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萊彎下腰,把胖哥抱到工作檯上。「嗯……」這位創造者看見他身上的灰點,若有所思的說:「看來,別人給了你一些不好的記號。」
「我不是故意的,依萊,我真的很努力了。」
「喔,孩子,你不用在我面前為自己辯護。我不在乎別的微美克人怎麼想。」
「你不在乎?」
「我不在乎,你也不應該在乎。給你星星或點點的是誰?他們和你一樣,都只是微美克人。他們怎麼想並不重要,胖哥。重要的是我怎麼想。我覺得你很特別。」
~摘自「你很特別」繪本
今日,在國小晨輔時,念這「你很特別」的繪本給我輔導的孩子聽。我不喜歡這本書太快把「依萊」(上帝)擺在崇高的位置中,畢竟在這世間上有哪個地方,可以真實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呢?我的意思不是上帝不存在,我是基督徒,我的信仰清楚告訴我「依萊」(上帝)是真實存在的。不過,我的生命歷程所感受到的,反而是這本繪本中,故事前面所提到的,才是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即使在教會也常常是如此,大家彼此貼貼紙(貼標籤)。繪本圖畫中,可以看見幾乎每個人有「星星」貼紙,也有「灰點」貼紙,也就是同樣一個人,有人認為這個人是好的,有人認為這個人是不好的。當然,有人星星貼紙較多,表示受到較多人的贊同,有人灰點貼紙較多,表示受到較多人的不贊同。
彼此貼貼紙,可以視為一個「社會控制」的方式,他讓人在「貼貼紙」的這個制度下生活,就好像微美克人每天的生活就是「貼貼紙」。不斷地「貼貼紙」表達出你是好的可以得到星星,你是壞的可以得到灰點,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其實該被貼滿「灰點」的是這種「貼貼紙」的制度。這種「貼貼紙」的制度造成了社會的不和諧,甚至造成彼此怨懟、彼此歧視的現象。
回過頭來談我個人的生命歷程,就在國小五年級的下學期,我的生命開始遭遇一段很長的經歷。因著當時家裡窮困,無法送禮給導師,也無法參與「週三」下午導師自己所開的「數學補習」。導師對我的態度開始轉為厭惡,也開始影響了同學對我的觀感,從此就進入不斷地被「霸凌」的經歷。至此,開始影響了我的生命與人格發展,直到國三進入了「升學班」才停止了長達四年的噩夢。因此,繪本中的主角胖哥不斷被貼灰點的貼紙,讓我感受到故事中的他就是「被霸凌」的孩子,一個不斷被貼灰點的人,最終一定成為被霸凌的對象,這是這個「貼貼紙」的制度下,必然產生的結果。因此,一旦我五年級的導師開始厭惡我,當然開始影響同學,最後我身上也被貼滿了灰點,而進入了被霸凌的生命歷程中。
或許,我們會說既然貼灰點貼紙會被霸凌,那為何他自己不讓自己更好,這樣就可以得到「星星」貼紙,就可以改善這個狀況的。但是,別傻了,人總是現實,一旦有人被貼滿灰點貼紙,怎麼有人會用「欣賞」的眼光看這個人呢?只有用更「厭惡」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人。更何況,問題不是「被霸凌」的人,而是「被霸凌」的現象何時才能停止呢?要停止這樣的現象,只有回到繪本中依萊對胖哥所說的話「我不在乎,你也不應該在乎。給你星星或點點的是誰?他們和你一樣,都只是微美克人。」
就如同一句戲謔的話「笨蛋,問題是在這個制度」,依萊根本不在乎「星星」或「灰點」貼紙,因為「貼貼紙」根本就是邪惡控制人的工具。就好像胖哥在去找依萊之前,所遇到的那位身上沒有星星,也沒有灰點一樣。也如同「悲慘世界」中,主角尚萬強對警探賈維所說的「你錯了,一直都錯了,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不好也不壞。」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不過都是特別的。因此,沒有人應該被過度看重,也沒有人應該被輕看,甚至是被歧視、被霸凌。但邪惡總是透過這些來控制人的行為,好讓人們在貼貼紙之中對立、彼此怨懟、彼此歧視,最終達到控制人的目的。
在極度分裂的社會中,無論怎樣的議題都會被分成兩邊,統獨議題、藍綠議題、同志議題、廢除死刑議題……等等。只要在這些重要議題上有不同意見,彼此就開始對立,最後變成沒有任何討論的空間。只要有人提出某種意見,就立刻被貼貼紙,跟我同國的就貼星星,跟我不同國的就貼灰點。然而,這樣的「貼貼紙」遊戲,最終所帶來的是有人被歧視、被霸凌,甚至是彼此覺得自己被歧視、被霸凌。若願這世界沒有任何歧視、被霸凌的人,就停止繼續「貼貼紙」這樣的邪惡遊戲吧!而我也抱著即使失去任何身份,也要不斷地關心在對立之中被歧視的任何人,即使是與我立場不同的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