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一天之孩子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否記得幼稚園的自己?你可還記得幼稚園老師的樣子?幼稚園的一天到底是如何度過的?!吃飯?玩樂?睡覺?

在這個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最想念的還是那個沒有煩惱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回到幼稚園吧!

你還記得幼稚園的自己在幹嘛嗎?!一早起床還沒睡飽,就到了學校,展開一整天忙碌的學習,幼稚園真的那麼有趣嗎?一個幼稚園老師來帶你回到幼稚園生活,看看現在的孩子都在學校做些什麼事吧!!(準備好~我們出發囉!)

「早安! 唉唷!今天怎麼心情不好啊! 沒睡飽嗎?」 伴隨著門口老師一句句的問候,勉強的擠出一句「老師早」、「爸爸媽媽掰掰」

早到的孩子到了『值班教室』等待老師的到來

「噓!不要講話」這是最常說的一句話,這也是我最不喜歡那麼早到學校的原因。

8點老師終於來接我們了,到了教室我的一天開始囉!

進到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書包,把聯絡簿、課本、水壺、餐袋,全部拿出來放好。早餐時間還沒到,我們就先看書、畫畫或是玩玩具。

咚咚咚咚咚的聲音出現了,耶~阿姨推著早餐來囉!拿出碗去上廁所洗手,準備吃早餐。(遇到不喜歡吃的怎麼辦?只好跟老師說我在家吃過了,這樣老師就會給我少一點了)

吃完早餐準備要上課了,我們要上的課很多喔!

《有數學、注音、主題、美語、音樂、體能、美術》

每天每個時間都上不一樣的,我最喜歡的就是主題課了,老師會介紹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有的時候介紹動物、有的時候介紹食物、有些時候介紹衣服,我們還會自己動手製作很多的東西,每天主題課都玩得很開心。

哇~好香喔!原來中午要到了,又聽到了咚咚咚咚咚的聲音,送餐的老師把午餐送來了。哇!!今天有雞塊ㄝ~我的老師興奮的說著。

我們通通擠到了餐桌前面,急著要趕快去上廁所洗手回來吃飯,老師為了讓我們吃快一點,每次都不先發雞塊,老師說長針指到12要吃完飯,不然雞塊要變成一半了,通常這天我們都會吃得特別快。(其實老師每次都偷偷放水,最後幾個人超過時間,老師還是會給他們機會,也讓他們得到完整的雞塊啦!)

吃完飯就是睡午覺的時間了,我們一起搬著小床,睡前我們都很吵,有的時候老師會放故事給我們聽、有的時候是老師自己講故事。起床的時候,老師會放音樂叫我們,聽到音樂我們就會自己起床了,一邊摺被子一邊唱歌,有時候唱得太開心忘了動作,老師就會無奈地說:「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做事情嗎?」這時候,我們就會大笑。

準備好,就要開始下午的課了,下午第一節課是英文課,大家都還沒睡醒,英文老師帶我們玩遊戲集點數,分組遊戲最刺激了,常常有人輸了就愛生氣。

上完英文課,我們喝水吃點心,接著準備下一個課,這時候老師會看天氣跟我們的表現,表現好我們就會去外面玩,如果早上的課沒上,那下午就會繼續上。

吃完點心上完課,終於到了收書包的時間,因為我們收書包每次都很慢,老師常常拿著一本故事書,坐在前面嘴巴說著:「我要開始說故事了」,一聽到我們就會加快速度,因為老師真的不等人。(最喜歡聽老師說故事了)

某某某回家,娃娃車老師來了,有人故事還沒聽完就要回家,某某某上課,才藝課老師來了,故事也還沒聽完要去上課了,老師加快速度把故事講完。

放學時間,還沒回家的人,就在教室裡面畫畫、看書或是玩玩具,有的時候我們老師會請我們一起幫忙做事情。

老師再見~

我的一天就在忙碌的學習中結束了,雖然每天上很多的課,但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很開心,沒有上課的時候,我們一起聊天、一起吵鬧。


【這就是幼稚園孩子的一天,我是一個幼稚園老師,我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很累但也很開心,看似平凡的一天,孩子在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驚喜】
BY.烙跑的幼稚園老師
幼兒園的一天之老師篇,我們下回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今天,突發奇想地想要跟大家聊聊幼教老師崩潰時刻的前十名。先宣導一下,現今的幼兒園老師(或稱幼教老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
2024/5/2 紀錄一下最近遇到的狀況,前一學期去幼稚園教創造力的課,覺得大班小朋友都可以專心看圖片、透過引導想像力互動回答問題,並很投入的製作作品。但這個新學期,換了一個幼稚園,覺得小朋友好不受控,怎麼那麼調皮,愛吵,無法專心啊??? 一開始和另一位同時在同一個幼稚園教課的老師聊,那位老
在某個週末晚上,為了給衣櫃騰出空間,我和家人打算把所有破洞或穿不下的衣物打包,在一通翻找下我突然發現了幼稚園的衣服,這也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 也許是因為幼稚園大家都不怎麼外向,我記得我幼稚園的第一天是除了老師就沒有任何人跟我講話了。當時我看到老師和誰都聊得來,因此我就默默觀察老師是怎麼答話的。
    今天的任務是幫小一、小二生複習注音1.5小時。雖然主負責老師有事先提醒,但同樣的狀況:上多久、用什麼教材、有沒有作業,這群孩子(混齡)學到哪、以往老師都怎麼上,我竟然要到現場問小朋友才知道。「每一次來的老師都不一樣」、「老師我們可以玩上次那個老師的遊戲嗎」、「老師贏的人可以拿到獎品嗎」「老師
我有一個一旦對工作開始不滿意,就會把生活行程塞到爆炸的壞習慣。(熵增定律?) 這個週末就算是一個例子吧。早上去試教小朋友的作文課,我本來很擔心小朋友精神渙散,上課沒有反應。沒想到他們完全往我預期的反方向發展,非常踴躍發言,而且聊個不停。本來準備了生巧克力要當作小朋友答題的獎賞,沒想到現在的小朋友都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到幼稚園接小孩,全家都出動的準時在下午四點出現在教室門口,結果正男卻不想回家、老師也不停地讚美他。我心想『啊,這個內心細膩、感性的觀察型小孩竟然適應的這麼好?!』在車上,他呱啦呱啦說一堆學校發生的大小事、教室的事、隔壁教室的事、說老師唱了好多首歌、說了好多故事.....還有吃飯前老師唱的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今天,突發奇想地想要跟大家聊聊幼教老師崩潰時刻的前十名。先宣導一下,現今的幼兒園老師(或稱幼教老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
2024/5/2 紀錄一下最近遇到的狀況,前一學期去幼稚園教創造力的課,覺得大班小朋友都可以專心看圖片、透過引導想像力互動回答問題,並很投入的製作作品。但這個新學期,換了一個幼稚園,覺得小朋友好不受控,怎麼那麼調皮,愛吵,無法專心啊??? 一開始和另一位同時在同一個幼稚園教課的老師聊,那位老
在某個週末晚上,為了給衣櫃騰出空間,我和家人打算把所有破洞或穿不下的衣物打包,在一通翻找下我突然發現了幼稚園的衣服,這也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 也許是因為幼稚園大家都不怎麼外向,我記得我幼稚園的第一天是除了老師就沒有任何人跟我講話了。當時我看到老師和誰都聊得來,因此我就默默觀察老師是怎麼答話的。
    今天的任務是幫小一、小二生複習注音1.5小時。雖然主負責老師有事先提醒,但同樣的狀況:上多久、用什麼教材、有沒有作業,這群孩子(混齡)學到哪、以往老師都怎麼上,我竟然要到現場問小朋友才知道。「每一次來的老師都不一樣」、「老師我們可以玩上次那個老師的遊戲嗎」、「老師贏的人可以拿到獎品嗎」「老師
我有一個一旦對工作開始不滿意,就會把生活行程塞到爆炸的壞習慣。(熵增定律?) 這個週末就算是一個例子吧。早上去試教小朋友的作文課,我本來很擔心小朋友精神渙散,上課沒有反應。沒想到他們完全往我預期的反方向發展,非常踴躍發言,而且聊個不停。本來準備了生巧克力要當作小朋友答題的獎賞,沒想到現在的小朋友都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到幼稚園接小孩,全家都出動的準時在下午四點出現在教室門口,結果正男卻不想回家、老師也不停地讚美他。我心想『啊,這個內心細膩、感性的觀察型小孩竟然適應的這麼好?!』在車上,他呱啦呱啦說一堆學校發生的大小事、教室的事、隔壁教室的事、說老師唱了好多首歌、說了好多故事.....還有吃飯前老師唱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