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錯誤,破除數學天分論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文/賴以威
臉譜「數感書系」特約主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
數學推廣平台「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我父親的教育方針非常開明、自由,唯獨在成績這點上沒有商量空間。
比起前三名,為什麼不努力獲得第一名?
如果是全班第一名了,為什麼不再努力一點,爭取全年級第一名?
儘管我的學習之路大致順遂,但還是常常感受到壓力。

記得國中有一次數學小考我考得非常差。比平常低幾十分的考卷分數被寫在聯絡本上,不知道回家該怎麼交差。
「剛好考的都是我習題沒練到的。」
「這只是小考,不是段考。而且你想,一張滿分考卷沒有意義,我只能因此知道『我都會了』,沒辦法學到什麼新知識。正因為有錯,我才知道我哪個觀念還不懂,哪邊還沒想清楚,找出哪邊有錯,這樣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錯誤是學習的起點!」
晚上簽聯絡簿時,我背出這段回家路上想好,連自己也覺得像是藉口的台詞。

「提出成長型思維、全球暢銷書《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的史丹佛心理系教授卡蘿‧杜維克提過:
假如孩子回家之後說他們在上課或小考時答對了所有的題目,家長應該要說:「噢, 真是可惜,那表示你沒機會學到東西。」
如果當年讀過本書,我就可以再補上這句強而有力的論述。原來當年想出來的藉口,竟然是對的。

§ 真的有「數學腦」嗎?

如今充斥著非常多資訊,每條都宣稱自己能帶來新知,但在網路上逛一天,你就知道真正有意義的資訊少之又少。本書,正是少數會能你享受吸取新知樂趣的作品之一。它有兩大特色:首先,改變你對數學以及學數學的諸多觀點。其次,它的論點都奠基在嚴謹學術研究結論上。比方說,很多人認為有所謂的「數學天分」、「數學腦」,如果學不好數學,很可能只是因為沒有數學腦,畢竟有人上課聽完就懂,有人在補習班複習,回家熬夜寫習題,卻還是考不好,當努力與成果無關,難免會歸因到天分不足。

但真相並非如此。

雖然有一些孩子情況特別,有特殊的教育需求,會增加數學學習的難度,但對於絕大多數(大約95%)的孩童來說, 任何程度的學校數學都在能力範圍內。

或許有數學腦,但沒有嚴重到那麼多人因為沒天分而學不好。請讓我舉一個台灣的例子:106年國中會考非選第一題在講選舉開票。4個投開票所,其中有3個完成開票,3位候選人票數如下表:


raw-image

第一小題問「甲、乙、丙目前的得票數」,需要的數學能力是——3個三位數的加法,約莫是國小中低年級的難度。
然而,這道題目難倒了將近1/4的國三學生。

理當不至於每4位15歲青少年之中,就有1人因為天分不足而學不會三位數加法。那是努力不夠嗎?從小學一年級到國三,就算課後不複習,光是學校的數學課也有上千小時,要學會三位數加法應該綽綽有餘吧。

當努力跟天分都足夠,卻依然沒獲得該有的成效,我們就該思考是否有別的地方疏忽了。
疏忽的地方,或許正是本書提出的「數學思維」:數學不好的人可能不是因為沒有數學腦,而是因為抱著「我沒有數學腦」這樣的念頭,畫地自限,扼殺了自己的數學學習。

§ 數學思維

成長型思維已經是個被廣泛接受的事實,簡單的說就是遇到挫折時,不將失敗歸因於天分等不可抗力因素,而是信任自己,相信自己更努力嘗試不同做法後得以克服挫折。書中提到一段對成功與不成功企業人士的調查,發現兩者的區別不在成功的次數,是犯錯的次數,而且是,成功人士犯錯的次數比較多。

對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犯錯、失敗,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這不是什麼新觀念,我們在鼓勵小孩時常用「失敗為成功之母」,愛迪生挑選燈絲材料失敗了無數次,更是某個年代的人都聽過的勵志故事。但在數學學習上,我們卻沒有那麼讚頌失敗。我們通常假設講解完、例題習題做完就該掌握這個知識,頂多再給幾次小考的機會,段考、大型考試是不允許犯錯的。在考試階段,我們把錯誤(或許不僅限於數學)與負面意涵連結在一起,搭配各種對數學的刻板印象,比方說認為考得好的方法應該是

數學考不好→題目練習不夠→再多練習題目

這樣的三步驟。但很遺憾的,第三步結束後往往會回到第一步,整個學習陷入惡性循環,學生就像滾輪上的小白鼠,怎麼跑都在原地踏步,最後對數學產生恐懼、數學焦慮(一種針對數學專有的焦慮現象,讓人連原本會的數學都算不出來),放棄數學,學了上千小時的數學課後,依然答錯三位數的加法。

擁抱錯誤,破除數學天分論,是這本書最主要的概念。當然,它不只是喊喊口號,在後面章節,它提出了幾種給老師與家長的引導策略,包括了教學與評量,協助學生建立對數學正確的認知與態度。108新課綱強調素養教育,以數學來說就是數學素養,包括運用數學於生活情境等能力。這些新的方針,都顯示著我們的教育在進步。我希望,透過這本書的翻譯,我們能在提倡數學素養的同時,更認識數學思維這個新名詞。它強調情意面、心理在學習上的重要。

§父親的數學思維

最後回到我與父親的故事。當年在我講完一堆話後,記得父親一反常態的沒罵我,只說:
「既然你知道錯在哪裡,記得《論語》裡有說到顏回『不貳過』吧。」
「拿顏回來比喻也太抬舉我了,而且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我會很困擾,快樂不起來的。」
「要有志氣,顏回能做到,你也可以做到!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我嘆了一口氣,父親每次講到學習,一定會搬出這句話,我總覺得很不切實際。但現在長大了回頭想想,很多時候遇到不懂的題目,我願意多花時間去思考,不會認定自己沒有數學天分,或許正是因為父親恆常不斷的這幾句勉勵。

父親可能很早以前就知道「數學思維」這個道理了。


raw-image


🏆 史丹佛大學數學教育系教授、PISA顧問寫給家長與老師的最佳伴學/教學指南 🏆

學數學需要大膽地胡思亂想,不怕犯錯
拋開高智商偏見,捨棄數學天分迷信
想逆轉痛苦的數學學習經驗,先培養成長型思維!

《幫孩子找到自信的成長型數學思維:學好數學不必靠天賦,史丹佛大學實證研究、讓孩子潛力大爆發的關鍵方法》
城邦花園│http://bit.ly/2FqNvtw
博客來│http://bit.ly/2CZMTtx
讀冊│http://bit.ly/2FixeaY
金石堂│http://bit.ly/2RMDq0Z
誠品│http://bit.ly/2smiWg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2會員
460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以前孩子在澳洲上小學時,出了幾次狀況,讓人應接不暇,為了找出孩子大腦打結的癥結所在,採取因應對策,著實用功了好長一段時間。孩子八歲轉到德國後,情勢驟轉,撥雲見日,看樣子大腦的結似乎打開了。 趁著這幾日方格子甚是火熱,速速分享一下過去所發生的一切。 事出於,距今六年前,我接到了孩子生平的第一張成績
Thumbnail
以前孩子在澳洲上小學時,出了幾次狀況,讓人應接不暇,為了找出孩子大腦打結的癥結所在,採取因應對策,著實用功了好長一段時間。孩子八歲轉到德國後,情勢驟轉,撥雲見日,看樣子大腦的結似乎打開了。 趁著這幾日方格子甚是火熱,速速分享一下過去所發生的一切。 事出於,距今六年前,我接到了孩子生平的第一張成績
Thumbnail
分數重不重要?這問題一直在我腦子裡,但一直不敢寫這篇文章,為自己找理由,覺得沒有人會看,沒有人關心這問題。 不想把這篇文章拿來當作只是自己職業的抱怨,但是每當我看到學生為了成績,連我自己都要為了成績拿來當自己「業績」都覺得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決定寫了,因為真實的聲音一定要說出來。 簡單的來說吧!
Thumbnail
分數重不重要?這問題一直在我腦子裡,但一直不敢寫這篇文章,為自己找理由,覺得沒有人會看,沒有人關心這問題。 不想把這篇文章拿來當作只是自己職業的抱怨,但是每當我看到學生為了成績,連我自己都要為了成績拿來當自己「業績」都覺得很痛苦。 但是我還是決定寫了,因為真實的聲音一定要說出來。 簡單的來說吧!
Thumbnail
孩子明明都懂,卻老是大意搞砸考試,爸媽們不禁想問:「粗心難道真的沒藥醫?」 其實,心理師、國小資深老師都認為,「考試粗心很正常」。只要深入了解孩子粗心的原因,再對症下藥「特訓」,便能一步步降低粗心率,把過去考試總錯過的寶貴分數慢慢加回來!
Thumbnail
孩子明明都懂,卻老是大意搞砸考試,爸媽們不禁想問:「粗心難道真的沒藥醫?」 其實,心理師、國小資深老師都認為,「考試粗心很正常」。只要深入了解孩子粗心的原因,再對症下藥「特訓」,便能一步步降低粗心率,把過去考試總錯過的寶貴分數慢慢加回來!
Thumbnail
「中年級關卡篇」開始,會有自然科的部分出現。筆者會把很多到國中還不會的狀況,一一解釋給各位聽,大家就會明白,並不是你家小孩天生數理科差,而是小學沒學好,後面自我放棄。 數學的困難在於分數與小數,自然的問題則在於名詞定義的清晰。這篇先提數學,下一篇再講自然。
Thumbnail
「中年級關卡篇」開始,會有自然科的部分出現。筆者會把很多到國中還不會的狀況,一一解釋給各位聽,大家就會明白,並不是你家小孩天生數理科差,而是小學沒學好,後面自我放棄。 數學的困難在於分數與小數,自然的問題則在於名詞定義的清晰。這篇先提數學,下一篇再講自然。
Thumbnail
數學難關第一關就是小二的乘法。筆者必須在這邊嚴肅的說,如果這一關掛了,那會一路慘到高中都會放棄數學。但就算通過,運算速度卻太慢,依然會影響到未來。數學不會,的確不是說人生完蛋,只是會嚴重限縮生涯選擇,請家長注意。
Thumbnail
數學難關第一關就是小二的乘法。筆者必須在這邊嚴肅的說,如果這一關掛了,那會一路慘到高中都會放棄數學。但就算通過,運算速度卻太慢,依然會影響到未來。數學不會,的確不是說人生完蛋,只是會嚴重限縮生涯選擇,請家長注意。
Thumbnail
「學齡前到低年級的數學基礎」會在這篇告一段落,談完基礎的加減法。如果小朋友基礎運算卡住,明顯進度跟不上,又開始自暴自棄的狀況,該怎麼辦?坦白說,這個時候筆者完全不鼓勵家長採取慢慢來的做法,除非「你時間很多」。
Thumbnail
「學齡前到低年級的數學基礎」會在這篇告一段落,談完基礎的加減法。如果小朋友基礎運算卡住,明顯進度跟不上,又開始自暴自棄的狀況,該怎麼辦?坦白說,這個時候筆者完全不鼓勵家長採取慢慢來的做法,除非「你時間很多」。
Thumbnail
「為何同學到了中學之後,對數理科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面對?」基本上,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從小學開始歪掉,多年經驗下來,發現大概最早從小一開始就歪了。數學的基礎,小學算術沒有打好,就會影響國中的數學運算,連帶自然科也不行。
Thumbnail
「為何同學到了中學之後,對數理科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面對?」基本上,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從小學開始歪掉,多年經驗下來,發現大概最早從小一開始就歪了。數學的基礎,小學算術沒有打好,就會影響國中的數學運算,連帶自然科也不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