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博士生的標準:如何成為一個有技術底氣且有自己意見的學者】 ── 1. 技術底氣 2. 獨立思考 3. 選拔標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位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在與我第二次見面時,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你們會收怎麼樣的學生當博士生?」


當時我與這個學生進行了詳細的交流,但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有自己意見,而且有技術底氣的學生」。同時具備這兩個特質的學生,其實相當稀少。


▋有自己意見


在台大的經驗告訴我,有自己意見但沒技術底氣的學生,通常是本科非台大,碩士到台大。他們充滿著一種自我膨脹的自嗨感。聽這類人講話,你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傲慢」。


我記得有一位碩士同學,在他原本的學校是神一般的存在。當初我還蠻震撼,原來神的標準可以這麼低。這種學生往往缺乏實際的技術能力,無法在科研中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有技術底氣


另一類學生是有技術底氣但沒有自己意見的人。他們本科在台大,碩士卻選擇了其他學校,瀰漫著一種畏首畏尾的喪感。他們在高中時期常常是文學王子、科學公主,但進入台大後,遇見了更強的對手,失去了自信,變得拘謹而缺乏創意。


▋選拔標準


基於以上的觀察和經驗,我們選拔博士生時,會特別注意學生是否具有技術底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在科研中不僅能解決技術問題,還能提出創新的想法。這樣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科研道路上走得更遠。


避免與那些只有一項特質的學生共事,因為他們往往不能在科研中發揮最大潛力。只有同時具備技術底氣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成為優秀的博士生,進而成為出色的學者。


本文章改寫自:


avatar-img
534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
2024年6月11日晚上6點48分於洛杉磯, 我打算開始每天花點時間學習大語言模型的技術部分。 主要使用的教材是 Manning出版的Build a Large Language Model (From Scratch) [1]。 這本書有配套的code,還有詳細的講解,是我信賴的
2024年6月4日, 我在洛杉磯收到了於6月1日在Amazon JP訂購12本書, 加運費竟然只花了178美金,非常划算。 回想自從2017年到美國, 一直都找不到能持續拜訪的好書店。 記得一開始拜訪美國的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 對其大量展示的小說
每當我學習新東西,總是感到無比的興奮。相較於買車出遊,我更喜歡透過摸索新事物來擴展自己的眼界。 ▋透過閱讀擴展視野 我主要透過購買書籍來進行探索,這也多虧父母從小到大提供的經濟支持。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我大概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一個鐵皮屋,專門用來存放我各式各樣
參與中研院統計所的暑期實習生招聘, 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作為招聘人,我學會了如何在短時間內高效篩選申請者。 以下是我從中學到的三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自傳履歷的重要性 在所有提交的文件中, 自傳履歷最能吸引我的注意。 學校成績單和推薦信只需要2-3秒就
自從買了Plaude錄音卡以後, 許多紀錄的工作流都有改變。 我第一個主要使用錄音卡的場景, 是與學生開會的時候的30分鐘錄音。 錄音完成後就可以在APP上用AI辨識成逐字稿, 並且產生一個簡便的會議紀要。 這樣子每次學生開會的紀錄變得更加簡單, 之後研究好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
2024年6月11日晚上6點48分於洛杉磯, 我打算開始每天花點時間學習大語言模型的技術部分。 主要使用的教材是 Manning出版的Build a Large Language Model (From Scratch) [1]。 這本書有配套的code,還有詳細的講解,是我信賴的
2024年6月4日, 我在洛杉磯收到了於6月1日在Amazon JP訂購12本書, 加運費竟然只花了178美金,非常划算。 回想自從2017年到美國, 一直都找不到能持續拜訪的好書店。 記得一開始拜訪美國的連鎖書店Barnes & Noble, 對其大量展示的小說
每當我學習新東西,總是感到無比的興奮。相較於買車出遊,我更喜歡透過摸索新事物來擴展自己的眼界。 ▋透過閱讀擴展視野 我主要透過購買書籍來進行探索,這也多虧父母從小到大提供的經濟支持。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我大概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一個鐵皮屋,專門用來存放我各式各樣
參與中研院統計所的暑期實習生招聘, 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作為招聘人,我學會了如何在短時間內高效篩選申請者。 以下是我從中學到的三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自傳履歷的重要性 在所有提交的文件中, 自傳履歷最能吸引我的注意。 學校成績單和推薦信只需要2-3秒就
自從買了Plaude錄音卡以後, 許多紀錄的工作流都有改變。 我第一個主要使用錄音卡的場景, 是與學生開會的時候的30分鐘錄音。 錄音完成後就可以在APP上用AI辨識成逐字稿, 並且產生一個簡便的會議紀要。 這樣子每次學生開會的紀錄變得更加簡單, 之後研究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本來要發討論區的,只是討論區一直呈現“錯誤頁面”,只好當成主文PO了。接到◯伶傳的Messenger訊息,說她通過繁星二階,順利錄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伶,是我以前國中數學班的學生。 她是個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孩子,目標也十分明確。 第一個醫學系的學生;好開心,也替◯伶開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本來要發討論區的,只是討論區一直呈現“錯誤頁面”,只好當成主文PO了。接到◯伶傳的Messenger訊息,說她通過繁星二階,順利錄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伶,是我以前國中數學班的學生。 她是個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孩子,目標也十分明確。 第一個醫學系的學生;好開心,也替◯伶開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研究所學習的心得與看法,以及在實驗室生活的經驗和觀察。文章中提到了研究所學習的能力、學術圈的黑暗面、研究能力的活用與轉化等內容,是一篇分享研究所求學和生活的寶貴經驗的文章。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依學校要求不同,先設想好教授們會如何審閱履歷(參考備審資料篇Part1),再進一步設想教授會想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 試想如果今天你是教授,你想要找什麼樣的學生進來呢? 到系所的網站上,可以查看每個系所的教育目標或教學宗旨,想想自己要如何呈現出是學校希望培育的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