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的三個方法│談進入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最近遇到之前認識的年輕朋友,他剛完成當兵任務開始要準備進入職場。我問他說有沒有想好要做什麼?他這次沒有回答我個人統計,大學生回答就業問題反饋第一名的「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這個答案,他很認真回答我說:「想各種方面都接觸看看。」

雖然聽起來很棒。不過這中間似乎有點怪怪的~到底怪在哪裡呢?年輕人什麼都想學習不是很好嗎?總比有些人什麼都不想學的好吧!但是,各種方面都試試真的是好事一件嗎?還是另一種表達「我不知道我想做什麼」的思維?
「各方面都接觸」表示還沒有找到要深入鑽研的領域,那我們該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呢?

把自己當作公司來經營

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是能夠生存,要生存就要思考獲利方式。在這個前提下,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態圈是必須優先思考。以最小的成本及最少時間花費,去測試你究竟適合什麼工作型態,是上班族還是自由工作者?是否要創業?或是你要做複合式的工作者,既上班又創業?社會上的生存方式各有各的門道,把自己當公司經營,是進行商業思維的一種轉換,幫助你看清你的技能,適不適合做你這間公司的產品,也就是你的技能能不能在市場上獲利。這麼一來就不會浪費時間學沒有獲利機會的技能,或是你知道學這個技能是為了開心,不是為了賺錢。

社會人最寶貴的是時間,比時間更寶貴的是注意力

當你開始進入社會,無論是社會新鮮人還是社會老人,有一點是一樣公平的:我們都只有24小時。而且年紀愈大,時間成本愈高。

年齡紅利說起來跟流量一樣,會隨著時間改變,當時間一久,年齡紅利開始離開,而你還沒有抓住足以生存的專業技能或核心價值時,這時候你在就業市場就會一直卡關。因為上不去也找不到適合發揮的職場,比你年輕的新生代都進入職場,擠壓你的生存空間,這會讓你在找工作的時候感到困惑:明明自己有能力,可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在你現在還有年齡紅利時,多學習不是壞處,但學習應該要有一個自我設定時間表。現在的職場價值觀己經開始在更新,比如說現在可以去打工度假,有的年輕人也會願意在非營利組織發展等等,你的注意力放在哪裡,哪裡就是你適合的方向。

不排除斜槓的機會

斜槓是一個最近很流行的職場方向,但是這不是一個新的型態。其實很多中生代也在職場實行斜槓,但要斜槓之前,你得先把自己的本業領域提升到專業的程度。
你知道嗎?從自己本業再發展出的斜槓,不僅能幫助你提升自己的收入,也能加強你的專業形象。而這件事的前提是,你選擇的職場,它的延伸性與創造性足夠讓你發展斜槓的能力。

一開始要從本業發展斜槓,也會有許多猶疑與害怕,而這些情緒會佔用你很多的時間。如果一開始就決定職涯要走斜槓路線,先發展本業再把握斜槓機會,一條一條的發展出不同專業能力,這樣也比較不會浪費時間。

現在的職場雖然要什麼資訊都查得到,但是要確定自己適合過什麼型態的生活,並不是在網路就可以查到的,這需要一直摸索與確認,同時也會隨著年紀而改變,所以一直改變是正常的。

每個人在初入職場時,多少會遇到困惑與茫然的時期,看到社會人士好像做什麼都己經熟悉,而自己還要許多時間適應,每個人都有遇過這種階段,只要把自己的目標設設定好,確認往目標的路徑是自己可以接受的,這樣就可以開始進入職場第一步。
想好了就往目標前進,祝你有個美好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菁式記錄
5會員
57內容數
討論影集故事書籍電影的思考記錄,照見人生與自我探索,佐以心理學與哲學的視域,記錄作者思考的軌跡,與你的心靈對話。
菁式記錄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Thumbnail
2025/03/27
寫給在台北月台上,與京都回憶交錯的那一刻。 有時候,安靜不是來自靜止,而是來自一瞬間讓你慢下來的細節。 比如月台上的一個包巾圖案、陌生人的微笑、列車即將抵達的聲音。 早上九點, 我站在捷運月台,準備前往市中心。 前方的年輕人背著一個日式包巾, 米白色的布料
Thumbnail
2024/08/15
探索書寫如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增強創造力,從自由書寫到哲學書寫,這篇文章分享多種書寫方法和技巧,讓思考變得更清晰明朗,進而提升心靈的對話。作者也提供有效的策略,幫助克服書寫中的困難,鼓勵讀者在書寫中尋找熱情,開啟新的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4/08/15
探索書寫如何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增強創造力,從自由書寫到哲學書寫,這篇文章分享多種書寫方法和技巧,讓思考變得更清晰明朗,進而提升心靈的對話。作者也提供有效的策略,幫助克服書寫中的困難,鼓勵讀者在書寫中尋找熱情,開啟新的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4/07/19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2024/07/19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出社會後,應屆畢業生從學校到職場的這段時間,可說是非常的重要,但與其說非常重要,應該說非常有料,怎麼會這樣說呢?
Thumbnail
出社會後,應屆畢業生從學校到職場的這段時間,可說是非常的重要,但與其說非常重要,應該說非常有料,怎麼會這樣說呢?
Thumbnail
職場選擇關鍵,不在你現在年薪多少,而是自問十年後,你想靠什麼賺錢。 ‒大人學選擇 年底將近,有些人開始訂定隔年的年度目標,而身邊有些朋友分享職涯小劇場,從職涯天花板到職場倦怠症,思考著明年要轉職嗎?​
Thumbnail
職場選擇關鍵,不在你現在年薪多少,而是自問十年後,你想靠什麼賺錢。 ‒大人學選擇 年底將近,有些人開始訂定隔年的年度目標,而身邊有些朋友分享職涯小劇場,從職涯天花板到職場倦怠症,思考著明年要轉職嗎?​
Thumbnail
5月分陸續應該有很多即將畢業要投入社會、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有人可能打算學以致用,但也許有人還不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或是已經步入職場多年、江湖上打滾很久的老夥計朋友們,發現自己在職場領域裡越做越迷茫,但是不做現在的工作,一時也不知道該往那個領域發展才好。我的職業方向是什麼?該朝著那個領域發展?
Thumbnail
5月分陸續應該有很多即將畢業要投入社會、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有人可能打算學以致用,但也許有人還不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或是已經步入職場多年、江湖上打滾很久的老夥計朋友們,發現自己在職場領域裡越做越迷茫,但是不做現在的工作,一時也不知道該往那個領域發展才好。我的職業方向是什麼?該朝著那個領域發展?
Thumbnail
如果你是年輕人,你有沒有像我一樣在剛進到社會的時候感受到迷惘? 這個世界很複雜,在傳統與現實之間,迷惘是正常的。 與讀書階段不同,工作像是一個實戰化的旅程,只是書本上的常識是不可能幫助到你的。 在學校裏,成績是最重要的,在社會中,思想能力及交流能力是最重要的。 1)你想走的是什麼路?你的選擇能不能為
Thumbnail
如果你是年輕人,你有沒有像我一樣在剛進到社會的時候感受到迷惘? 這個世界很複雜,在傳統與現實之間,迷惘是正常的。 與讀書階段不同,工作像是一個實戰化的旅程,只是書本上的常識是不可能幫助到你的。 在學校裏,成績是最重要的,在社會中,思想能力及交流能力是最重要的。 1)你想走的是什麼路?你的選擇能不能為
Thumbnail
前言:這個世代的青少年,別人貼上了草莓族和水蜜桃族的標籤,在我看來他們還對自己的人生搖擺不定,只想先找到一份工作做就好,做不好大不了再換工作 至於人生有五個方向可以嘗試去著手,以減少人生忙盲茫的時間 展翅高飛的人生是理想還是現實
Thumbnail
前言:這個世代的青少年,別人貼上了草莓族和水蜜桃族的標籤,在我看來他們還對自己的人生搖擺不定,只想先找到一份工作做就好,做不好大不了再換工作 至於人生有五個方向可以嘗試去著手,以減少人生忙盲茫的時間 展翅高飛的人生是理想還是現實
Thumbnail
# 26《斜槓青年實踐版》(中):我迷惘了,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對於工作迷惘的話,這一篇的內容或許可以為你指點迷津一下,除了一步步帶你找出心中想望,更帶你探討心態面上的問題!你還在等什麼?
Thumbnail
# 26《斜槓青年實踐版》(中):我迷惘了,該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對於工作迷惘的話,這一篇的內容或許可以為你指點迷津一下,除了一步步帶你找出心中想望,更帶你探討心態面上的問題!你還在等什麼?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甚麼!只是為了學歷在上學。剛國三(現在都說9年級)畢業的兒子,在畢業前學校一直輔導適性入學,一本厚厚的適性調查表一場場會考志願填寫說明會,孩子還是不了解自己到底要甚麼、想學甚麼?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甚麼!只是為了學歷在上學。剛國三(現在都說9年級)畢業的兒子,在畢業前學校一直輔導適性入學,一本厚厚的適性調查表一場場會考志願填寫說明會,孩子還是不了解自己到底要甚麼、想學甚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