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系刊已經於5月3日評圖場上開始發售。畢展也會與其他文宣品繼續發售,請以厚實的硬幣支持系刊的持續發行。
一個不小心,五年級一年前的選擇與四年級一年後的選擇2篇專題寫了快1萬字。全篇總字數,含專欄文章則有2萬5千多字。樣稿排了15頁,成就大滿足,絕對是全國離島中編得最好最詳實最精彩的畢業設計專論。
可惜的是,訊息再怎麼塞,總會有一些遺珠之憾,不論是篇幅不足或是意見離題了。未來可以再慢慢地依主題寫進系刊中,其中五年級第7號回覆的內容便是其一。這則回覆引用了Louis I. Kahn在 “Essential Texts” (W. W. Norton & Company, 2003) 一書中所寫的做為起頭:
The work of student should not be directed to the solution of problems, but rather to sensing the nature of a thing. But you cannot know a nature without getting it out of your guts. You must sense what it is, and then you can look up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it is. What you sense must belong to you, and the words of teaching must not in any way be in evidence, so completely has it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singularity.
...I learned more from the students than I teach. This is not an idle thing. It is not what they teach me, but what I teach myself in the presence of singularities. Teaching is an act of singularity to singularity. It is not talking to a group. They teach you of your own singularity, because only a singularity can teach a singularity.
上引文應該出自書中的 An Approach to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一節,曾/原發表於1956年,後集錄在2003年的這本書中。
意譯內容在此:「指導設計不應將學生導向僅僅解決問題,而更應是感知事物的本質。但若非掏心掏肺,本質是不可能顯現的。仔細體會,並參照比對他人看法。所感受到的本質必須屬於自己,而指導時不應直白,如此才能真的[將其]融為自己的感受。
...「我自學生身上所學到的多於我所教授的。這並不是懶惰。這並不是指學生們教了我什麼,而是當我指導學生時,[在此過程中]我所教會我自己的。教學,是件個人對個人的行為。這不像對一群人上課般。學生們所回饋給你的是個人的,因為僅有個人才能教授個人[建築]」。
應該沒翻錯。singularity 這詞稍微有點棘手,在此篇文章中視為individual,也就是個人的。接著則是第7筆問卷回覆引用上面這段話時所加上的感想(記錄時間為2019/3/31, 14:28:11):
即便相隔了40年,系上不足之處我認為都在上面的文字中了。有的時候是題目重要的訓練目的存在了,但是學生或是其餘指導老師沒有意識到,有時則是反過來。我們大五這屆在大一時所做的第一個課題就是訓練我們對於環境的感知能力,但是我直到大五讀到這段文字才真正的弄明白這個題目的大致意圖。
設計的確是項只能個別對個別的教學技藝;設計也是如此,是項必須真誠地面對自身的創作(其實所有的創作都是)。不論是人生經驗、社會涵養、歷史文化,如果不認知這些影響,不可能真切地感知到事物的本質;也因此不可能教授設計或何謂事物的本質。
一如路易斯康說的。
現在這位前輩的作品正在擺了坦克人氣球的大廣場裡的三樓藝廊展出。也許四年級跟畢業生們可以去找來看看,是否可以理解這筆回覆希望傳達的意圖。