行極地探險的船隻,以及讓留聲機歌唱的音樂,隱藏在裡面的還有三胞胎姐妹。
這本書採用了厚重的硬殼封面,做工極為精緻,以縱向的格式來契合這面敘述故事的鏡子。鏡子的自述帶有一絲超現實主義色彩,帶領讀者從非洲草原到南極,從一個大家庭的屋子到一條記憶交織的走廊深處。鏡子在思索:「如果我不存在,這個世界會怎樣?」它似乎已經預感到自己的消失。世界依然會繼續運轉,就像書中一開始那兩個在海灘上玩耍的孩子,完全不在意鏡子的存在;或像讀者在書的結尾處,被投射到鏡子的另一面,發現這面「近視」的鏡子,其實只是衣櫃上一面有些髒污的鏡子。一旦「清理乾淨」,便可以合上這本書,遠眺大海,看著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船隻與黑白獅子在天空中翱翔。
Giacomo Nanni 是一位風格獨特且才華橫溢的義大利作家,現居法國。他已出版十餘本漫畫與圖像小說(如《Acte de Dieu(上帝的行為)》,Ici Même出版社,2019年,榮獲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勇氣獎;《Tout est vrai(一切都是真的)》,Ici Même出版社,2021年),他的插畫作品也屢獲殊榮。《Le miroir aveugle(盲鏡)》由La Partie出版社出版,徘徊在想像與現實的邊界,以別具一格的詩意視角,引領讀者聰慧地探討時間流逝的主題。
Giacomo Nanni 談論故事中的那面「幾乎失明的鏡子」及其象徵意義。Giacomo表示,他本來希望這面鏡子能直接回應問題,但在故事結束後,鏡子已經消失了。然而,Giacomo 相信,經歷了所有事情後,鏡子的狀況變得更好了,並且它對故事的結局感到滿意,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地方。Giacomo 推測,這面鏡子應該與一些奇異的存在待在一起,比如黑白相間的獅子、三個三胞胎姐妹(其中一個不會唱歌)、一顆失眠的燈泡和幾隻長頸鹿。Giacomo 還提到,鏡子曾通過電報聯繫過鏡子的前主人—一位探險家,但探險家對這個問題的回覆簡單而模糊:「鏡子只反映它所看到的。」Giacomo 表示,如果有進一步的消息,他會轉告鏡子(從這一部分來看,創作者已經與書中人物產生真實連結,彼此溝通)。
Giacomo 進一步探討了讓一面「幾乎失明的鏡子」說話的可能性,並指出這是他自己曾經思考過的一個問題。這個構思不僅是一個編故事的藉口,也是一個文學遊戲,挑戰讀者的注意力和解讀能力。Giacomo 認為,這面鏡子可能象徵著一種功能失調的意識,這種意識被過去的經歷所蒙蔽,無論是愉快的還是痛苦的,這些經歷逐漸形成習慣和偏見,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沉重。他認為,這些經歷如同灰塵一般積聚在心靈上,影響著我們的當下和未來。然而,Giacomo 強調,這個故事並非某種理論的具象化呈現,也並不需要明確理解鏡子作為心靈隱喻的含義。解讀仍然是開放的,讀者可以自由地想像。
在探討這個鏡子荒誕且超現實的故事時,Giacomo 指出,需要動用想像力來理解。鏡子字面上將一切顛倒過來,將錯誤變為正確、將美變為醜、將複雜變為簡單等。此外,Giacomo 提到,在這個故事中,鏡子是「有生命的」,並且在故事發生時已經幾乎失明。這樣的設定使得故事得以展開,鏡子以「精確的方式犯錯」,這回到了對意識的隱喻:我們對世界的感知是有限且容易被誤導的,因為我們依賴於一個有限的身體,而這個身體無法獲得真正的客觀現實。Giacomo 認為,意識是自由的,可以無邊無際地想像。因此,在這個故事中,企鵝可以成為掠食者,留聲機裡可以包含一位歌手和她的助手,他們反過來在聽著留聲機的音樂,地磚可以變成天花板,最後,鏡子開始講述它自己的故事。
Giacomo 還談到了他的創作技術。他表示,他喜歡使用三原色:青色、洋紅色和黃色,因為這是印刷工常用的墨水。雖然這並不是絕對的限制,但Giacomo 認為,印刷工人不會輕易改變這些顏色,因為這三種顏色的混合已經可以產生無數種色調。對於賈科莫來說,這已經足夠了。賈科莫回憶起在藝術學校的時光,當時他有一位老師教他們學習了 Johannes Itten 的《色彩藝術》。他提到,雖然當時他並未完全理解這本書,但他後來發現,對一種顏色的感知與它周圍的顏色密切相關,這是一個美妙的發現。在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中,Giacomo 主要使用了電腦和繪圖板進工作。
Giacomo Nanni 出生於義大利的里米尼。他在烏爾比諾書籍學校學習動畫設計,並於1996年在《Mano》雜誌上發表了根據亨利·米肖作品改編的《大加拉巴尼之旅的六幅插畫》。自2004年以來,他成為了集結於《Canicola》雜誌周圍的一群大膽漫畫家的成員之一。該雜誌以卓越的創新精神代表了義大利漫畫的前衛力量,並於2008年在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上獲得獎項。
2005年,他憑藉作品《最美的事物》在盧卡漫畫節上獲得最佳短篇故事獎,該作品後來成為他首本書籍《尋找恐懼的男孩》中的一個章節,該書由義大利的Coconino出版社出版,隨後由法國的Cornélius出版社發行。2006年,他在那不勒斯的Comicon上榮獲Nuove Strade獎。隨後,他發表了多本作品,其中包括三部曲《Chroniquettes》,其第一卷由法國的Cornélius出版社出版。Cornélius出版社還出版了他的其他書籍,如《拉拉·卡內帕的真實故事》。
收藏Giacomo Nanni作品《Le miroir aveugle 盲鏡》
*此文章為文化部書店營運補助計畫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