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觀點2:陳進益《走出佛教的迷霧》的閱讀摘要

更新於 2020/08/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這篇文章僅提供給有心改革佛教、未來想撰寫宗教評論的人。虔誠的佛教徒,點閱前,請審慎考慮!至於反佛教、想看佛教出包的人……請至其他相關論壇、臉書社團,那裡比較能夠滿足您的情感需要與娛樂需求,這是一本語氣比較嚴肅的書。
這本書的內容,我摘錄了15點。有興趣的人,不論是想全盤反駁作者,或是在肯定作者發揮批判精神的前提上,評論作者的言論,可點進去看看15點條列及書的封面。
作者對佛教的批判是全面的,正如作者標榜的那樣,以下是我對其觀點的摘要,*「」的內容是作者寫的。
作者對佛教進行多方面的批判。

作者認為:

1、佛教「輪迴轉世」、「因果報應」、「色」、「空」、「靈魂」、「心」等等的說法,若以人類當前的自然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研究成果衡量是錯誤的。
2、佛教徒那種「先行拆解自己或他人疑問,再予以否定問題的存在合理性」、「對許多人事物不求甚解,強以不知為知」、「將性與情慾視為萬惡之首」、「放任教義與自身生命經驗、科學知識產生衝突與矛盾,卻不積極梳理、調和、取捨」等態度,非常容易造成信者自身思維混亂,以及言行背反。
3、佛教的理論是一套「建立在自我顛覆之上的哲學」(作者語),是一個「缺乏自清能力的宗教」(作者語),由於自身教義具有重大缺陷,教內也欠缺自清、自淨、自我改革能力,因而在印度本土滅亡,也為中國、日本、泰國等亞洲國家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尤其是中國。作者特別引用梁武帝、陳履安、杜俊元等人的悲劇,以及范縝、韓愈等人對佛教的批判,論證「佛教理論紊亂中國人的思想,導致中國從強大領先變成落後、衰弱的國度」。
4、佛教的緣起觀無法解答人們對宇宙萬物來源的疑問。佛陀對宇宙萬物來源之類的問題採取不討論、不回答、不研究的態度,而且還求要別人這麼做,對於沒有生存顧慮且對自然科學、哲學有興趣的人來說,相當不近情理。
5、對於輪迴存在與否的問題,「佛教以一貫的『自我顛覆』、『故弄玄虛』的態度來處理,從來不肯說明白。」(本書第16頁的內容)。因果報應、投胎轉世作為一個全宇宙運行的機制,運作的困難度非比尋常,不太可能存在。
6、佛教經典的名詞定義常含混不清,混淆濫用Be動詞,許多經文晦澀難解、不合邏輯,而且充滿那種「先行拆解再逐一否定的辯証法」,人若長久沉浸其中,思想容易趨於混亂,邏輯能力受到壓抑,抽象思維能力無法提升,進而造成個人生活、工作、甚至國政的混亂。
7、佛教的靜坐法門暗藏玄機,一不小心人會走火入魔,損害身心健康。佛教徒為了戒殺、鼓勵信眾培養吃素的習慣,不惜誇大、捏造某些現象或是編造某些錯誤的說法。只吃蔬果、完全不吃肉,是違逆人體自然生理結構而行的作法。
8、佛教主張解脫,把人間一切事物都當作因果業報,當作「苦」,不只賤視人生,也否定萬物的生命價值。其次,佛教也否定了「生育」與「存在」的意義。
9、佛教不同教派對於立教的「根本教義」的認知歧異,大、小乘之間竟然達到對立衝突的地步。大乘有主張「諸法因緣生,無自性,空」的教派,小乘則有「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教派,令人迷惑。
10、佛教吸引大批高度智慧者出家,會造成「擇其優者而斷種」的效應,啟動「反淘汰」機制,造成許多信奉佛教地區的人種逐漸劣化。
11、佛教界的放生行動已經嚴重傷害台灣的自然生態,也造就一群靠放生活動營利的動物販子。偶然而發的放生行為,已經變質為人對動物的嚴重迫害及騷擾。
12、「我執」如同「本能」,人類無法自行破除,為了生存也不應該貿然破除。佛教不僅不正視這個事實,反而選擇逃避或蠻幹--「破除我執」。
13、許多人遇到人生的疑難,會尋求法師、高僧,但多數僧侶沒經過結婚生子、賺錢養家的考驗,沒有相應的人生體驗,難以給予信眾真正有效,而且具體可行的作法或啟發。
14、佛教對於教內各種負面現象,例如:僧侶性關係混亂、不肖人士假託佛教詐財騙色、明顯背離佛陀基本教義的解釋及作法,不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那樣--勇於面對並斷然處理,嚴重欠缺自清、自淨、自我改革能力。
15、佛教經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經典,經文所提的數據、時間長度、佛與菩薩的能力非常誇張,時空不分,神話歷史完全混雜;佛學、佛教理論缺乏實驗證明,成佛與否也無客觀標準衡量,更沒有經過人們大規模實踐而檢驗其優劣好壞,佛教所謂的「善智識」及「智慧」其實是「無根的智慧」(作者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歐美、日本等國對印度佛教的歷史研究,不論考古還是文獻解讀,將逐漸讓一個東亞各國佛教徒千百年來習以為常的信念瓦解,那就是:東亞各國不少佛教徒會將大、小乘佛教的經典,當作是釋迦牟尼悟道以後所有言論的總和……
佛教相對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對待異教的態度較為溫和,可是還沒有到達「全然包容」的地步!雖然目前我們能找的到的佛教史及相關書籍,都告訴我們:極少佛教徒利用君王、貴族的寵信,藉機打壓、禁絕其他宗教信仰……
希望有人來驗證我提的假說,那就是:釋迦牟尼死後幾百年,後世的佛教徒受到祆教、密特拉教及其他宗教的影響,又「涅盤」、「解脫」過於抽象,也極難向他人描述,因此後世的佛教徒借用其他宗教的天堂之說,或直接套用印度教對天界的景象,創造出「佛國淨土」的種種說法……
釋迦牟尼生前強調「涅槃」,可是這與淨土系經典的「佛國淨土」有什麼關係呢?……
佛教的某觀念被推到極致的後果是:大幅地削弱自身的淨化能力。信徒害怕造業,對於那些擺明違反教義的人(不巧,通常是所謂的「大師」) 相當客氣,既不敢質疑他們那些具有爭議的言行,也不敢要求他們接受第三方的檢驗,結果不但讓他/她逃過應有的制裁,還讓他/她毀壞佛教在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形象。
如果連某位身心障礙人士一小時前做的事情,我們都盲然無知了,怎麼知道人家前輩子做了哪些好事、壞事呢?何況一個人的因果業報,往往牽涉他人,那位身心障礙者跟照護他的親友,究竟是什麼關係?是冤親債主對欠債者的關係呢?是靈性較高者與靈性較低者一同轉世,兩人名為親友,實為師生關係……
歐美、日本等國對印度佛教的歷史研究,不論考古還是文獻解讀,將逐漸讓一個東亞各國佛教徒千百年來習以為常的信念瓦解,那就是:東亞各國不少佛教徒會將大、小乘佛教的經典,當作是釋迦牟尼悟道以後所有言論的總和……
佛教相對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對待異教的態度較為溫和,可是還沒有到達「全然包容」的地步!雖然目前我們能找的到的佛教史及相關書籍,都告訴我們:極少佛教徒利用君王、貴族的寵信,藉機打壓、禁絕其他宗教信仰……
希望有人來驗證我提的假說,那就是:釋迦牟尼死後幾百年,後世的佛教徒受到祆教、密特拉教及其他宗教的影響,又「涅盤」、「解脫」過於抽象,也極難向他人描述,因此後世的佛教徒借用其他宗教的天堂之說,或直接套用印度教對天界的景象,創造出「佛國淨土」的種種說法……
釋迦牟尼生前強調「涅槃」,可是這與淨土系經典的「佛國淨土」有什麼關係呢?……
佛教的某觀念被推到極致的後果是:大幅地削弱自身的淨化能力。信徒害怕造業,對於那些擺明違反教義的人(不巧,通常是所謂的「大師」) 相當客氣,既不敢質疑他們那些具有爭議的言行,也不敢要求他們接受第三方的檢驗,結果不但讓他/她逃過應有的制裁,還讓他/她毀壞佛教在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形象。
如果連某位身心障礙人士一小時前做的事情,我們都盲然無知了,怎麼知道人家前輩子做了哪些好事、壞事呢?何況一個人的因果業報,往往牽涉他人,那位身心障礙者跟照護他的親友,究竟是什麼關係?是冤親債主對欠債者的關係呢?是靈性較高者與靈性較低者一同轉世,兩人名為親友,實為師生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