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觀點」系列:請盡量不要用因果業報來論人論事

2018/12/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人身心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光以醫學度角來看,可能的原因就能用掉一張A4大小的紙,甚至更多!可是一些佛教徒不知哪來的自信,憑著佛經上的支言片語,就認定:個別或是一些身心障礙人士,他們前輩子造了業,於是今世今世就承受某些果報。這種認知模式就好像一個醫學門外漢,憑著一本疾病手冊,就把一個正在激烈咳嗽的人當作肺癌患者,然後斷言對方過去吸煙、生活作息不正常……以至罹患癌症。
我們絕大多數人沒有神通。如果連某位身心障礙人士一小時前做的事情,我們都盲然無知了,怎麼知道人家前輩子做了哪些好事、壞事呢?何況一個人的因果業報,往往牽涉他人,那位身心障礙者跟照護他的親友,究竟是什麼關係?是冤親債主對欠債者的關係呢?是靈性較高者與靈性較低者一同轉世,兩人名為親友,實為師生關係,彼此的相處其實是一場教導/學習的過程?還是他們這輩子偶然相遇,才正要開展延續好幾個來世的複雜因果關係?
我們絕大多數人根本無從辨認!一張嘴就斷言人家的身心障礙是前世的業報,這是非常冒失又無禮(也是無理)的行為;雖然無意歧視,卻可能造成人家及其親友的不快及誤解。由「因」推斷「果」,比較容易,但由「果」倒推回「因」十分困難;一個「果」往往是眾多的「因」造成,哪幾個「因」是關鍵?這些「因」當中,哪兩三個決定了他/她現在的樣貌……現實中,99%的人是不可能在極短或極有限的相處時間內,就從別人當前的身心障礙及遭受的苦難,正確倒推對方前世、前前世……甚至幾世以前所種的惡因,即使是極端神準的通靈人,恐怕也沒有光看人家一眼,就了然於心的本事。
因果關係在西洋哲學領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不論是自然界還是人世的因果關係,從古至今,不乏專家學者耗費大量時間思考、論辯,提出各式各樣的因果論,早在兩三百年前,幾位哲學家提出的因果論,已經精細到遠遠超出21世紀初絕大多數台灣人所能思考的極限。在因果業報世界觀為主流的印度文化圈,哲人僧侶對此也思考頗多,我不知道是不是中華文化籠罩的地區,歷來文士、僧侶沒有深入思考、論辯萬事萬物的因果關係,人們對因果關係的思考普遍粗淺,甚至一蹋糊塗;於是從古至今,佛、道、一貫道、民間信仰等人士捏造、濫用、輕易套用因果業報、因果報應……解釋許多現象,或針對某人、某一群人作道德評判的準則,多數人似乎不會感到不安,或是認為「這是不對的!」,於是聽任他們……尤其是一些比較迷信的佛教徒、通靈人、神棍,以及所謂的「上師」、「活佛」夸夸其談,甚至搞出許多莫名其妙的事……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原因造成的?
總之,我們盡量不要斷言人家的身心障礙,或是當前不幸、痛苦的現象是什麼什麼的「報應」或「業報」,這樣就不會傷害別人的自尊,也比較不會為自己招來怨恨與誤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8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