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療癒關於「時間」的主題,記憶回朔到國小三年級時,我揹著沈重的背包、邁著自己的小短腿、努力要跟上別人背影的畫面。
「快點跟上、來不及了」「再走快一點、走在隊伍當中」「加油!加油!」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非得跟上前面的小朋友,為什麼非得「跟上」才行,為什麼走在「隊伍」裡這麼重要,為什麼這聲「加油」讓我感到催促而不是鼓勵。
記憶回到現在,原來心中的比較與競爭,都來自於「害怕跟不上」,從恐懼轉換成憤怒、從憤怒轉換成自我放棄,小我說:「反正我就爛、就是比較慢」
像電影底片快速播放著:我為了抵抗時間的壓迫,總是壓秒到校、遲到缺曠的畫面;彷彿報復性飲食般,我也正在報復性地抵抗「時間」帶給我約束
-
造物主的聲音從天而降:「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皆走在自己的時間線上,你感受到的壓迫感不是源自於時間,而是來自於你的心」
「是的,我明白、我的理智明白、但我的心不明白,為何明明每個人的時間線不同、但卻需要按造同樣的秒數去做計算呢?為何許多人都在教導他人如何管理時間呢?時間,不是deadline嗎?」
「不是的,時間本身沒有好壞、沒有情緒,因為地球維度在時間法則與二分法則之下,而人類需要方法去計算時間,所以發明了時鐘和時間點、訂定了準時與遲到之分,除了讓雙方時間線可以統一,也能讓彼此的相遇處在相同的時間概念」
「唯有靈魂突破五維,你的心才會平靜下來;因爲重要的不是「如何計算時間」而是「你如何看待時間」,或許你能夠回歸到當初人類發明時鐘的瞬間?」
我看見一群智者因為想精細的述說一個時間點,而發明了所謂的「時間」概念,對祂們來說這是「方便且神聖的」,不再只是說「太陽升起後」,而是「早上7點時」,幫助學術探討會能更加順利的統一會合。
突然心理燃起了一股感恩,感恩智者與時間,讓我們能夠在某個確定的時間點上與自己所愛的人會面,能夠將愛聚焦在這個時間點上,像禮物般的相遇。

Creator,當我們的身處在地球,但心靈處在五維揚升期時,該如何調適呢?
「寬恕,寬恕當時的你和老師、寬恕自己對時間的恨、寬恕地球」
「臣服,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不必焦慮有人比你提前擁有,因為沒有所謂的提前,所有當下的體驗,皆是最高最好的發生」
「愛,愛自己的感受和所有情緒,現在想休息是可以的,因為一切都是自由的」
做完能量轉換後,我睜開眼睛並說了一句「Namaste,謝謝今天的療癒」

內心明白還沒療癒完「時間」的主題,但我告訴自己「沒關係,一切都會在最好的時間上發生,不用急,好好活在這個當下就好」
avatar-img
6會員
23內容數
嗨大家好,我是Yuni 是一名善於使用魔法能量的修行者aka女巫 在這個專題裡,我會開始將能量訊息轉為文字 給需要看見此訊息的你看見 如果你相信魔法、能量、守護天使 歡迎和我一起共襄盛舉 感謝一切的相遇和信任 Namaste,Yuni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n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罪有應得 「他們會可憐也是因為自己選擇要可憐啊,(有什麼好同情的,反正是罪有應得)」 突然我開始意識到,什麼是「罪有應得」 什麼是「罪」,什麼不是「罪」 真的有「罪」的事情嗎? 誰規定什麼是「罪」什麼是「不罪」? 「我是內向的人」 我不能讓他人發現我是內向的人,那不符合邏輯 我無法做最真實的自己
重複穿喜歡的衣服 重複的打扮 重複的好心情 重複的愛自己 像把喜歡的歌曲無限循環一樣 每一天的我都想穿上屬於自己的好心情
剛剛在花蓮發生了一場地震,震度之大到位於台北的我家也明顯感受到一陣搖晃 在那時,我看著男友說要準備防災包以方便快速離家的訊息,一邊環視著我的房間,突然發現「對欸,我堆滿了滿房間的物品,但其實真正要出走時,卻想不到要帶什麼好」 原來,我需要的根本不用這麼多。 我真正需要、想要、喜歡的是什麼?
今天的我療癒了關於「耐心」的主題 我發現我是一個對於繁瑣事務容易感到不耐煩的人,當遇到舉凡學習投資理財、學習語言、處理報稅等事情時⋯⋯簡直是噩夢一場。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 「耐心,是在喪失自由的前提下學習美德」而對於耐心的理解是「不自由的」 以下:是我曾撰寫的文字:
「北投」—這個名字在凱達格蘭族語系中,由「女巫」一詞衍生而來。 傳說這裡住著女巫,而終年不斷的泉水和來自地心的硫磺地熱,就是女巫作法時最好的證明。 趁著日落前按下快門,讓陽光悄悄的滲入鏡頭裡,留下了這永恆的光之紀錄。
是的,斷捨離能夠有效的幫助能量流動。 釐清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當我們放棄一些「不必要的」,才能騰出更多空間去迎接「我想要的」。 還記得在2021年末,我開始回顧起2021年整年度的自己,突然有種「啊!原來我改變了這麼多呀」的感覺。
罪有應得 「他們會可憐也是因為自己選擇要可憐啊,(有什麼好同情的,反正是罪有應得)」 突然我開始意識到,什麼是「罪有應得」 什麼是「罪」,什麼不是「罪」 真的有「罪」的事情嗎? 誰規定什麼是「罪」什麼是「不罪」? 「我是內向的人」 我不能讓他人發現我是內向的人,那不符合邏輯 我無法做最真實的自己
重複穿喜歡的衣服 重複的打扮 重複的好心情 重複的愛自己 像把喜歡的歌曲無限循環一樣 每一天的我都想穿上屬於自己的好心情
剛剛在花蓮發生了一場地震,震度之大到位於台北的我家也明顯感受到一陣搖晃 在那時,我看著男友說要準備防災包以方便快速離家的訊息,一邊環視著我的房間,突然發現「對欸,我堆滿了滿房間的物品,但其實真正要出走時,卻想不到要帶什麼好」 原來,我需要的根本不用這麼多。 我真正需要、想要、喜歡的是什麼?
今天的我療癒了關於「耐心」的主題 我發現我是一個對於繁瑣事務容易感到不耐煩的人,當遇到舉凡學習投資理財、學習語言、處理報稅等事情時⋯⋯簡直是噩夢一場。 於是我開始思考「為什麼?」 「耐心,是在喪失自由的前提下學習美德」而對於耐心的理解是「不自由的」 以下:是我曾撰寫的文字:
「北投」—這個名字在凱達格蘭族語系中,由「女巫」一詞衍生而來。 傳說這裡住著女巫,而終年不斷的泉水和來自地心的硫磺地熱,就是女巫作法時最好的證明。 趁著日落前按下快門,讓陽光悄悄的滲入鏡頭裡,留下了這永恆的光之紀錄。
是的,斷捨離能夠有效的幫助能量流動。 釐清自己的「想要」和「不想要」,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當我們放棄一些「不必要的」,才能騰出更多空間去迎接「我想要的」。 還記得在2021年末,我開始回顧起2021年整年度的自己,突然有種「啊!原來我改變了這麼多呀」的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經由定義生命間距而因此產生的時間,發現刻度可以是分秒、事件、現象、領悟或境界,再透過極致活在當下的體驗,在腦海裡描繪各種可能的現在、再套用在過去與未來,而讓這一刻的瞬間成為永恆,而產生奇異點。 善用並保護好心地,保持大腦高速運轉的人生。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當我們從一種生活方式旅居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時,「時差」出現,扭曲了我們尋常的時空知覺。怎麼一下子就這麼晚了、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一天就過去、怎麼睡不著、怎麼好像無法清醒。當我們進入一個群體,我們重新感受小時候從老師那裡聽到的荒謬言論「你浪費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一個多小時」。
今天和明天之間還有一天,那一天是我們自己捕捉來的,當我們不再浪費每一刻,真真實實的運用自己的每一個時刻時,會發現每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人是公平的。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些深奧,但其實它道出了一個簡單卻重要的道理:時間是我們自己掌握的資源。無論你是學生、上班族,還是退休老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相同的2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焦慮、憤怒或不耐煩時將自己與當下割裂,認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捨棄當下的時刻,只追求未來「屬於自己」的時間。然而我們應該學會接受當下的自己,擁抱當下的情緒與狀態,與時間共舞。我們應學會成為時間之流中的一部分,接受自己就是時間的一部分,在當下找到自由與平靜。
Thumbnail
《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是一本深入探討時間和生活的書籍,作者提出了人們心理狀態與行為最適合進行的「好時候」與「好方法」。除了對特殊時間點的探討外,書中還提到了腦力使用時機的規劃。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找出屬於自己的時間週期,並分享了讓人受益良多的想法和時間駭客指南。
Thumbnail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Thumbnail
路的存在是因為有想抵達的地方,但也有目的地不明確的時候,只是明白不想就此停留,無論往哪一頭走,在體感上都是前進。在宇宙中可能不存在的時間,也許就是為了這樣的人類而生的,時間是單向的,只會不停歇地向後流逝,因此對活在時間裡的人們來說,即使看似停滯不動也都被時間推著前進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同一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種頑固的錯覺。愛因斯坦使我們明白,過去的事件並非永遠消失,而是存在並發生於此時此刻。同樣的,所有的未來事件也早已存在。源頭並不經驗時間,但人世間的我們卻感受到結構嚴謹的時間。事實上,時間的本質是具包容性的。時間既是同步的
Thumbnail
經由定義生命間距而因此產生的時間,發現刻度可以是分秒、事件、現象、領悟或境界,再透過極致活在當下的體驗,在腦海裡描繪各種可能的現在、再套用在過去與未來,而讓這一刻的瞬間成為永恆,而產生奇異點。 善用並保護好心地,保持大腦高速運轉的人生。
我們生命中無產出的時期彷彿漫無脫的,但在潛意識間,這些時光卻往往以最深遠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 江逸夫 我們的時光 - 時間與光陰 我們經常說時間很寶貴,我們要爭取時間做有意義的事,但每人對「意義」的定義都不一樣。 我喜歡自己待在一角看看書本享受寧靜的時間,但有些人喜歡與他人相處,去旅行感受不同
  當我們從一種生活方式旅居到另一種生活方式之中時,「時差」出現,扭曲了我們尋常的時空知覺。怎麼一下子就這麼晚了、怎麼好像沒做什麼一天就過去、怎麼睡不著、怎麼好像無法清醒。當我們進入一個群體,我們重新感受小時候從老師那裡聽到的荒謬言論「你浪費五分鐘,全班就浪費了一個多小時」。
今天和明天之間還有一天,那一天是我們自己捕捉來的,當我們不再浪費每一刻,真真實實的運用自己的每一個時刻時,會發現每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人是公平的。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些深奧,但其實它道出了一個簡單卻重要的道理:時間是我們自己掌握的資源。無論你是學生、上班族,還是退休老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相同的2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時間是一種假設、一種建立在人類共同認知上的基本概念。你的情緒刻劃時間的長度,因此時鐘時間是你情感強度稀釋或濃縮了的世界時間,你和同類的時間變化是無法相同的但遵守相同的協議。你自己在不同情緒下的「時間」感受也有巨大的差異,這不是幻覺或自我催眠,實則是你有個很好的理由這麼做。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焦慮、憤怒或不耐煩時將自己與當下割裂,認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進而捨棄當下的時刻,只追求未來「屬於自己」的時間。然而我們應該學會接受當下的自己,擁抱當下的情緒與狀態,與時間共舞。我們應學會成為時間之流中的一部分,接受自己就是時間的一部分,在當下找到自由與平靜。
Thumbnail
《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是一本深入探討時間和生活的書籍,作者提出了人們心理狀態與行為最適合進行的「好時候」與「好方法」。除了對特殊時間點的探討外,書中還提到了腦力使用時機的規劃。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找出屬於自己的時間週期,並分享了讓人受益良多的想法和時間駭客指南。
Thumbnail
小時候看神怪小說,常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上神仙過一天的時間,人間已過了一年,有一首詩也提到:「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長大之後才發現這是科學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釋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共有的感受,原來時間從來不是等速流動的,它時而飛逝,時而緩慢停滯。     對時間快慢的感受是因人因情境而異的。
Thumbnail
路的存在是因為有想抵達的地方,但也有目的地不明確的時候,只是明白不想就此停留,無論往哪一頭走,在體感上都是前進。在宇宙中可能不存在的時間,也許就是為了這樣的人類而生的,時間是單向的,只會不停歇地向後流逝,因此對活在時間裡的人們來說,即使看似停滯不動也都被時間推著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