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時光旅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辦公室旁的窗戶,往操場跑道看,兩個黑衣人正在視線上,肩並肩地遠離我。背對著,看不到表情,就在跑道圓弧直線的交界,他們突然無預警、反常理的開始倒退走。我被那畫面深深地迷住,有種時間突然開始倒流的錯覺。


  最近看的影集─雨傘學院,內容是關於一群超能力的孩子。我最喜歡的是一位能夠穿梭時空的,5號。有一集他在未來更動了某件事,然後跳回過去,當5號回到過去的那個瞬間,事件從此走向兩個不同的可能,兩件不互相影響、不交錯;原先沒有5號的事件會有自己的情節、對話與交會。多了5號在場的事件則多了些希望感、信心。


  那個跳躍時空的角色像我們詮釋事件的焦點、角度,在我們的內在世界創造出不同的平行時空,對事件產生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意義。


在意識中進行時光之旅


  敘事治療﹝備註1﹞很像時間線的概念。當我們敘述過去時,會提到固定的人事時地物,認定的好與壞,但在重新敘說事件的過程中(受到適當的引導,或講得夠多次的話),或許可看見創傷中的慈愛,或以為的美好原來藏有細小的裂縫─得以看見完整性。當我們重新建構事件的意義,知道不是只有一種角度時,往往協助我們跳脫被害者的角度,或是自以為的固執,更寬容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轉換視角不只會影響過去,也形塑未來;當你對悲劇有了新的認識,較可以聚焦在生活的正向面,或從事對未來有幫助的舉動,開放的和世界保持連結。



raw-image



  當然這有很多方式:聽一首你喜歡的歌,感受副歌之後的轉折;從電影中體會主角的救贖;運動流汗之後的喜悅內在噴發;或是透過寫作尋找希望感。


寫作與我


  寫作是我找尋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的方式之一,往往在下筆後才看得出背後的荒誕邏輯,心理產生從高處往下看的遼闊感,處之泰然。(你可以把「寫作」兩個字填空,看看做什麼會讓你有這些感受,都是對心理健康有幫助的事。)



再次看向跑道


  那兩人仍在倒退…步向我的窗口,從後腦勺推測是兩名中年男子,就在要聚焦清晰的片刻,他們又僵硬地定住,回到往前走的姿態,遠離我的視線。大腦的失調感消失後,才知覺時間沒有倒轉,一股魔咒解開的感覺。旁邊還有螢光運動衣的婦人三三兩兩地快走,馬尾短褲大學生滿場飛奔地踢足球,一切又回復正常。


  我轉身想跟同事分享剛才的體驗,但不知道為什麼,很難開口。


  備註

  1.敘事治療:基本假設為故事會影響實際生活,建構出我們的所看所感和行動(引自教育百科)。非常適合多元文化的諮商理念,尊重不同社會、性別、種族的背景,了解人與問題是可以區隔開的。想了解在生活中如何實踐,可以參考奧斯卡歷年的最佳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語禮的沙龍
19會員
28內容數
曾經被某一任女友說過,你很會講都給你講;於是成立了這個專題。
陳語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23
第二季。一樣三個問題。   1.怎麼稱呼?  2.參加的動機?  3.期待獲得什麼?   大家心裡都壓著話,一坐下即滔滔不絕。
Thumbnail
2019/12/23
第二季。一樣三個問題。   1.怎麼稱呼?  2.參加的動機?  3.期待獲得什麼?   大家心裡都壓著話,一坐下即滔滔不絕。
Thumbnail
2019/10/11
    經過這幾次,R發覺自己會像海綿那樣吸收四周的情緒,一種旁人擔憂,心裡跟著擔憂的性情。她開始留意這個吸收太多的「狀態」,先暫停、離開或告知對方「我需要一點時間」,待塵埃落定,再用更理智、建設性的方式對話。
Thumbnail
2019/10/11
    經過這幾次,R發覺自己會像海綿那樣吸收四周的情緒,一種旁人擔憂,心裡跟著擔憂的性情。她開始留意這個吸收太多的「狀態」,先暫停、離開或告知對方「我需要一點時間」,待塵埃落定,再用更理智、建設性的方式對話。
Thumbnail
2019/08/31
  也許是基於一種放映師的角色─把氣氛設置好,一起經歷,但流暢性和品質還是要維持─因此第五次加入了一個活動,希望聚焦在有幫助的方向。     我讓R挑出心中嚮往的圖像,例如現在生活像是甚麼畫面,未來呢?
Thumbnail
2019/08/31
  也許是基於一種放映師的角色─把氣氛設置好,一起經歷,但流暢性和品質還是要維持─因此第五次加入了一個活動,希望聚焦在有幫助的方向。     我讓R挑出心中嚮往的圖像,例如現在生活像是甚麼畫面,未來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拿回當下的力量 我們都是有所選擇的
Thumbnail
拿回當下的力量 我們都是有所選擇的
Thumbnail
那天,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在聊天。 因為都是靈性工作者,也因為彼此理解人事物的路徑非常不一樣,於是我們經常針對身心靈領域的專有名詞,例如:開悟、合一、維度、前世今生、因果業力、業力⋯⋯等等,交換彼此的視角;甚至,因為這些概念都非常地抽象,所以我們總會在隔了一段時間、有了更多體驗後,再次進行對話。
Thumbnail
那天,我和同樣也是療癒師的太太在聊天。 因為都是靈性工作者,也因為彼此理解人事物的路徑非常不一樣,於是我們經常針對身心靈領域的專有名詞,例如:開悟、合一、維度、前世今生、因果業力、業力⋯⋯等等,交換彼此的視角;甚至,因為這些概念都非常地抽象,所以我們總會在隔了一段時間、有了更多體驗後,再次進行對話。
Thumbnail
空間的三樓跟四樓都是教室。 疫情期間多了一個副業,就利用三樓作為小加工廠。 隨著疫情趨緩使用的需求也活絡了些。 樓下入口標示是手寫的黑板,可能自己在兩個空間課程的轉換糊塗了。 這天的課程在四樓,課前老師一進到教室,提醒我:你樓下的標示寫錯了,應該是在四樓,你寫成三樓。 頓時,我一直道歉,內心覺得很不
Thumbnail
空間的三樓跟四樓都是教室。 疫情期間多了一個副業,就利用三樓作為小加工廠。 隨著疫情趨緩使用的需求也活絡了些。 樓下入口標示是手寫的黑板,可能自己在兩個空間課程的轉換糊塗了。 這天的課程在四樓,課前老師一進到教室,提醒我:你樓下的標示寫錯了,應該是在四樓,你寫成三樓。 頓時,我一直道歉,內心覺得很不
Thumbnail
我發現了兩件事。 第一:聽到自己的聲音原來是件很噁心的事。 第二:在現實中則絕不可能誤以為自己在做夢。五感的敏銳度、記憶的清晰程度等等,都讓我不曾片刻懷疑自己處在連續而實在的現實世界中。 然而這對緩解恐懼並沒有幫助。 我要費盡全力,才能用跟平常一樣的速度轉過身。
Thumbnail
我發現了兩件事。 第一:聽到自己的聲音原來是件很噁心的事。 第二:在現實中則絕不可能誤以為自己在做夢。五感的敏銳度、記憶的清晰程度等等,都讓我不曾片刻懷疑自己處在連續而實在的現實世界中。 然而這對緩解恐懼並沒有幫助。 我要費盡全力,才能用跟平常一樣的速度轉過身。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又或是,你就是這樣的人 明明約好了一個時間見面 但總愛拖延出門的時間,結果沒有一次可準時赴約 對於人而言,時間的感知分兩種, 一種是 客觀時間,另一種是 主觀時間, 前者就是鐘錶上的時間,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 而後者則是根據自己主觀感受,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一個夠成熟的人,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又或是,你就是這樣的人 明明約好了一個時間見面 但總愛拖延出門的時間,結果沒有一次可準時赴約 對於人而言,時間的感知分兩種, 一種是 客觀時間,另一種是 主觀時間, 前者就是鐘錶上的時間,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 而後者則是根據自己主觀感受,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一個夠成熟的人,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空間的這個時空端點,我們的煩惱彷彿無遠弗屆。​ ​在上班時刻、我們腦中計畫假日去哪玩。思緒飛到電視上現在正夯的墾丁嗨浪魔幻秀。​ ​而在看似悠哉的休假,我們卻心心念念那還沒完成的專案、還擔憂著下禮拜不知道如何面對的談判。​ ​ ​太不契合了。時間與心理、完全是不同的產物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空間的這個時空端點,我們的煩惱彷彿無遠弗屆。​ ​在上班時刻、我們腦中計畫假日去哪玩。思緒飛到電視上現在正夯的墾丁嗨浪魔幻秀。​ ​而在看似悠哉的休假,我們卻心心念念那還沒完成的專案、還擔憂著下禮拜不知道如何面對的談判。​ ​ ​太不契合了。時間與心理、完全是不同的產物
Thumbnail
時間就像是一場癌症 沒有特別檢測就感覺不到 變化就像是一場健檢 讓人驚覺 時間的存在 有時 時間還沒過很久 還來得及做什麼 有時 已經到了末期 只能默默等著時間繼續經過 在某個時刻帶走我 以及 所有跟我有關的痕跡
Thumbnail
時間就像是一場癌症 沒有特別檢測就感覺不到 變化就像是一場健檢 讓人驚覺 時間的存在 有時 時間還沒過很久 還來得及做什麼 有時 已經到了末期 只能默默等著時間繼續經過 在某個時刻帶走我 以及 所有跟我有關的痕跡
Thumbnail
療癒關於「時間」的主題,記憶回朔到國小三年級時,我揹著沈重的背包、邁著自己的小短腿、努力要跟上別人背影的畫面。 「快點跟上、來不及了」「再走快一點、走在隊伍當中」「加油!加油!」 - Creator,當我們的身處在地球,但心靈處在五維揚升期時,該如何調適呢?
Thumbnail
療癒關於「時間」的主題,記憶回朔到國小三年級時,我揹著沈重的背包、邁著自己的小短腿、努力要跟上別人背影的畫面。 「快點跟上、來不及了」「再走快一點、走在隊伍當中」「加油!加油!」 - Creator,當我們的身處在地球,但心靈處在五維揚升期時,該如何調適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